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副作用,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S)或骨性关节炎(OA) 43例进行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82次.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深度、所用时间、副作用、并发症及治疗前、后髋关节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并对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髋关节腔均能在超声上清晰显示,95.1%的关节穿刺1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患者自觉疼痛缓解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未发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髋关节穿刺注药短期内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超声是一种准确、安全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成功率,降低 PICC 所致的并发症,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临床上现采用超声引导下的 PICC 置管,此操作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成功率高的优势[1-2]。盲穿 PICC 置管对血管损伤大,渗血多[3]。而超声引导下的则使用较细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血管损伤小,扩张的表皮渗血少,并且超声引导的 PICC置管术,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4-6]。但此项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才能掌握此技术,但培训后护理人员很难精确应用常规进针法(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进针)的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 置入操作,特别是需要调整进针方向时导针架容易与穿刺针发生分离,导致穿刺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临床多次研究实验,首创按压式进针法。为了进一步用实验数据论证研究按压进针法与常规穿刺方法的优劣,我们设计下列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方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肾囊肿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过去往往需手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及硬化剂的发展,使得B超定位下穿刺注药治疗成为可能。常规的经皮穿刺注药易发生穿刺针移位,药物漏入组织间隙造成化学性炎症等缺点[1]。我们对常规穿刺疗法进行改良,应用套管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然后留置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穿刺活检装置制备髂动脉破裂出血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选用实验动物五指山猪9只,均为雄性,体质量为(14.06±0.31)kg。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中心导管给予限量补液及麻醉维持。经颈总动脉穿刺置管并连接压力换能器,通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心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穿刺活检装置在实验猪的一侧髂动脉进行穿刺,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建模前后髂动脉管腔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腹腔及腹膜后积血量。出血30 min后处死动物并进行解剖,采集两侧髂动脉血管标本。 结果建模后9只实验动物均出现髂动脉破裂出血,较建模前血压降低[收缩压:(120.33±16.69)mmHg vs(84.56±13.43)mmHg,P<0.05;舒张压:(75.11±16.57)mmHg vs(59.44±19.01)mmHg,P<0.05],心率增快[(77.89±22.98)次/分 vs(111.33±26.18)次/分,P<0.05],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建模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髂动脉内血流变细、动脉塌陷,较建模前髂动脉内径减小[(0.39±0.63)cm vs(0.22±0.54)cm,P<0.05)、腹腔内无回声区逐渐扩大[(0.13±0.12)cm vs(3.03±0.99)cm,P<0.05]。解剖后可观察到腹腔及腹膜后出现巨大血凝块,大体标本可显示髂总动脉破裂口。 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可以建立实验猪髂动脉破裂出血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模型稳定,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评估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组(A组)31例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B组)30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PRTEE功能评分和握力变化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复发率的差异。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0.9)个月。治疗后1个月时,A组VAS评分低于B组[(1.8±0.4)分vs(3.2±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959,P<0.001);治疗后3个月时,2组VAS评分和PRTEE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A组VAS评分和PRTEE功能评分均低于B组[(1.7±0.3)分vs(2.8±0.4)分;(13.2±2.9)分vs(22.3±5.1)分],A组握力变化和复发率也低于B组[(12.3±2.5)% vs(28.4±3.2)%;0/31 vs 4/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772、-8.6024、-21.9381,P<0.001、<0.001、<0.001、=0.035)。 结论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较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注射精准,起效快,临床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优势。但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无创,安全的优势,也是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超声引导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的技术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就诊的肾中组后盏无积水完全或部分鹿角型肾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技术穿刺肾中组后盏的患者各15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时间、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所需次数的差异,并观察2组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果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头端穿刺组短[(37.82±8.94)s vs(51.83±13.16)s];而在穿刺成功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头端穿刺组长[(51.36±24.10)s vs(29.20±12.35)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2、4.122,P=0.019、0.001)。在穿刺成功所需次数方面,侧方穿刺组和头端穿刺组分别为(2.13±0.74)次和(1.73±0.7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89)。2组患者均未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和术后大出血。 