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以某大型船舶制造企业35家外包单位的4875名噪声接触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分析接触噪声外包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电焊、打磨、装配、涂装4个工种49个岗位噪声超标率36.7%(18/49);装配岗位噪声虽未超标,但受电焊、打磨作业噪声的影响;涂装岗位同时接触有机溶剂。外包单位噪声接触人员听力损失检出率12.6%(616/4875),男性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13.8%,高于女性(5.8%);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工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01),年龄≥50岁、工龄≥10 年组检出率分别为19.0%和14.8%;不同工种听力损失检出率9.3%~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接噪人员中以打磨工检出率(15.1%)最高(P<0.05)。针对船舶制造企业外包单位劳动力密集、工种间混杂作业等问题,宜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噪声接触水平,合理布置高、低声级噪声作业,降低噪声与有机溶剂联合作用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电焊企业电焊车间噪声相关接触工人的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变化特征,为噪声危害防控提供建议。方法将2017年某摩托车生产企业所有电焊相关作业岗位129人纳入调查,利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作业工人的工种、年龄、性别、接触噪声工龄与职业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 129名工人双耳500、1 000、2 000、3 000、4 000和6 000 Hz平均听阈分别为(19.27±1.36)、(19.33±1.73)、(19.25±3.69)、(19.83±6.97)、(22.86±11.00)、(22.10±11.55)dB,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双耳语频平均听阈和双耳听阈加权值分别为(21.66±8.91)、(19.28±1.72)、(19.67±2.46)dB。在3 000~6 000 Hz听力损失明显,4 000 Hz出现V型曲线;维修工在6 000 Hz听力损失超过25 dB;男性听力损失高于女性;随年龄和接噪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逐渐加重,但工龄<3 a的30岁以下工人听力损失明显,吸烟组听力损失高于不吸烟组,但不同饮酒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噪声接触工人最先在4 000 Hz出现明显听...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某飞机制造企业铆工车间接触噪声作业铆工听力损失的情况. 方法对接触噪声作业铆工各频段听力损失与工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结果随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的危险率增加,各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建议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正>噪声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都可造成危害,但主要的和特异性损伤是在听觉器官[1]。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在钢铁企业,噪声已成为其生产环境中常见的职业病 相似文献
6.
收集宁夏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重点职业病监测的61 421名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双耳高频听力结果进行判定,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及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71%,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石嘴山市,最高的行业为采矿业,中型、内资企业检出率最高。提示应规范加强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重视本地区传统行业噪声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8例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组)进行测试,并与110例听力正常的接噪劳动者(听力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听力损失组SAS评分、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均高于听力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t=4.694,χ2=5.893,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是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增高及接噪工龄较长。[结论]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较易产生焦虑情绪,应关注该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某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情况。方法收集该企业2002-2007年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其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及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率(25.09%)明显高于对照组(10.78%),2组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1,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听力有损伤,但很好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具,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估我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其时间和地区分布,为我国职业人群噪声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2至4月,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等数据库的各地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中噪声暴露劳动者听力检测人数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人数,检索时间段设置为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8日,使用R 3.6.2软件计算合并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34份数据,进行听力检测的噪声暴露劳动者1 259 571人;研究时间涉及2015-2018年,地区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5%(96%CI:7.64%~11.64%);按照时间进行亚组分析,2018年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54%)最高,其次为2017年(10.17%)和2016年(9.21%),2015年(7.88%)最低。按照地区进行亚组分析,中部地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2.23%)最高,东部地区(10.21%)次之,西部地区(7.91%)和东北部地区(5.21%)最低。结论我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噪声暴露劳动者听力保护,防止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工龄、性别与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关系,为钢铁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6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检查规范,对武汉市某钢铁厂1697名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暴露工龄组听力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69,P〈0.01);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作业人员语频、高频损伤发生率的变化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且随工龄增长,听力损伤的轻、中、重程度发生率也出现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性别人员的听力损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79,P〈0.01)。