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的胎儿孤立性小脑延髓池增宽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的32例孤立性小脑延髓池增宽(maga cisterna magna,MCM)的资料,并进行产后追踪随访,重点观察MCM的转归及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并成功随访胎儿孤立性MCM 32例,小脑延髓池宽度10.4~1 7.2 cm,平均宽度13.2 mm.7例孕妇选择引产(其中一胎证实为18-三体),其余25胎活产(男胎15例,女胎10例).活产病例中,2例于生后30 d内死亡,23例存活,其中1例发生神经系统发育迟滞(语言及行走障碍),余22例未见异常.10例于妊娠晚期及新生儿期超声复查MCM自然消退.结论 超声检查是胎儿MCM产前诊断及随访观察的有效方法,孤立性MCM胎儿总体预后较好,但应重视出生后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小脑延髓池(CM)前后径对提示脊柱裂诊断的价值。方法胎儿脊柱裂36例,对照组为相应孕周的108例正常胎儿。经小脑横切面观察胎儿小脑形态、结构,并测量CM前后径。结果36例脊柱裂胎儿,囊性脊柱裂33例,隐性脊柱裂3例。21~36孕周胎儿34例,声像图表现为CM消失;16~20孕周胎儿2例,声像图表现为CM缩小。对照组108例胎儿,6例CM缩小,无CM消失。脊柱裂胎儿CM消失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21周以后胎儿,CM消失是胎儿脊柱裂超声检查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孕龄胎儿小脑延髓池间隔(CMS)的正常声像图表现及正常值,并评估CMS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择416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采用二维超声对CMS的长径和宽径进行检测,并对其测值与孕周进行回归分析.回顾性总结我院6年间25例CMS消失的病例和12例CMS增大胎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胎儿CMS的长径和宽径在14~22孕周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在23~36孕周变化不大,在37孕周后有变小趋势,与菱脑胚胎发育过程一致.②CMS消失常见于Dandy-Walker畸形、全前脑、严重脑积水、神经管缺陷、菱脑融合症、Arnold-Chiari畸形;CMS增大可见于小脑延髓池生理性增大.结论 CMS是菱脑发育正常的标志之一.CMS增大和消失与多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尤其是后颅窝畸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normative data for the fetal cisterna magna septa (CMS) at various gestational age,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A total of consecutive fetal between 14 and 40 gestational week(GW)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The length and width of CMS were measured by 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dth and length of the fetal cisterna magna septa and gestational age.Twenty-five case of fetuses with the absence of CMS and 12 case of fetuses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CM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he past six year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①The fetal CMS length and width increased gradually between 14 and 22 GW,then plateaued between 23 GW and 36 GW,and decreased after 37 GW.This ultrasonographic pattern was in agreement with normal development of rhombencephalon.②The absence of CMS in the fetuses were common in Dandy-Walker syndrome,holoprosencephaly,severe hydrocephalus,neural tube defects,rhombencephalon synapsis and 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The enlargement of CMS in the fetuses may be shown in physiologic enlargement of posterior fossa.ConclusionsCMS is a potential new marker for normal development of rhombencephalon.The enlargement and absence of CMS are related to various malformations of central neural system,especially in the abnormalities of posterior foss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脑延髓池(CM)扩张胎儿产后的生长发育差别.方法 对孕中、晚期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在小脑横切面测量CM宽度,在排除非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畸形后,对深度>10 mm的42例胎儿进行随访观察.产后按照CM增大的不同情况,将CM增大分成单纯性和非单纯性,其中非单纯性包括后脑蛛网膜囊肿、Dandy Walker综合征.根据婴幼儿发育量表从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行为5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继而得出发育商.另选择同期与病例组孕龄匹配的正常胎儿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引产2例,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34例,非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6例.患有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胎儿产后大运动发育迟缓,非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胎儿其产后各个测试部分均较正常胎儿及单纯性CM增大胎儿差,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胎儿产后婴幼儿只是大运动发育迟缓,非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胎儿产后婴幼儿发育商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儿小脑延髓池宽度发育特点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孕妇57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年龄、孕周、胎儿性别等信息,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小脑半球横径、小脑延髓池宽度。分析小脑延髓池宽度与胎儿颅脑径线测量值相关性以及不同性别发育特点。结果 小脑延髓池平均宽度为(6.86±1.55) mm,平均孕周为(27.00±4.00)周,平均双顶径为(67.68±32.54) mm,平均头围为(241.78±43.93) mm,平均小脑半球横径为(29.36±7.72) mm。小脑延髓池宽度值与孕周、双顶径、头围、小脑半球横径均呈正相关(且与头围相关性最高)(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69、0.105、0.309、0.189。