结论在经皮肾镜超声定位穿刺操作中,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技术各有优缺点;无论掌握哪一种穿刺技术,都可以做到精准穿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药物透入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l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骨科及中医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针灸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7.46±0.54)分,对照组:(7.40±0.74)分,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治疗组:(1.73±0.94)分,对照组:(2.75±1.14)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4.25±3.86)分,对照组:(14.15±3.45)分,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治疗组:(21.04±3.16)分,对照组:(18.88±3.32)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7.14% vs 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药物透入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X线定位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PELD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ELD患者30例,单纯X线引导下PELD患者30例。对2组患者的穿刺时间、置管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辐射剂量、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手术节段、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及髂嵴高度的患者的手术穿刺和置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超声联合X线组较单纯X线组的置管时间短[(2.60±0.83)min vs(3.03±0.71)min,P<0.05]。2组的穿刺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联合X线组接受了(3.10±0.40)次透视检查,较单纯X线组的(8.30±1.12)次少(P<0.001)。超声联合X线组接受的辐射剂量为(8.01±0.94)mGy,低于单纯X线组的(18.25±6.11)mGy(P<0.001)。进行L5-S1节段手术患者较L3-4、L4-5节段手术患者的穿刺时间长[(4.94±2.75)min vs(3.06±1.55)min,t=2.327,P<0.05]。在L3-4、L4-5节段手术患者中,BMI≥28 kg/m2的患者较BMI<28 kg/m2的患者穿刺时间长[(4.57±1.62)min vs(2.98±1.02)min,t=2.865,P<0.01]。在L5-S1节段手术患者中,高嵴型患者较低嵴型患者的穿刺时间长[(8.00±1.41)min vs(3.32±1.54)min,t=3.690,P<0.05]。在超声联合X线组与单纯X线组中,PELD术后1 h和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PELD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联合X线组:t=30.115、38.760,单纯X线组:t=33.397、38.140,P均<0.001)。在超声联合X线组与单纯X线组中,PELD术后3个月的Oswestry残疾指数(ODI)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628、123.120,P均<0.001)。2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软组织或椎间盘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与单纯X线引导相比,超声引导联合X线定位进行PELD穿刺置管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手术效率,取得与传统X线引导相似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于≥70岁患者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60例,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均为男性,年龄≥7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于手术结束后于患侧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及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记录试验组术中、术后有无血管、神经及腹腔脏器损伤,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穿刺部位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记录2组患者术后4、6、8、12、24 h时静息状态下和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麻醉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记录2组术后非甾体类镇痛药的使用例数。 结果2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及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术中、术后无血管、神经及腹腔脏器损伤,无局部麻醉药物中毒及穿刺部位感染等不良事件。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4 h:(3.8±1.2)分vs (1.6±0.5)分;6 h:(4.2±1.5)分vs (1.8±0.8)分;8 h:(4.8±1.5)分vs (2.0±0.7)分;12 h:(5.2±1.4)分vs (2.2±0.6)分;24 h:(3.2±?.?)分vs (1.6±0.6)分]和咳嗽时[4 h:(3.9±1.3)分vs (1.8±0.8)分;6 h:(4.6±1.5)分vs (2.0±0.8)分;8 h:(5.5±1.6)分vs (2.2±0.9)分;12 h:(5.8±1.8)分vs (2.4±0.8)分;24 h:(4.6±1.4)分vs (1.8±0.7)分]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大于试验组(P<0.01);2组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麻醉费用高于[(780.06±63.10)元vs (566.69±93.23)元]、下床活动时间早于[(5.26±1.43)天vs (8.62±1.62)天]、非甾体类药物使用例数少于(2 vs 28)对照组(P<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因其镇痛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相关并发症少,对于≥70岁患者的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药物注射。治疗前和治疗7 d、14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治疗7 d、14 d后,采用超声图像评价两组患者肩峰下滑囊积液的吸收情况。 结果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的VAS评分下降,UCLA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VAS评分[(3.06±0.86)分]和UCLA评分[(24.83±1.74)分]、14 d后的VAS评分[(2.03±0.80)分]和UCLA评分[(30.93±1.46)分]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肩峰下滑囊积液吸收总有效率(80.0%)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能有效缓解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促进滑囊积液吸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冻结肩诊疗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70例为病例组,同时期健康志愿者29名共58个肩关节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盂肱关节囊厚度。病例组患者68例进行2次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并液压扩张,间隔一周,每次治疗前及第二次治疗后2周测量关节囊厚度并进行临床评分。 结果病例组关节囊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3.88±1.34)mm vs(1.68±0.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9,P<0.001),当关节囊厚度为2.65 mm时诊断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95%,曲线下面积0.953。病例组第一次治疗后关节囊厚度[(3.86±1.06)mm]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治疗后关节囊厚度[(3.06±0.95)mm]较治疗前及第一次治疗后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6、2.148,P均<0.05)。第一次与第二次治疗后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1、2.867,P均<0.05),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5、3.466,P均<0.05),第二次与第一次治疗后相比,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5),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对诊断冻结肩有重要意义,可视化诊疗技术(超声)治疗安全简便,并且能够有效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抗炎注射联合注射针松解术治疗老年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50例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抗炎注射联合注射针松解术,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经皮松解术,C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抗炎注射。