结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工龄有关,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致残程度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25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致残程度进行鉴定分析。鉴定以GB/T161801996《职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为准。结果表明:10级、9级的检出例数最多;按不同的工龄段分析,工龄愈长,致残程度愈趋向于低级别(高致残),将所获结果与用GB16152199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鉴定的结果作比较,两者的级别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某石化企业噪声作业人群听力损害情况,并结合作业现场噪声暴露水平,探索个人听力损害风险模型,用于预测噪声作业人群听力损害风险。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利用问卷调查某石化企业263名作业工人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生活方式和听力健康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使用MIDMATE622纯音听力计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利用个体噪声测量仪进行噪声暴露监测,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听力损害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噪声损害效应与KAP得分、累积噪声暴露(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剂量和接噪工龄的OR值分别是0.97(95%CI:0.94~1.00)、2.37(95%CI:1.18~4.76)、2.33(95%CI:1.45~3.74),是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害的主要风险因素,基于上述风险因素建立了噪声性听力损害的风险预测模型。结论 企业可根据由KAP得分、CNE剂量和接噪工龄建立的噪声性听力损害风险模型,对噪声作业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减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Effects of record music on hearing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hearing loss among 175 shipyard workers ranging from 20 to 29 years, who did not have any history of ear or nose diseases, familial hearing loss or ingestion of oto-toxic drugs. There were 120 record-listeners and 55 nonlisten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more high frequency hearing impairments among the ears of record-listeners than non-listeners. Means of hearing losses of the record-listeners' ears were 4.73 dB and at 4000 Hz and 9.24 dB at 6000 Hz. Failure rates (percentage of ears which had 20 dB or more hearing loss) were 8.4% at 4000 Hz and 18.8% at 6000 Hz. Three factors, monthly listening hours, duration of listening to records and favourite type of music,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frequency hearing loss. The young shipyard workers should be warned against non-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such as record music outside of the workplace, because this will significantly worsen hearing impairment due to the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稳态噪声作业工人的听损失发生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彩和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参加稳噪声作业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无耳病史的481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年龄、性别、噪声作业的工龄、听力损失情况和作业场所噪声强度。结果: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11.95(按人数计)。听力损失教师民非听力损失者噪声强度、接噪工龄和接噪指数的分布差别有显著意义(P均小于0.05),而且与听力损失的危险性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噪声强度、接噪工龄和接噪指数是影响作业工人听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接噪指数能较全面反映作业工作噪声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噪声与血压、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其年龄别特点.方法 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对157家工厂14 537名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力和血压进行检测,以听力损伤作为累计噪声暴露量的替代指标,经年龄和性别分层后,分析听力损伤、接噪工龄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占81.2%),多数在35岁以下(占77.8%),从事噪声作业不足5年(占73.6%).听力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和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仅在男性<35岁组发现,感音性聋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其中舒张压和高血压现患率均随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感音性聋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显著增加,<35岁组和≥35岁组OR分别为3.0(95%CI:1.5~6.1)和2.1( 95%CI:1.2~3.4).结论 噪声致严重听力损伤与高血压有关,建议重点关注噪声对年轻作业者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接触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损失及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29例持续接触85、90、105dB(A)稳态噪声的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结果,发现85dB(A),工龄8年以上、13年以上和18~22年三组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5.82%、16.66%和30.00%;高损发生率分别为35.29%、45.83%、60.00%。听力损失预测方法分析研究表明,应用回归方程y=15..9(-1)%的听力损失计算值与本次调查实测值及ISO公布有关听觉丧失危险性的资料均十分接近;接触85dB(A)工龄10、15、20和25年的听损发生率计算值分别为12.72%、19.08%、23.85%和28.62%。因此,建议对我国目前85dB(A)的噪声卫生标准予以适当的修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州市部分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况进行分析,以达到保护工人听力的目的。方法以部分企业长期接触噪声的44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测量等效A声级(LAeq)。按等能量原则将LAeq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1.20%,噪声强度均值为(89.30±4.57)dB(A)。440例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3.86%,听力损失与耳塞防护、工龄、年龄和CNE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龄可能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为正值,OR值1)。结论在有佩戴耳塞防护的情况下,CNE作为听力损失的评价指标不敏感,佩戴耳塞仍是目前最好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