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系统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6月1日。采用Rev Man 5.2和Stata 11进行Meta分析入选文献并发症发生率、进展性血栓发生率、复发率、血栓栓塞率、永久性并发症率及死亡率。结果 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3 078例,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1 022例,单纯弹簧圈治疗2 056例。与单纯性弹簧圈治疗相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发生进展性血栓比率明显升高(P<0.05),但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永久性并发症率、血栓栓塞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相较于单纯弹簧圈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及较高的进展性血栓发生率;而在其他并发症事件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21例颅内动脉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用MDS或GDC栓塞22例23个动脉瘤,有21例术后临床随访,其中13例脑血造影随访。结果 栓塞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闭塞14个,次全闭塞8个,部分闭塞1个,术后6~36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13例,动脉瘤完全闭塞4个,次全闭塞5个,部分闭塞4个,其中3例再次栓塞,术后21例临床随访17~4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0分16例,1分5例。6例术前有动脉流压迫症状,术后3~5个月缓解或部分缓解。1例次全闭塞动脉瘤术后6个月复发、再出血,结论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后远期结果良好,但仍有可能复发,瘤颈处疏松填塞以及血流冲击导致弹簧圈压缩是动脉瘤再通或再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结果 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CTA或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高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资料,共27个动脉瘤,均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支架一次性到位17个,通过调整后到位10个。完全致密栓塞20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2个。1例基底夹层动脉瘤术后复发,其他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无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的近期观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梭形等复杂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支架结合可脱弹簧圈治疗41例44个颅内宽颈、梭形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架结合弹簧圈完成栓塞40个动脉瘤(其中1例采用"Y"型双支架),动脉瘤100%栓塞23个,95%栓塞11个,90%栓塞5个,80%栓塞1个;4个微小动脉瘤单纯植入支架未填塞瘤体。死亡2例,1例死于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脑干出血,1例单纯放置支架术后13d死于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随访3~18个月无再出血及脑梗死,7例失访;24例26个动脉瘤术后3~18个月接受血管造影,与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相比,影像学无变化者14个,7个瘤颈残留者已不显影,1个100%栓塞者瘤颈少许显影,1个90%栓塞者瘤颈显影稍有增大;3个单纯放置支架未填塞动脉瘤腔的动脉瘤中2个不显影,1个体积有所缩小。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有较好的疗效,但应警惕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风险,特别对于未能有效填塞瘤腔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颅内动脉瘤584例,血管内治疗244例(253枚动脉瘤),其中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7例(144枚动脉瘤),采用BALT的LEO支架27枚、Codman的Enterprise支架103枚、EV3的Sditaire支架19枚、LVIS支架1枚。结果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5%(13/137)。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其中3例死亡,支架诱发血栓栓塞2例(均为LEO支架),支架移位4例,血管痉挛2例,经积极处理后,10例患者预后均良好。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因而需要手术者具有良好的手术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与非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以探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复查造影瘤腔填塞致密程度(Raymond分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前术后改善程度评估临床预后改善程度。结果 191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未破裂组患者126例,破裂组患者65例;未破裂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RaymondⅠ级患者111例(88%),RaymondⅡ级9例(7.1%),RaymondⅢ级6例(4.8%);破裂组RaymondⅠ级55例(84.6%);RaymondⅡ级6例(9.2%),RaymondⅢ级4例(6.1%),无统计学差异(P> 0.05);非破裂组复查脑血管造影平均时间为164.45 d,而破裂组为161.55 d,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复查造影完全栓塞率非破裂组为84.1%,破裂组为84.6%,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破裂组总并发症20例(15.9%),围手术期缺血事件10例(7.9%)、出血事件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栓塞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动脉瘤栓塞程度,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大型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大型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和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支架辅助进行栓塞的大型颅内动脉瘤13例.动脉瘤位置:后交通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2例.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致密填塞9例,部分致密填塞4例,术后肢体出现偏瘫1例.本组有10例栓塞后3 ~17个月后进行造影随访,动脉瘤复发3例,2例给予补充填塞治疗,1例继续观察.结论 支架辅助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大型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优点,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3-04—2016-09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共105个宽颈动脉瘤),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均35例),均实施颅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A组采用LIVS/LVISj r支架,B组采用Solitare支架,C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比较3组术中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闭塞结果,同时观察3组早期并发症,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评价预后情况.结果 3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94.29%、1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整体栓塞结果(致密栓塞60.00%、瘤颈残留31.43%、部分栓塞8.57%)较B、C组好(P<0.05);治疗后A组Rankin评分(1.10±0.22)分低于B、C组,A组BI指数(81.29±2.94)分较B、C组高(P均<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B组22.86%、C组20.00%(P<0.05).结论 LIVS/LVISjr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安全性明显高于Solitare与Enterprise支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夹层动脉瘤(DA-SICA)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运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8例DA-SICA的临床资料。结果 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13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0例,Ⅱ级3例;单LVIS支架辅助栓塞15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为Raymond分级Ⅰ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恶性脑肿胀,1例死于再出血。存活25例术后随访3~49个月,平均(26.5±2.5)个月;2例术后复发,再次使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愈;其余23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无动脉瘤复发及载流动脉狭窄。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DA-SICA,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使用支架的数目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术后应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行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53例(68个动脉瘤)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68个动脉瘤,共置入60枚PED,技术成功率为100%。40例54个动脉瘤单纯应用PED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48个,无明显滞留6个;13例(14个动脉瘤)联合应用PED和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均致密栓塞。