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80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观察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MASC)]、生存质量[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 QL4. 0)]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肺部罗音、发热、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及时性、针对性、全面性、适宜性4个维度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干预后,两组CDI评分、MASC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1);干预后,两组Peds QL4. 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肺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干预7 d后肺功能[包括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患儿焦虑状态[采用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MASC)评分]、家属心理负担[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气促、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儿MVV、FEV1、FVC、PEF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儿MASC评分、家属ZB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护理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3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症状体征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两组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活量(VC)和一秒呼气容积(FEV1)显著高于护理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体温恢复、喘息、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 01),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症状体征,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2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能力、外显行为及失调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内隐行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遵医嘱服药打针、适当运动及遵医嘱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发热、咳嗽、憋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促、发热、肺啰音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PSQI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恢复患儿肺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临床疗效,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构建支气管哮喘群组的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支气管哮喘群组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4、8、12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哮喘控制评分、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干预后哮喘控制评分、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构建支气管哮喘群组的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能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改善患儿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HBM)对黄疸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HBM,比较两组病情恢复情况、不良症状、家属满意度及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1),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不良症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SCL-9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 0. 05)。结论:将HBM应用于黄疸患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儿病情转归,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家属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胃肠功能紊乱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营养相关指标、胃肠功能GID评级、心理状况评分[采用小儿心理质量测评核心量表(HRQOL)]及生活质量评分[儿童生活质量测评核心量表(Peds SQL)]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两组患儿营养相关指标(Hb、ALB、PA)、HRQOL评分及Peds SQL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出院时胃肠功能GID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突出了护理的持续性和合作性,有效提高了胃肠功能紊乱患儿的遵医行为,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肾病综合征(NS)患儿家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仅接受肾病综合征常规护理;将2017年1~6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应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Fa MM)、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 QLTM)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a MM中患儿日常生活、疾病管理能力、父母相互支持3个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而疾病管理困难、疾病精力消耗、疾病相关担心3个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Peds QLTM总分及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3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NS患儿进行家庭管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家庭管理状况,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依从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肺部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6. 67%,对照组为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SQI评分和PEL、FEV1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依从性,对于提高患儿睡眠质量和肺部通气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评估干预前、干预3周后两组生存质量[采用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癌因性疲乏[采用简短癌因性疲乏量表(CFS)]、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护理满意度评分中,观察组质量及安全、服务可及性、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生存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得分低于干预前(P 0. 05),总健康状况、症状得分高于干预前(P 0. 05);对照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症状得分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情绪、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癌因性疲乏评分中,两组CF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1),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 05)。社会支持评分中,观察组SSRS得分高于干预前(P 0. 01),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1)。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晚期NSCLC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良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自我效能及患儿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1名主要照顾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自我效能和两组患儿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后患儿家属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观察组干预后患儿心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 0. 05),心功能分级轻中度的概率总和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应用预见性护理为指导的健康教育,以患儿及家庭为核心,关注患儿心理和生理等全方位健康问题,可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减轻家属焦虑程度,进而增强患儿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雾化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并观察2组患儿干预后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干预前(P 0. 05),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饮食禁忌、继续就医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服药、饮食及运动依从性显著更优(P 0. 05),患儿家属的疾病健康知识、饮食禁忌、继续就医知识评分显著更高(P 0. 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 00%(P 0. 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并提升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疾病状态、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SDSS、SQL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P 0. 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比较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运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结果:出院时,两组FEV1、FVC、PEF、MMEF、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出院时,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 0. 05);出院时,NHP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5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干预组患儿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Peds Q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eds QL总分上升,干预组分数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庭康复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家庭康复完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小组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BODE指数{体质量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呼吸困难程度[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运动能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自我效能感[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MMRC、BODE指数、SGRQ各维度评分和总分较干预前降低(P 0. 05),运动能力(6MWT)则较干预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CSES、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 0. 05),且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结论:延续护理小组在改善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配合机械排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机械排痰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配合机械排痰;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 d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家属不良情绪[Zarit护理负担量表(Z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依从性变化,并分析两组康复周期指标差异。结果:干预3 d后,两组OI、PaO_2水平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PaCO_2水平及家属ZBI、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护理配合机械排痰可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通气功能,加快疾病转归,并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儿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引流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s)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睡眠状况[睡眠相关指标及睡眠质量(PSQI量表)]及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的睡眠状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患儿入眠时间、起夜频次、睡眠时长及PSQI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亲属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干预可明显提升导CAUTIs患儿的睡眠质量与亲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估两组不良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