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50)和延续组(n=50)。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延续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延续组患儿出院后发热次数、惊厥复发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各项目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延续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各项目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预防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疾病复发,并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及提高复诊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 1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以及2组患儿疾病复发、复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预防疾病复发、疾病的认知、护理方法的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诊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可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复诊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诊治的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急诊科规范诊治、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2年,比较两组患儿复发次数、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热惊厥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65.7%,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100.0%vs 82.9%,P0.05)。结论: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式在PICU腹泻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PICU收治的87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腹泻次数、患儿转科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腹泻次数均少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转科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U腹泻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腹泻患儿恢复,加快转科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高热惊厥患儿及86名家属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家属43名.对照组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家属施以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个月.采用疾病知识评价问卷评定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由责任护士对患儿治疗期间家属配合情况进行评估,随时记录患儿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及随访期间惊厥复发次数,采用满意度评价问卷评定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疼病知识评价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患儿家属配合度(93.0%)、护理满意度(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74.4%)(P<0.05或0.01);两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进行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工作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及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院内常规宣教,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并进行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疾病复发率、家属对该疾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的退烧时间平均为(2.44±0.33)d,对照组为(3.84±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5.12±1.13)d,对照组为(8.75±2.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该疾病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该疾病院外治疗的总依从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以及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退烧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和院外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79-3680
目的探究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按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率(97.73%、93.18%)高于对照组(75.00%、68.18%)(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惊厥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20.45%)(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施行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高热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恢复期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评分、家属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评分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随访6月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诊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高热惊厥预后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实验组患儿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析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生活舒适评分、心理评分以及环境舒适评分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出院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改善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改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首次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循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复发次数、持续时间、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复发体温情况,同时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复发体温、复发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惊厥的复发次数,延长复发的间隔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对发热患儿体温控制、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体温控制效果,比较2组华患儿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比较2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比较2组患儿家属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比较2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结果:1)体温控制效果:经护理后2组患儿的体温控制效果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发热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知识知晓程度:观察组患儿家属对降温方法、注意事项、急救方法和高危因素的知晓程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质量:2组患儿护理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min和(27.4±8.2)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相似文献   

15.
金章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794-1796
目的 探讨家庭式护理对哮喘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式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提高护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16.
周亮平  戴立荣 《全科护理》2021,19(2):239-241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三位一体”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疾病复发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应用“三位一体”模式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入院时、出院6个月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患儿复发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两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诱因、饮食注意事项、疾病监测、避免接触过敏原、皮肤护理、用药知识、预防复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应用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PN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ISLQ量表评分、出院前后家属的ESCA量表评分、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ISLQ量表相关维度(家庭生活、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认知水平、情感水平以及总体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干预后同伴关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家属ESCA量表评分均高于出院前(P0.05),且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ES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的总复发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PNS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100例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访方法提供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提供延续护理。护理干预9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活动受限、心理状态、哮喘情况、对刺激源反应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对哮喘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哮喘复发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比较集束化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肺炎患儿按家属是否接受集束化护理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临床总体辅助治疗效果、依从率、并发症、相关临床指标、家属护理能力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与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肺炎知识、预防意识、排痰技能、疾病监测、药物管理与预防复发评分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肺炎患儿治疗中辅助效果较好,并可提高家属护理能力与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