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确诊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组和住院期间无不良预后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3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组185例,无不良预后组25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不良顸后组比较,不良预后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吸烟者比例更低,体重更轻,心率更快,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低,心肌酶、肌酐和血糖更高,血红蛋白、LVEF更低,前壁梗死、Killip 2 ~4级、既往患糖尿病比例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 2~4级、既往患糖尿病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LVEF升高则是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三者比值比分别为3.1090、2.552 0和0.960 8(P <0.05).结论 心功能差、既往患糖尿病患者发生住院期间不良预后风险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STEMI患者276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根据是否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发生MACE)及非事件组(未发生MACE)。结果:(1)事件组中non-HDL-C (3. 47±0. 77) mmol/L、TC (4. 48±0. 85) mmol/L、LDL-C (2. 45±0. 72) mmol/L、糖尿病病史(52. 38%)显著高于非事件组中non-HDL-C (2. 92±0. 71) mmol/L,TC (3. 98±0. 76) mmol/L、LDL-C (2. 96±0. 75) mmol/L、糖尿病(30. 67%),两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2)不同水平non-HDL-C与再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性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 339;(3)Lon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n-HDL-C及糖尿病病史是再次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高水平的non-HDL-C是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可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对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天预后的价值.方法: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根据MSI值分为MSI≥1.4组(n=258)和MSI< 1.4组(n=5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主要终点事件.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Killip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1.4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MAP明显低于MSI< 1.4组;MSI≥1.4组患者心率,KillipⅢ、Ⅳ级比例明显高于MSI<1.4组.MSI≥1.4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3.7%,87/258)、心源性休克(17.1%,44/258)、致命性心律失常(19.0%,49/258)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22.9%,59/258)明显高于MSI< 1.4组 (P<0.05).结论:MSI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简单、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琼 《大家健康》2013,(22):12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及静脉溶栓术治疗(对照组)与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心源性死亡1例;对照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6例,心源性死亡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常规方案积极治疗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应用,可显著提高近期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提高远期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结果缺血性J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缺血性J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状造影结果比较,心电图预判梗死相关动脉中,预判错误组2例(3.8%)、无法判断组8例(15.4%)、预判正确组42例(80.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方田 《浙江医学》2003,25(11):661-663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上最早期表现之一是ST段抬高 ,其常见的形态有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单向曲线形、斜直形 ,ST段及T波呈规律性动态演变是诊断AMI重要指标。1993年Wimalaratna[1]首次报道AMI时另一种ST段抬高形态———墓碑形 ,认为是AMI近期预后险恶的一项独立指标。本文旨在探讨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意义。1.1一般资料138例均系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的出现异常Q波的AMI患者 ,根据ST段抬高形态分组 ,呈墓碑形抬高者为观察组 ,共28例 (20.3 % )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8例 ;年龄56~78岁 ,平均 (64.8±5.1)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63.34%,其中大于75%的严重狭窄率为78.33%,侧支循环率为30.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8.33%,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 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武玉梅 《当代医学》2011,17(8):108-10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冠脉成形术,术前和术后ST段变化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对5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冠脉成形术,观察术前和术后1h心电图ST段变化,计算ST段回落指数。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中,发生心源性死亡2例,再发心绞痛4例,慢性心衰7例。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术前和术后ST段的变化即ST段回落指数对术后12个月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与心肌酶峰、心电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经临床诊断后进行静脉药物溶栓或者经皮冠状动脉(PCI)治疗,分为早期和延迟再灌注两个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峰、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并发症及用药等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的左前降支病变血管、Killip分级及FMC有统计学差异;早期再灌注组的∑ST、∑R、∑Q、ST波、Q波、心肌酶峰指标、BNP最高值及LVEDD均显著高于延迟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延迟再灌注组的LVEF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再灌注组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的∑ST、∑Q、ST波、Q波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指标、BNP及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与心肌酶峰指标、BNP及LVED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ST段抬高幅度、Q波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指标、BNP及LVEDD呈正相关.其中BNP和LVEF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越多、Q波和心肌酶指标(CK、CK-MB、cTnT)越高、R波越小,左心室功能越差,值的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2014年收治的STEM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n=31)、正常体质量组(n=139)、超重组(n=71)和肥胖组(n=26),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随访心肌梗死后7d和年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 BMI越高患者发病年龄越轻(P<0.01),女性所占比例越小(P =0.001),其中肥胖组患者的清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相对较高(P=0.004;P=0.006);心肌梗死后1年的全因死亡率随着BMI升高而明显降低(P=0.003),心肌梗死后7d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结论 BMI与STEMI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肥胖矛盾”现象在STEMI患者中是存在的,但应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和药物治疗等多个因素综合评估BM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慧  党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3):339-341,345
