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模式在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直肠癌行Miles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同质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程度及造口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造口评估、造口用具选择、造口护理步骤和并发症评估相关知识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对直肠癌行Miles术治疗患者开展同质化护理,能进一步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造口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预见性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采集该科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2组患者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水肿、出血、造口回缩、造口周围炎、狭窄/脱垂、造口坏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造口自主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造口自主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护理水平,改善造口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 112例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记录2组住院时间及会阴部切口愈合时间,评估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热、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运用于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试验护理模式(5项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试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适应量表评分高于术后第1天(P0.05),研究组适应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造口护理知识评分高于术后第1天(P0.05),研究组造口护理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试验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对造口护理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理功能,提升其造口适应及社会交往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ESC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造口水肿/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住院治疗肠造口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的上运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术后肠造口首次排便时间、卧床时间、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造口首次排便时间、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除总体健康、生理职能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经腹部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周对负责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次,询问患者在自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2、4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4周日常生活自理、并发症处理、参加社会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Miles术后肠造口中青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F=47.031,P0.001),不同时间点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562,P0.001),组间与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56.320,P0.001)。观察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iles术后肠造口中青年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出院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沟通程序表在腹腔镜下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腹腔镜下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护士根据沟通程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沟通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沟通程序表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ADOPT模式对提高结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湖南省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按结肠造口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ADOPT模式干预,并采用造口适应量表(OAS)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出院时及出院4个月时适应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适应得分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出院时和出院4个月适应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较前上升(P0.05),且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模式有助于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制腹带及短裤在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腹带固定腹部,穿普通患者长裤;观察组术后用特制腹带固定腹部,穿特制短裤。统计患者术毕清醒回病房的需求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造口护理及会阴护理担心发生率、满意度、造口及会阴护理时间。结果:患者术毕清醒回病房的需求情况:希望立即看到责任护士100例(98.03%),希望从手术室回病房不裸露身体102例(100.00%),担心造口有大便排出污染被褥98例(96.07%),担心骶前引流管和导尿管不易放置90例(88.23%),害怕更换造口袋和会阴护理引起疼痛87例(85.29%),希望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高83例(81.37%)。观察组患者对造口护理及会阴护理担心发生率、满意度、造口及会阴护理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制腹带及短裤在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保护患者隐私,便于护士观察和护理,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1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43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奥马哈系统筛选问题,实施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护理问题及造口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造口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能够解决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提供护理指引,改善造口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择12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开放时间、定时排便形成时间以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体质指数(BMI)、三角肌皮褶厚度(TSF)、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人血白蛋白(ALB)及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可改善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择12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开放时间、定时排便形成时间以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膜外造口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中预防造口旁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胃肠外科行Miles术的6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造口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膜内造口组(对照组,30例)和腹膜外造口组(观察组,30例),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各种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围术期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造口旁疝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Miles术造口旁疝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7—2015-07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74例,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28例,Ⅲ期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人工造口感染、会阴切口感染、腹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病率为13.5%(5/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1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