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药虎杖吸收入血移行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燕  王霞  肖海涛  梁妍  裘璐 《中国药业》2013,22(12):28-30
目的分析鉴定虎杖吸收入血的移行成分。方法对照虎杖灌胃给药前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和含药血清的HPLC图谱,结合化学对照品,鉴定识别中药虎杖吸收入血移行成分及来源。结果从大鼠含药血清中共检测出5个成分,3个为原形成分,2个为代谢产物。结论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或者代谢产物可能是虎杖中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复方荷叶胶囊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建立复方荷叶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复方荷叶胶囊原药、荷叶给药后含药血清、车前草给药后含药血清、番泻叶给药后含药血清、复方荷叶胶囊给药后含药血清、空白血清的液相特征图谱,鉴定复方荷叶胶囊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口服复方荷叶胶囊后,从血清中发现18个入血成分,其中14个为复方荷叶胶囊中原形吸收入血的成分,其余入血成分可能为原形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18个入血成分可能是复方荷叶胶囊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复方荷叶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对菝葜抗炎活性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菝葜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菝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通过HPLC图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菝葜提取物的成分的差异,确定菝葜提取物大鼠灌胃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菝葜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45种入血成分,其中25种为原型成分,20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45种入血成分可能是菝葜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口服荭草花后入血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荭草花提取物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口服吸收后的入血成分。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建立荭草花提取物超高效液相(UPLC)特征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荭草花提取物、荭草花给药后含药血清、空白血清UPLC特征图谱,鉴定荭草花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口服荭草花提取物后,从血清中发现了15个入血成分,其中6个为荭草花提取物中原型吸收入血的成分,其余入血成分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15个入血成分可能是荭草花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荭草花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筛选确定细毡毛忍冬的药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及大鼠含药血清、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指纹图谱,确定其血清移行成分。结果:在含药血清中发现了8个移行成分,其中2个为原型成分,6个是代谢产物。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成为细毡毛忍冬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驱虫斑鸠菊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对维药驱虫斑鸠菊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驱虫斑鸠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确定驱虫斑鸠菊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驱虫斑鸠菊含药血清中发现了9种入血成分,其中5种为原型成分,其余4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9种入血成分可能是驱虫斑鸠菊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驱虫斑鸠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产康乐颗粒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初步阐明产康乐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SD大鼠灌胃给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含药血清样品的HPLC色谱图,通过与空白样品的HPLC色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血中移行成分信息,并对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产康乐颗粒HPLC色谱图中可检出20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5个成分可能为代谢成分,15个成分为机体直接吸收入血,包括绿原酸、黄芩苷和6-姜辣素(含量分别为:16.26,0.49,0.41μg·mL-1)。结论: 通过该方法的研究,为阐明产康乐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盆炎灵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初步阐明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SD大鼠灌胃给予盆炎灵颗粒后,采用HPLC-DAD测定其含药血样、肝脏、肾脏、子宫的色谱图,通过与空白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比分析,探讨盆炎灵的体内移行成分。结果:盆炎灵血清HPLC色谱图中可检出19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1个成分被机体直接吸收入血,其余8个可能为代谢产物,5个色谱峰被确认为原儿茶醛、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和丹酚酸B。含药肝脏组织中发现7个成分;含药肾脏中发现8个成分;含药子宫中发现2个成分。结论:含药组织的色谱峰明显多于空白组织,该方法为阐明盆炎灵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佳  尚靖  廖莎  平锋锋 《中南药学》2011,9(8):561-563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血清药物化学。方法通过比较驱虫斑鸠菊提取物、给药及未给药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灌服驱虫斑鸠菊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经多次重复试验后,确定血清的处理方法为每100μL大鼠血清加入1 mL乙腈沉淀蛋白。驱虫斑鸠菊提取物给药组大鼠血清的HPLC图谱与不给药组空白血清对比有明显不同。