目的:对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39±12.22)岁,术前TIMI血流0-1级,随机分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对照组)30例,半量替罗非班组(A组)31例,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组(B组)31例,比较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术后2h心电图回落百分比(SumST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对于患者术后TIMI血流3级、TMP3、术后SumSTR>70%及LVEF等指标,A、B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3组之间术后出血事件及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安全,即刻血流恢复良好,术后无复流事件少,实现了心肌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早期溶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溶栓和溶栓时间分为三组: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A组高于B、C两组,B组高于C组,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A组低于B、C两组,B组低于C组,A、B两组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STEMI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加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PCI手术治疗的STEMI患者120例(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急诊PCI手术,根据治疗药物分为两组,6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替格瑞洛(替格瑞洛组)、6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室重构指标、心电图等指标.结果 术后12周,替格瑞洛组LVEDd (49.1±5.4)mm、LVESD (40.6±4.6)mm、LVMI(112.8±11.0) g/m2、LVMW(140.7 ±18.5)g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LVEDd(53.1±4.6) mm、LVESD (43.9±4.7) mm、LVMI(118.2 ±9.4)g/m2、LVMW(153.0±21.3) g(t =4.638、t=3.887、t=2.891、t =2.198,P均<0.05),两组患者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4,P >0.05);术后12周,替格瑞洛组Tp-e(114.2±12.7) ms、Tp-e/QTc(0.20±0.05)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Tp-e(120.6±13.9)ms、Tp-e/QTc (0.25±0.07)(t=2.633、t=4.502,P <0.05);替格瑞洛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67%与氯吡格雷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1,P>0.05).讨论 STEMI行PCI患者加用替格瑞洛治疗能有效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血清补体C3、C4及C5b-9相关性,纳入确诊为STEMI且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75例为STEMI组,及同期体检的经冠脉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冠心病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循环补体C3、C4、C5b-9水平及三种补体与cTnI,分析血循环补体和cTnI与SET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STEMI患者外周血C3、C4及C5b-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CI后三种补体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三种补体与cTnI呈正相关关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关系;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补体水平较高(P均<0.05)。结果提示,补体C3、C4及C5b-9可做为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延迟介入治疗对发病12h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住院的发病12h内NSTEMI患者(n=222),随机分成急诊介入组(入院后2h内行介入治疗,n=111)和延迟介入组(入院后2~24h内行介入治疗,n=111),观察两组在发病后30、180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结果急诊介入组和延迟介入组从入院到冠状动脉造影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3、12.2h(P<0.001)。在30d随访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0d随访时,延迟介入组较急诊介入组的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复合终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6% vs 12.26%,危险比值:0.40,95%CI:0.17~0.97,P=0.041)。结论与延迟介入策略相比,发病12h内的NSTEMI患者行急诊介入策略可降低中期(180d)随访时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发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性别差异。方法:以2018 年09 月0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早发急性STEMI 患者11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组95 例,女性组21 例。收集并分析2 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检查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更大,GRACE 评分、CRUSADE 评分、2 型糖尿病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水平及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更高,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尿酸水平更低,入院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更长(P<0.05);男性组支架直径及吸烟史比例均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发急性STEMI 患者中,女性患者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些临床指标的观察,评价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发病前24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和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观察两组间ST段抬高程度、心肌酶峰值、心电图积分、左室射血分数(EF)、室壁瘤、右束支阻滞、休克、心衰的差异。结果IP组ST段抬高的程度(P〈0.05)、心肌酶峰值(P〈0.05)、心电图积分(P=0.01)、室壁瘤(P〈0.05)、右束支阻滞(P〈0.05)、休克(P〈0.05)、心衰(P=0.01)的发生机会均低于NIP组。EF(P=0.02)则高于NIP组。结论IP现象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患者140例,按PCI后2 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较术前的下降百分比(ΣSTR)分为A组(ΣSTR≥50%,84例)和B组(ΣSTR<50%,56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及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MACE)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住院期间MACE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周LVEF(54.1±5.1)%明显高于B组(46.7±4.0)%;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A组(6.0%)显著低于B组(25.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MACE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ΣSTR、发病至IRA再通时间、糖尿病史,ΣSTR贡献最大。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的早期回落对PCI后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独立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