头围和小脑半球横径对小脑延髓池宽度值具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前小脑延髓池宽度值随孕周增加而增长,30~40周小脑延髓池宽度值变化不大。分析17~30周胎儿数据显示,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双顶径、头围、小脑半球横径的相关性升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0.549、0.567、0.416。小脑延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单侧小脑发育不全(UCH)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诊断为UCH的6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与MRI、引产后超声及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产前诊断该疾病的相关文献对UCH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6例UCH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典型表现:两侧小脑半球不对称和(或)小脑横径减小,伴或不伴蚓部异常,发育不全侧小脑减小,形态失常,其中3例受累侧小脑半球边界不规则,对侧小脑形态及大小均正常。临床预后:6例胎儿中1例活产,随访至1岁,未出现神经症状。结合本研究6例UCH胎儿及文献报道的36例胎儿产前和产后检查结果分析均显示:单纯UCH胎儿、不合并颅内异常的UCH胎儿以及无产前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孕产史的UCH胎儿短期预后均好于合并颅内异常的UCH胎儿。 结论UCH有特征性产前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发现小脑半球不对称,一侧小脑减小、形态失常时可作出诊断,诊断不明确时可结合MRI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胎儿颅后窝积液的鉴别诊断包括扩大的小脑延髓池、丹迪-活克综合征和脑后窝囊肿。而鳘 种现象对围产期处理均有不同的含义小脑延髓池扩大的原因是由小脑发育不全、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的变异引起。小脑发育不全在三倍体中很常见。因此,对有心、脑畸形、生长迟缓和羊水过多的病例必须进行仔细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胎儿颅后窝积液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正常胎儿颅后窝积液即小脑延髓池深度测定,探讨胎儿小脑延髓池深度的正常值范围及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在小脑平面对14~42孕周282例胎儿颅后窝积液即小脑延髓池深度进行检测。结果:189例可显示胎儿小脑延髓池深度范围在1~13mm,另93例未充分显示小脑延髓池积液,胎儿小脑延髓池深度与孕周的直线回归方程表明r=0.1174(P>0.05)?熏 两者无相关性。结论:胎儿小脑延髓池深度与孕周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胎儿颅后窝池异常的超声评价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颅后窝池(CM)异常的产前超声表现及其临床转归.方法 孕中、晚期进行胎儿系统检查时于小脑横切面测量CM深度,对深度2~10 mm外的129例胎儿进行随访观察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CM深度异常的胎儿中CM缩小或消失39例 ,均为畸形病例,包括脊柱裂36例,小头畸形2例,Arnold-Chiari II型畸形1例;CM扩大9 0例,随访证实正常55例,治疗性引产1例,畸形引产34例.扩张组中,Dandy-Walker畸形合并18-三体6例.随CM扩张程度不同,畸形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应重视CM深度的改变,CM消失或缩小高度提示胎儿畸形 ;CM扩张是胎儿系统检查及定期复查的指征,单发且无进行性扩张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孕16~32周正常胎儿小脑叶裂数目参考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44名妊娠12~32周的单胎孕妇,按孕周分为2个时间段观察:孕12~15周为阶段1,孕16~32周为阶段2,在二维图像上观察原裂、水平裂的显示情况并计数孕16~32周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的叶裂数目及总数目,并分析其形态变化。随机抽取40名阶段2胎儿行叶裂数目两测量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建立阶段2胎儿小脑叶裂数目的参考值范围,采用Spearman相关行叶裂数目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 结果叶裂数目的计数两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检验一致性较好(ICC=0.969,P<0.001)。各散点图显示正常胎儿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呈正相关(r=0.863、0.698、0.831、0.932,P均<0.001)。建立了各区域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以及总数目与孕周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4X-0.014X 2 -12.65,Y=0.362X-0.005X 2 -4.843,Y=-0.125X+0.006X 2 +0.285,Y=1.800X-0.024X 2 -22.904。 结论利用产前超声可以较好地观察胎儿小脑表面叶裂并对其发育情况作出初步评估。胎儿小脑表面叶裂数目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形态变化规律能为产前超声评估小脑皮质发育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鲤  石小正  王瑜  孙洁 《临床医学》2011,31(6):30-31
目的探讨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检查技巧及临床意义,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常规产前筛查或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会诊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常规多切面扫查。先通过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主观目测是否存在下颌发育畸形,同时对可疑病例进行颜面部的冠状面及横切面补充扫查,仔细测量下颌骨前后径,并与双顶径进行比较,然后启动三维表面重建成像协助明确产前诊断。所有经产前超声诊断的患者均经引产后证实。结果产前共检出下颌发育畸形胎儿11例,其中小下颌畸形9例,下颌骨缺失2例。结论产前二维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胎儿下颌发育畸形,正中矢状切面是诊断此类畸形的首选切面;颜面部三维表面成像具有空间立体显像优势,可全面、直观地再现颜面结构的外形及细部缺陷,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唇裂的超声表现及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超声产前检查发现的唇裂胎儿104例(包括漏诊3例)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胎儿中单纯唇裂75例,合并其他畸形29例,其中单一系统畸形16例,多系统畸形13例,涉及的畸形包括神经、骨骼、泌尿、呼吸及消化系统.25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13-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各1例.其中对22例行胎儿颜面部三维成像,14例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唇结构可显示的胎儿,产前超声尤其二维超声能够准确检出胎儿唇裂,诊断唇裂时要注意合并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13.
