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鼠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营养因子(NGF)(商品名金路捷)对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西京医院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患者做为NGF组,同期同等伤情3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应用金路捷40 μg,治疗21 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和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估(KPS)A较,观察2组不同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开始,NGF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时,NGF组KP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路捷对于颅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具有预防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3.
急性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情况,检测生化指标并揭示其在病程转变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96例患者分为单纯急性颅脑损伤组、SIRS组和MODS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单纯急性颅脑损伤组、SIRS组及MODS组患者5种生化指标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RS组又明显高于单纯急性颅脑损伤组;MODS组明显高于SIRS组;MODS不同积分组5种生化指标含量均明显高于SIRS组;病情严重者(积分≥9分)5种生化指标含量明显高于病情较轻者(积分9分)。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可以诱发SIRS和MODS;动态监测患者5种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是否导致SIRS及MODS的发生有很高的预警价值,为早期诊断和防治SIRS及MODS的发生及判断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道内营养(EN)在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中的作用。方法 对9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早期EN,取同期9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早期肠道外营养(PN),动态观察其体重、白蛋白变化和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结果 伤后10dEN组与PN组体重、白蛋白无显著差异,EN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低于PN组,分别为12.5%和26.04%(P〈0.05)。结论 早期EN与PN具有同样的营养价值,但在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5.
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发生率及死亡率极高的创伤性颅脑损伤领域。作为研究蛋白质整体水平的重要学科,它以其全面性、高通量等特点,为该病的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将蛋白质组学技术作为一门方法学对其要点进行介绍,也将其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交通、建筑等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长期受到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重点多在出血性脑损伤、脑水肿的机制和防治等方面。Tawi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中8%存在明确的外伤后脑梗死,其死亡率高达45%,合并影像学上脑血管钝性伤的占11.7%。近年来创伤后脑缺血性损伤的研究成为神经外科新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脑血管的直接损伤、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血栓形成及损伤血管修复。  相似文献   

7.
8.
颅脑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针对脑损伤后基因表达的改变,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点,使其在特定的损伤区域得以控制性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死亡,促进损伤的修复,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颅脑损伤后基因表达变化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颅脑损伤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基因治疗载体以及应用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早期治疗要点。方法总结分析2003-2007年我院收治三岁以下婴幼儿颅脑损伤特点及并发MO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婴幼儿发生56例MODS(发生率70.88%),颅脑损伤后频繁抽搐,并发失血性休克是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婴幼儿颅脑损伤早期有效的呼吸循环的支持,控制抽搐是治疗的首要问题,明确需要治疗的颅内压(TCP)增高的阈值及控制颅高压的时机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伴随社会的发展,头部创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McNair[1]在1999年统计,全球颅脑损伤的发生人数占所有创伤人数的六分之一,每年车祸、坠落、袭击、运动造成颅脑损伤约七百万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死亡率、诊疗、治疗、护理以及预防,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观察、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一、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统计结果是Andersson等[2]在瑞典西部的地区Boras统计急性颅脑损伤发生率是每年546/10万人,病死率是0.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9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病人急诊手术后均入住ICU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ICU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的预见性干预,持续应用12 d。结果 观察组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3.3%,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5/45;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65±4.38)d]较对照组[(11.98±4.13)]明显缩短(P<0.05),ICU住院时间[(12.87±3.29)d]也较对照组[(18.67±4.22)d]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预见性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13.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继发性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病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认为:脑灌注压不足、颅内高压、脑氧代谢率降低、脑血流量下降以及失控性炎症反应等是严重创伤后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相互之间平衡关系的调节是预防和治疗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病理生理的研究,对预防颅脑损伤病人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与骨折愈合之间的联系很早就有人发现。1960年,Gibson首次报道了颅脑损伤并发股骨骨折患者骨折处有大量骨痂形成。Roberts于1968年报道颅脑损伤后出现异位骨化现象。此后,许多学者对骨折并发颅脑损伤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异位骨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颅脑损伤并骨折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固定治疗后,骨痂形成量较单纯骨折者多,骨折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应用基因治疗人类疾病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应用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缺失的研究为之较新。1 脑损伤后功能缺失的基因治疗机理 脑损伤后可造成神经细胞、神经突起和胶质细胞的死亡和变性,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机能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在挽救伤员生命中不失为一重要手段,但对神经损伤造成永久功能缺失疗效甚微。脑损伤后除神经组织在形态学上发生坏死及变性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颅脑损伤是世界性多发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创伤的发生率、死亡率在上升;车祸是所有人群的主要致病原因。此外,中年男性的暴力伤害、妇女和老人的跌伤、儿童坠落伤也多发;诊断上,病名难统一。同时,随着对影像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强烈、治疗上的新观点、新药、新仪器和技术的不断应用,例如神经导航和显微技术的运用,急性颅脑外伤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疗效不满意;医疗费用昂贵,欧美国家对急性颅脑外伤的治疗费用是我国的十倍左右;因此,减少颅脑创伤的发生、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预防:涉及交通、治安、人群状态、急救和护理模式等方面及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规律,建立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法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率、致残率逐渐增高,随着对脑外伤急性期治疗F段的不断提高,已能大大降低早期的死亡率.然而,它仍是慢性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最持久和最严重的症状之一[1].虽然大部分患者中这些功能在1年后恢复正常,但仍有10%~15%的轻型脑损伤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在中、重型TBI患者中比例更高[2].TBI后认知障碍的确切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大脑内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与多种神经递质相关,包括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谷氨酸,神经营养因 子等[3].本文就TBI后主要神经递质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28例尿崩症23例治愈,4例好转,1例死亡。颅脑损伤后2~10d发病,24h尿量5 200~13 600mL,尿比重1.001~1.005,垂体后叶素静脉泵入以及口服双氢克尿噻、卡马西平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典型,及早诊断、综合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20.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死亡率高.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92例,并发高钠血症27例,死亡1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