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睡眠情况、疼痛程度及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不良情绪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骨科患者围术期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成人骨科手术患者3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中文版(FIRST-C)、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疼痛评估尺收集患者资料,比较患者入院前和围术期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导致其围术期睡眠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骨科患者在围术期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入院前(P 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有1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使用助眠药物(OR=12. 829),焦虑(OR=9. 107),同室患者及家属影响(OR=4. 043),身体不适(OR=3. 423);其他影响因素(P 0. 05)包括:女性,婚姻状况,疾病种类。结论:骨科患者在围术期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入院前,有59. 42%的患者在此期间存在睡眠问题。医护人员应结合骨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及认知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28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放松训练联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理应激反应、自我效能感、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自我效能感评分、病人疾病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训练及认知干预能有效增强病人自我效能感及疾病认知水平,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及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病人围术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别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6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314例成年骨科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四肢骨折84例,关节疾病82例,颈椎疾病78例,腰椎疾病7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唾液皮质醇(SC)浓度评估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导致围术期病人睡眠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4类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PSQI评分高于入院前(P0. 05);71. 43%腰椎疾病病人、60. 98%的关节疾病病人、57. 14%四肢骨折病人、46. 15%颈椎疾病病人在围术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3种评估方式均显示腰椎疾病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最差,颈椎疾病病人睡眠质量相对较好,4类手术病人睡眠质量在围术期存在动态变化。重度疼痛是腰椎疾病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焦虑是四肢骨折、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类别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医护人员应结合各类病人睡眠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防治措施,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潘淑慧  王飞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65-2267
目的调查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在术前1d、手术当天及术后3d对97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患者介入史、与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结果有关的因素(是否放置支架、支架数)、以及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是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护士应改进常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特点给予个性化信息支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75,自引:7,他引:75  
孙红  郭红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4-246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为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共60例.前3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3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60例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实验组患者接受实验者提供的与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 0.05);与入院时相比,实验组在手术前和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远超过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提供系统性的信息支持,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分析快速康复流程对于改善大肠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且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以及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大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流程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张玲 《当代护士》2018,(2):68-6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应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提升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黄斑前膜剥除术患者疾病不确定及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黄斑前膜剥除术患者86例,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22.0构建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在黄斑前膜剥除术患者疾病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和疾病应对方式进行评价,并运用AMOS 22.0构建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动脉瘤介入术患者CD-RISC总分为(49.12±5.31)分,MUIS-A总分为(87.46±6.58)分,SCSQ问卷积极应对评分为(20.54±2.37)分、消极应对评分为(19.35±2.1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和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AMOS 22.0构建模型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疾病应对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452,直接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与焦虑评分、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沟通及心理疏导能力、专科护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隐睾患儿围手术期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接受隐睾手术的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属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FM)和状态焦虑问卷(S-AI)调查结果,分析隐睾患儿家属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儿家属围手术期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总分88.32±21.42);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轻度焦虑32.84%、中度焦虑50.01%、高度焦虑17.16%)。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隐睾部位、睾丸位置、合并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父母文化程度等与家属疾病的不确定感有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隐睾部位、睾丸位置、合并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情况等是隐睾患儿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隐睾患儿围手术期家属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其中中度焦虑状态占比较高,为此家属应增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了解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微创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肝胆外科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指标、住院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恶心呕吐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食管癌患者200例,于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定和焦虑水平评定。疾病不确定感采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评定,焦虑水平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评定。结果术中疾病不确定感(不明确性评分、复杂性评分、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焦虑水平(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不明确性评分、复杂性评分、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焦虑水平(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中(均P<0.05)。疾病不确定感(不明确性评分、复杂性评分、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与焦虑水平(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总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52例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1~4周进行问卷调查,与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睡眠影响因素进行频度分析。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及睡眠总体情况较差(P0.05);术后3周,描述睡眠的多方面较差,睡眠不足、觉醒不足、恶梦夜惊开始改善,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术后4周,睡眠质量、服药情况较差(P0.05),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方面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术前为心情、疾病症状、睡眠节律;术后为疾病症状、舒适感、外界干扰。结论:肝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3周内睡眠差,针对性给予护理,有助于改善睡眠,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状况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住院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评分处于中等水平,术前、手术日及术后3 d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分别为(108.43±13.51),(106.89±11.97),(98.57±12.48)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对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得分为(70.48±16.92)分;其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不明确性(r=0.401,P<0.05)、复杂性(r=0.217,P<0.05)、不连贯性(r=0.634,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r=0.352,P<0.05)与焦虑呈正相关,而不可预测性与焦虑不相关(r=0.142,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改善患者焦虑的情绪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实施心理干预对耳鼻喉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耳鼻喉科入院患者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将分值在60分以上的中度焦虑者95例作为入选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干预组患者在其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72 h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编效果评分表的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稳定,血压、脉搏正常,术后止痛效果满意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对患者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病人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40例干细胞移植病人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于入院时、手术前1d、手术后7d、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40例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10.7分±5.53分,处于中等水平。两组病人在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在手术前1d、术后7d及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并结合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的措施,观察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250例前列腺汽化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与加速康复外科综合治疗(研究组)125例,传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1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传统组比较,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因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围手术期处理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对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与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措施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手术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做好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使之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老年患者手术的心理状态,疾病和手术刺激造成的心理影响,针对术前存在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做心理疏导,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143例老年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坦然面对疾病及术后诸多不适,顺利康复。结论加强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