胎儿颅脑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畸形的超声表现及产前超声对颅脑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包括误诊的3例)颅脑畸形胎儿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59例颅脑畸形包含12种类型,单纯颅脑畸形35例,24例合并其他畸形,25例羊水过多。结论胎儿颅脑畸形种类繁多,大部分畸形可在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认识各种颅脑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儿体蒂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和产前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体蒂异常的胎儿声像图特点.结果 7例胎儿体蒂异常均表现为前腹壁巨大缺损、脊柱明显弯曲、脐带过短、胎儿紧贴胎盘,其中3例合并胸壁缺损,2例表现有下肢畸形,6例小于孕20周的胎儿有颈部皮肤增厚表现.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儿阴茎阴囊转位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胎经产前超声诊断为阴茎阴囊转位的胎儿的超声声像图,探讨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8胎胎儿中,14胎经出生后新生儿检查或引产后胎儿尸检证实为阴茎阴囊转位,1胎为女性假两性畸形,2胎为阴茎短小,1胎于外院引产后失访。超声产前诊断阴茎阴囊转位的准确率为77.78%。本组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典型超声图像特征:①胎儿下腹部、会阴部的矢状面扫查示,胎儿外生殖器失去正常结构,阴囊的位置比阴茎高,位于阴茎和脐带进入腹壁的平面之间;②冠状面扫查示阴囊分裂显示为两个阴囊,每个阴囊内可见一睾丸回声;③近足侧的切面显示阴茎位于分裂的两个阴囊中间。结论 胎儿阴茎阴囊转位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掌握其产前超声诊断的主要切面及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提高产前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胎儿手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手畸形分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胎儿严重手畸形病例的产前声像图特征,结合家谱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引产后尸检病理结果等进行形态学分类.结果 孕16~28周共检出严重手畸形胎儿14例,其中10例为双手同时受累,8例双侧畸形形态相同.13例合并其他超声异常表现.按畸形形态分为3类:手腕部姿势异常9例,3例合并桡骨完全缺失、手向桡侧偏斜,6例手向掌侧偏斜,包括家族遗传性先天性多发性关节弯曲畸形-远端1型、羊膜带综合征、体蒂异常、18-三体、四肢短小畸形各1例.手(指)缺如畸形3例,1例单纯性单侧手缺如,1例为5个手指缺如合并多囊性肾发育不良,1例为裂手裂足畸形.手指重叠畸形4例,3例为18-三体,2例合并手腕部姿势异常.结论 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在严重胎儿手畸形的检出、形态学分析和分类诊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隐性脊柱裂的超声表现,提高产前超声对此类畸形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产前诊断为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超声表现,并与放射影像学资料对比,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产前超声诊断隐性脊柱裂9例,经尸解、X线摄片或出生后MRI证实,8例诊断正确,另1例为显性脊柱裂。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其声像图特点为:①胎儿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消失;②病变部位椎骨骨化中心排列异常,椎板缺如,椎管开放;③背部皮肤连续完整,无囊状物突出及胎头形状改变。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隐性脊柱裂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肠道梗阻胎儿的产前声像图特征,并与出生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孕19~35周共发现8胎肠道梗阻,7胎为单发部位肠道梗阻,1胎为多发部位梗阻.4胎超声表现为腹部多处肠管增宽(2.1~3.2 cm)伴有蠕动增强,其中3胎经出生后手术证实为空肠梗阻,1胎失访;2胎表现为肠管增宽,蠕动不明显,出生后手术证实均为回肠闭锁,其中1胎伴胎粪性腹膜炎;2胎结肠梗阻,产前超声未发现典型超声表现,其中1胎合并多发畸形,另1胎伴有十二指肠闭锁.出生后,6例预后不良,2例手术成功.结论 产前超声在检测胎儿肠道扩张和梗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儿硬脑膜窦畸形(DSM)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产前疑诊胎儿脑部异常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会诊的3例胎儿进行颅脑超声及MRI影像检查,并与临床及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硬脑膜窦畸形产前诊断特点。结果 3例胎儿产前超声均表现为颅内枕骨窦汇区扩大、内可见细密回声流动、伴上矢状窦扩张,其中1例伴窦汇内血栓形成,于扩大的窦汇内可见类圆形高回声团,周边密集点状回声区环绕,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均诊断为硬脑膜窦畸形(其中1例伴血栓形成)。MRI检查2例,胎儿颅内枕骨窦汇区扩张呈扇状,内呈稍短T1稍短T2信号影,其中1例上矢状窦扩张伴血栓形成,T2WI血栓较脑实质呈中低信号,伴局灶性偏心性稍高信号,诊断为硬脑膜窦畸形伴血栓形成。3例中1例引产尸检显示颅内枕骨窦汇区及上矢状窦后部瘤样扩张,其内血肿形成;2例未尸检。结论胎儿硬脑膜窦畸形典型超声声像图特征为颅内窦汇区扩大,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常伴上矢状窦扩张,无明显血流信号,在检出脑中线后方无回声区时应注意识别是否为硬脑膜窦畸形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