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英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3-94
目的:比较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与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54例ARDS并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OS组26例和CS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和吸痰耗费时间。结果:OS组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显著下降(P<0.05),CS组吸痰前后Pa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后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组吸痰时间(162.4±18.8)s,CS组(93.6±12.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较OS对ARDS患者动脉血气影响小,临床应用较安全,且可节约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吸痰方式对ARDS犬肺内气体交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内气体交换的影响,选择更适宜ARDS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16只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OS和C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OS后,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明显增大(P<0.05);CS前后PaO2、SaO2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S加重ARDS犬低氧血症;CS对ARDS犬肺内气体交换影响小,ARDS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法对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危重症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使用PEEP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开放式吸痰法(OS)和密闭式吸痰法(CS),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和PICCO机参数监测2组患者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1min、5min、15min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吸痰后即刻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下降,OS组直到吸痰后15min仍低于吸痰前基线水平;而有创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均升高,吸痰后15minOS组仍高于吸痰前基线水平,CS组高于吸痰前基线水平但无差异(p>0.05);而有创舒张压(DBP)与吸痰前比较2组均无差异(p>0.05).OS组在吸痰后肺静态顺应性、心脏指数均降低,持续到吸痰后15min仍低于吸痰前基线水平;气道峰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均升高,持续到吸痰后15min仍显著高于吸痰前基线水平(p<0.05).CS组在吸痰后持续到吸痰后15min与吸痰前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维持PEEP,避免或减少肺泡萎陷,维持吸痰前后呼吸循环的相对稳定性,是使用正压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pO2与吸痰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S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对ARDS患者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时高氧疗和/或肺泡复张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吸痰后的应用和影响。方法: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高氧法密闭式吸痰即吸痰时高氧供吸痰前1 min给予100%氧供并贯穿整个吸痰过程共持续2 min(高氧法);研究组采用高氧-复张法(结合法)即采用高氧法与复张法密闭式吸痰方法吸痰,复张法即吸痰后即刻调节PEEP水平到2.0 kPa(20 cm H2O),通气10 s。观察吸痰前1 min、吸痰后1、3 min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痰后除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氧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较基线水平有所升高,结合法吸痰后3 min PaO2、SaO2升高(P<0.05)。结论:高氧法可短暂改善密闭式吸痰所引起的缺氧,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结合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机械通气患者氧供的影响,以便选择更加有效的吸痰方式,减少对氧供的影响。方法 对在重症监护室(ICU)的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方式吸痰,吸痰顺序随机选择,观察记录患者在两种不同吸痰方式下,吸痰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气分析值的变化。结果 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吸痰前显著降低(P<0.05),OS加重了ARDS患者低氧血症;而CS前后PaO2 及Sa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S对ARDS患者氧供影响小,ARDS机械通气患者CS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选择更安全和有效的气管内吸痰方式,减少吸痰对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方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选取诊断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每例患者均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方式进行吸痰,吸痰顺序随机选择,观察记录患者在不同吸痰方式下,吸痰前后各个时间段的血气分析值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比吸痰前显著降低(P<0.05),OS加重了ARDS患者低氧血症;而CS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S对ARDS患者肺换气功能影响较小,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气管内吸痰选择CS方式更为安全和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其采取的吸痰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闭式吸痰为观察组(40例),开放式吸痰为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的指标变化.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变化明显低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的指标,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采取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比较小,且安全性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重症监护室(ICU)的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losed endotraeheal suctioning,CS)组13例和开放式吸痰(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OS)组11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方式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和20min后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潮气量(Vt)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0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rain与吸痰前1min比较,RR、Ppeak、Pplat显著增高(P〈0.05),PaO2显著下降(P〈0.05);OS组吸痰后20rain与吸痰前1min比较,RR仍显著增高(P〈0.05),PaO2显著下降(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各参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RR、Ppeak、Pplat显著增高(P〈0.05),PaO2显著下降(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肺不张患者使用CS较之OS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保持气道压力的相对稳定,对肺不张患者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电动牙刷振背联合密闭式吸痰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出生后6 h内诊断NRDS且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取电动牙刷振背后行密闭式吸痰(CSS)。对照组予新生儿窒息复苏面罩叩背后行开放式吸痰(OSS)。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支气管分泌物培养阳性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气胸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排痰操作后24 h及72 h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比对照组升高,PaC02比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后24 h及72 h炎症介质IL-6和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操作后24 h及7...  相似文献   

13.
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不同方式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呼吸(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潮气量(Vt)及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SBp、HR、RR、Ppeak、Pplat显著增高(P<0.05),SpO2、PaO2显著下降(P<0.05);OS组吸痰后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RR仍显著增高(P<0.05),PaO2显著下降(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各参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SBp、HR、RR、Ppeak、Pplat显著增高(P<0.05),SpO2、PaO2显著下降(P<0.05)。结论肺不张患者使用CS较之OS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保持循环参数及气道压力的相对稳定。对肺不张患者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吸痰,每隔2 h定时给予患者1~2 ml生理盐水湿化气道,并进行吸痰;研究组患者随时监视吸痰指征,当痰液达到Ⅲ度黏稠时应用1~2 ml生理盐水湿化气道后行吸痰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5.00%)(P<0.05);研究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痰液浓度及吸痰指征进行吸痰操作,可大大减轻护理工作人员的时间,延长两次吸痰间隔时间,减少吸痰频次,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前预吸氧对危重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刻插管)和实验组(面罩-机械通气、预吸氧气管插管)各40例,比较两组留置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28 d病死率,插管成功机械通气1 h后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1 h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 O2)、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预吸氧后气管插管能有效的早期开放气道,明显改善患者通气、换气功能,并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及时改善脑缺氧,提高CPCR存活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吸痰程序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吸痰方法为先湿化气道再经气管插管吸痰,对照组20例则先经气管插管吸痰再湿化气道.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感染率、黏膜损伤发生率、吸痰次数及吸痰后30 min氧饱和度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先湿化气道再吸痰效果优与先吸痰再湿化气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联合经口咽导管吸痰在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行持续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后给予经口咽导管吸痰(观察组)和经口腔/鼻腔吸痰(对照组),观察组24h吸痰次数、每次吸痰插入吸痰管次数、2次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前后3min血氧饱和度(Sp02)及呼吸变化情况、呼吸道黏膜损伤、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情况、使用无创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24h吸痰次数、每次吸痰插入吸痰管次数、2次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后3minSp02恢复情况、呼吸道黏膜损伤、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情况、使用无创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胸部物理治疗后经口咽导管吸痰,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给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呛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两种湿化液在小儿肺炎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对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吸痰的效果。方法 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ICU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吸痰前采用0.45%盐水气管内滴入,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气管内滴入,观察两组吸痰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吸痰前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研究组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机械通气痰液黏稠的患儿吸痰时,0.45%盐水的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0月1日在ICU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10月1日在ICU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5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