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4/53)。53例临床随访6~2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47例未破裂动脉瘤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6例破裂动脉瘤中,预后良好2例,mRS评分3分1例,4分1例,死亡2例。46例DSA随访4~8个月(中位数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67.9%。22例(28个动脉瘤)DSA随访9~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5.7%,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总体安全、有效,但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收治的3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急性期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释放前15 min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 h后持续静脉泵入,并维持12~18 h。结果 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2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栓塞前后行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4例,替罗非班使用期间未见出血,后期穿刺道出血2例,未见大血肿。术后维持用药期间发生急性脑梗死4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29例,4分1例,3分5例,2分1例。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需要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时,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栓塞剂术前栓塞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54例,行术前栓塞剂栓塞术治疗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5±21 ml,对照组为540±32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5h,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2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3(95%)例为部分栓塞;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脑梗塞、再出血、神经功能缺失各1例,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脑水肿、神经功能缺失各1例,发生率为6.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05)。结论使用术前栓塞术治疗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患者栓塞程度较高,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再出血、脑梗塞、神经功能缺失、脑水肿等并发症无显著性增加,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作为治疗成血管细胞瘤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瘤腔和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8月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4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术后即刻动脉瘤瘤腔和载瘤动脉处DSA数据的DICOM格式,导入OpenFOAM软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血流导向装置(FDD)和弹簧圈栓塞治疗(CET)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查阅相关文献的引文目录。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3月,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疗效终点包括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和复发率,安全性终点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4项,包括观察性研究13项和随机对照试验1项。总样本量为1234例,其中FDD组449例,CET组785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CET相比,FDD能明显提高动脉瘤完全闭塞率(OR:3.40,95%CI:2.54~4.55;P0.01)并降低术后复发率(OR:0.12,95%CI:0.06~0.24;P0.01)。两组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OR:1.11,95%CI:0.64~1.93;P=0.72)。结论相比于CET,FD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显微外科夹闭术对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闭组(52例)和栓塞组(52例),分别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术后GOS分级、mRS评分、生活质量、手术前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后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住院总费用显著多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6个月GOS分级、术后6个月mRS评分、出院时SF-36评分及术后6个月BI评分显著优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7 d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 同时2组瘤体破裂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夹闭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 栓塞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结论 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可显著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病变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避免颅内感染出现,而显微外科夹闭术应用则能够减少医疗费用,预防血管痉挛发生。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问栓塞治疗的175例病人,181个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181个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163个,未破裂动脉瘤18个。按Hunt-Hess分级:0级18例,Ⅰ级16例,Ⅱ级57例,Ⅲ级46例,Ⅳ级30例,Ⅴ级8例。结果181个动脉瘤,使用弹簧圈栓塞172个,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1个,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0个,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28个,双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3个;单纯支架栓塞9个。其中165个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无瘤颈残留,大部分栓塞7例,9个单纯支架栓塞的动脉瘤术后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显影,但显影明显变淡。术后恢复良好169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e 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 (PED; ev3 Endovascular, Plymouth, MN, USA) is a flow-diverter used in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unfavorable configurations. It causes progressive flow redirection leading to aneurysm thrombosis. This study aimed to pres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D. A Medline search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d “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 or “flow diverters”.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n > 10 patients; unruptured aneurysms; documentation of complications; and at least 3 months of follow-up. A total of 13 studies, with 905 patients and 1043 aneurysms, were included. The mean age was 53.8 years, with women comprising 76.3% of patients. The mean aneurysm diameter was 11.1 mm with 37% classed as large aneurysms and 10% classed as giant.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was 2.3%. Seventeen patients had a stroke (1.9%), while 19 (2.0%) had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21 patients (2.3%) had an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The two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cumulative event rate (16.7%) and the 6 month aneurysm occlusion rate (79.7%). A funnel plot with study size plotted against the two outcome measures revealed publication bias. Data from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complication and mortality rates associated with PED may be similar to other contemporary endovascular techniques, with a better 6 month aneurysm occlusion rate. More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are warranted to further validate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