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PICC置管患者术后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关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PICC置管患者术后使用医用粘胶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MARSI情况,并收集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发生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78例名PICC置管患者术后发生MARSI的有21例,约占26.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发生MARSI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皮肤过敏史,粘胶性质,粘胶剂使用频次以及操作技术。结论 PICC置管患者术后发生MARSI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多个方面,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提高风险识别意识,而且要依据不同病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尽可能避免MARSI发生的高位因素,保证患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总结93 例患者PICC 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 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 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粘胶祛除剂预防PICC置管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7年5月至8月的50例PICC门诊换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2018年5月至8月的50例PICC门诊换药患者设为观察组,予粘胶去除剂治疗,比较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生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胶祛除剂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患者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琴  陈金  魏力 《护理学报》2019,26(17):1-5
目的 探讨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在PICC肿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11月20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PICC置管的39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部位及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6.8%(106/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 13.9%(55/396)以及机械性皮肤损伤中的张力性损伤/水疱6.3%(25/396)为主,其次为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1.3%(5/396),毛囊炎1.0%(4/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在贴膜下皮肤63.2%(67/1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CC导管相关感染(P<0.001,OR=3.271,95%CI:1.697~6.306)、穿刺次数(P=0.018,OR=2.474,95%CI:1.171~5.226)、导管维护周期延迟(P=0.018,OR=2.537,95%CI:1.176~5.473)是肿瘤PICC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好发于贴膜下皮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和机械性皮肤损伤居多;而感染、穿刺次数、导管维护周期延迟是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肿瘤患者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有关肿瘤患者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并用RevMan 5.4软件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研究,包括4917例研究对象。肿瘤患者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是过敏史、年龄、睡眠状况、维护方法、肿瘤类型。 结论 过敏史、年龄、睡眠状况、维护方法、肿瘤类型肿瘤患者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时对肿瘤患者存在的可改变因素进行干预,加强对PICC的评估与维护,有利于预防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与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探讨PICC相关知识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PICC自我护理知识问卷,对我市两家医院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8.79±20.85)分,58.75%的患者处于高等水平,41.25%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PICC自我护理知识问卷得分为(21.70±2.64)分,异常情况观察处理评分为(9.96±2.33)分,PICC相关知识掌握优于异常情况观察处理知识的掌握。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与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结论: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总体均处于高等水平,患者PICC相关知识掌握的越好,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7.
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2个方面综述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及预防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小儿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类型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从强化护理人员认知、识别高危因素、合理选择敷贴等方面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在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ICC置管的356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MARSI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损伤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MARSI发生率为26.40%;皮肤损伤类型以机械性损伤中的张力性水疱(4.78)%以及接触性皮炎(11.24%)居多,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维护方法是否正确、皮肤潮湿多汗是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部位发生MAR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部位MARSI发生率高达26.40%,以机械性损伤为主,民族、维护方法不正确、皮肤潮湿多汗是MARS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483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生MARSI例数和损伤类型,依据是否发生MARSI将患儿分成MARSI组61例和未发生MARSI组422例,记录患儿温箱、胎龄、抢救台、出生体质量、潮湿多汗、蓝光治疗、感染、留置胃管、禁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水肿及皮肤干燥情况,对影响患儿发生MARSI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皮肤受损类型依次为表皮剥脱伤(6.21%)、皮肤撕裂伤(3.73%)、接触性皮炎1.45%。蓝光治疗、留置胃管、出生体质量<2200 g、胎龄<30周及皮肤干燥为患儿发生MAR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新生儿MARSI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多,医护人员应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防范,以降低新生儿MAR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50例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患者观察分析其间歇期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因此认为通过科学的评估皮肤情况,规范的导管维护,良好的遵医行为可有效减少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临床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PICU使用医用粘胶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收集全部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探讨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使用医用粘胶患者中发生MARSI 86例,约占28.67%,未损伤214例,约占71.33%。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及未损伤患者在年龄、操作技术、基础疾病、粘胶性质、皮肤过敏史等一般资料上有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操作技术、基础疾病、粘胶性质、皮肤过敏史均为MARSI的影响因素。结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患者病情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预防策略,加强对风险识别及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临床护士预防知识,改善预防行为,杜绝一切可能引起MARSI的高危因素,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定患者自护能力,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89%(80/89)。80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评分80~119分,平均(95.50±8.6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的肿瘤患者ESC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医用粘胶在护理临床实践,尤其是危重症患儿中广泛使用,但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通过阐述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危重症患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现状,全面分析了危重症患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其干预策略。为进一步预防和改善相关皮肤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的63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连续7d297例次的前瞻性观察,记录患儿医用粘胶产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结果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平均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25.59%及15.87%,每千个产品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30/1000产品日及21/1000产品日;损伤类型以表皮剥脱(82.83%)及皮肤撕裂伤(10.10%)为主;部位以躯干部(40.40%)及面部(39.39%)最为常见;相关产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固定用透明贴膜(35.35%)、心电监护电极片(31.31%);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危险因素是温箱温度(RR=1.963,95%CI:1.071,3.598)。结论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住院时间久、使用高危产品及产品在特殊部位的患儿,在保证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将温箱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科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26名老年科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21.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7.0分;不同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护士类别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知识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心血管外科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选取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3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住院期间MARSI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80例心血管外科病人中MARSI发生率为11.05%(42/380),MARSI类型中以张力性损伤和接触性皮炎为主。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病人年龄较小、穿刺季节为夏季、有过敏史、行PICC置管、导管维护周期提前、穿刺次数较多、有穿刺点感染是心血管外科病人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穿刺前行皮肤状态评估、改良胶布粘贴及移除方法是MARSI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外科病人MARSI发生率较高,而夏季是MARSI高发季节,且婴幼儿是MARSI高发人群。穿刺前对病人皮肤状态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良胶布粘贴及移除方法可有效降低MAR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和管理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义乌市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7.3%(43/5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医用粘胶剂使用频次高、有食物过敏史和血清白蛋白低。结论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由多种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儿的基本情况和粘胶使用情况,分析导致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入住山西省儿童医院5个科室的328例患儿中确诊为MARSI的45例为病例组,另选取45例未发生MARSI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和营养状况等,分析导致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意识状态、发热、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管路、蓝光治疗、皮肤干湿情况、皮肤弹性和皮肤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管路、皮肤水肿、皮肤干燥度、皮肤潮湿度为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应根据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效识别高危患儿,减少MAR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