比较3组治疗后7、30 d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和治疗后30 d的病变手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 d,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B组的84.00%、C组的82.00%;治疗后30 d,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B组的78.00%和C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6.70±1.31)分vs.(7.20±1.43)vs.(6.80±1.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7、30 d的VAS评分为(1.55±0.45)、(0.93±0.50)分,均低于B、C组[(2.60±0.57)、(1.60±0.46)分;(2.30±0.42)、(1.90±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8.00%和0,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抗炎注射注射针松解术治疗老年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操作行患侧枕神经阻滞,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枕神经阻滞: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持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入路的实际穿刺深度和穿刺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增高,穿刺成功率增高,患者满意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和1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1周亦下降,但超声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盲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峰下滑囊炎(SAB)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因肩部疼痛于四川省人民医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就诊的门诊患者200例,将其中72例诊断为单纯性SAB且欲行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所有患者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进行电话随访,治疗前、后均进行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4周,VA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8±1.95 vs 3.14±2.0,P<0.05),试验组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2.10 vs 6.11±1.93,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内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可有效治疗SAB,其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范围的短期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 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对肩关节疼痛(VAS)和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6周及12周,2组VAS及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6周和12周,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试验组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和单纯关节腔注射法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法的短、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体血提取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军事训练肌腱伤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就诊的军事训练所致肌腱损伤患者共41例。常规超声检查并评估病变肌腱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肌腱损伤灶多点注射自体PRP。观察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的常规超声表现、肢体活动度和疼痛评分。 结果41例患者注射PRP剂量为(2.85±0.49)ml。治疗后超声表现为肌腱厚度变小、形态结构改善、周围血管增生减少。患者自觉疼痛症状减轻,治疗后2周、1个月的疼痛评分(4.66±2.43、2.71±1.39)与治疗前(6.53±2.78)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vs治疗前:P=0.008,治疗后1个月vs治疗前:P=0.006)。治疗后患肢的活动幅度增大,治疗后2周、1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72.33±3.34、79.70±5.09)与治疗前(61.84±9.98)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vs治疗前:P=0.006,治疗后1个月vs治疗前:P=0.004)。 结论超声引导自体PRP治疗军事训练所致的肌腱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Zhu J  Jiang Y  Hu Y  Xing C  Hu B 《Advances in therapy》2008,25(11):1229-1234
Introdu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aspiration affects patient outcome during ultrasound-guided needle puncture treatment for calcifying 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Methods  Eighty-one patients with calcifying 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received needle puncture therapy under ultrasonography guidance. Group A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punctures and aspiration of calcareous deposits, while Group B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s only.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for pain, shoulder 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 1, 2, 3, 6, 12, 24, and 36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t VAS parameters were combin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both groups, VAS scor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ver the 36 weeks following treatment (P<0.05). Overall, the majority (6/7) of the VAS scor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aspirating calcified deposits do not affect patient outcome. Puncturing the calcified deposits (without aspiration) 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calcifying 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可视化穿刺系统建立微创急诊腹部探查影像系统的可行性。 方法将微型光纤(0.9 mm)送入18G穿刺针中,建立可视化穿刺系统。在5只健康犬尸体模型中,比较运用可视化穿刺系统及传统腹腔镜行腹部探查所需穿刺时间及切口大小。 结果可视化穿刺系统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腹腔内脏器影像学图像;与传统腹腔镜探查比较,可视化穿刺系统所需穿刺时间更少[(2.54±0.32)s vs. (9.65±0.60)s,P<0.001],对受试对象造成的损害更小[切口大小(1.30±0.02)mm vs. (11.81±1.03)mm,P<0.001]。 结论可视化穿刺系统成像性能初步满足设计需求,该系统的建立可能为后期急诊腹部探查提供新的仪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