含药血清中出现12个移行成分,其中有6个成分含量较高,且与提取物HPLC图谱在相同保留时间出峰,可能为原形成分,4种成分可能为代谢物。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驱虫斑鸠菊的血中移行成分,为阐明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药效物质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紫红参提取物入血成分,探讨紫红参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对大鼠灌胃给予紫红参提取物后,收集血清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联用(UPLC ESI MS/MS)法,鉴定灌胃紫红参后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结果大鼠含药血清中检测到了14种入血成分,其中6种为紫红参提取物中原型吸收入血的成分,其余入血成分可能为代谢产物或机体吸收紫红参后产生的应激性成分。结论紫红参14种入血成分可能是其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紫红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青钱柳叶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鉴定大鼠血清中的化学成分,通过比对青钱柳叶、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的图谱差异,解析青钱柳水提液经大鼠灌胃后血清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 共鉴定得到15个入血成分,6个为原型成分,9个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入血的原型成分主要为咖啡酰奎宁酸类、黄酮类和皂苷类,代谢途径主要有甲基化和羟基化。结论 该研究表明入血的原型成分可能是青钱柳叶的有效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鉴定当归-川芎药对化学成分及大鼠ig后的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方法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UPLC-Orbitrap-HRMS),结合对照品图谱、自建数据库、相关文献信息及Compound Discoverer3.3、Xcalibur qual browser 4.3等软件对当归-川芎药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大鼠经ig给药后制得含药血清,通过比对含药血清与对照组血清,鉴定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 共在当归-川芎药对中鉴定出69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酞类24个、有机酸类24个、氨基酸类8个、含氮类7个、香豆素类4个、木脂素类1个、黄酮类1个;在含药血清中共鉴定出30个入血原型成分,包括苯酞类15个、有机酚酸类13个、香豆素类2个;鉴定出45个代谢产物,包括32个苯酞类代谢产物,13个有机酚酸类代谢产物。结论 明确了当归-川芎药对的化学成分及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金芪降糖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探讨其口服吸收后的入血成分。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MS)和多重反应监测(MRM)对金芪降糖片样品及ig给予金芪降糖片后大鼠血清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各样品分析结果,确认金芪降糖片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ig给予金芪降糖片后大鼠血清中发现16种原形产物,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兰花碱、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黄芪甲苷。结论 确定了金芪降糖片的血中移行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的入血成分,比较配伍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变化特征。方法大鼠ig给予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提取物,收集血浆样品并采用UPLC-QTOF/MS法鉴定入血成分,由半定量分析比较配伍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变化。结果检测配伍组20个成分,均为来自于生川乌的原形成分,配伍组中双酯型生物碱的相对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单酯型生物碱中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醇胺型生物碱中宋果灵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其他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能够改变其血中移行成分的体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鹿角方的入血移行成分及规律,初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LC-MS/MS法分析大鼠含药血清,明确鹿角方的原型入血成分;及不同给药剂量下各移行成分相对峰面积与剂量的关系,解析移行规律。结果:通过与标准品保留时间、离子碎片信息的比对,鉴定鹿角方中13种成分(马钱苷、柚皮苷、橙皮苷、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宝霍苷Ⅰ、红景天苷、莫诺苷、特女贞苷)均能以原型入血;随给药剂量上升,柚皮苷、橙皮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特女贞苷的相对峰面积与剂量呈线性关系,而马钱苷、莫诺苷、红景天苷、宝霍苷Ⅰ呈非线性关系,其中马钱苷、莫诺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宝霍苷Ⅰ、红景天苷易入血。结论:马钱苷、莫诺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宝霍苷Ⅰ、红景天苷可能是鹿角方体内直接作用的主要物质,实验结果为鹿角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将80%乙醇马齿苋提取物经离心、减压蒸馏、真空干燥为全草提取物、上清提取物和沉淀提取物。将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马齿苋全草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上清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沉淀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经口灌胃去离子水或3种马齿苋提取物不同剂量混悬液1周后,分别皮下注射橄榄油或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收集血清,检测小鼠血清ALT、AST、IL-6水平,以评价马齿笕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马齿苋的有效成分。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马齿苋全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显著降低;沉淀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显著降低(P<0.05),IL-6水平有所降低,但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干预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应用UPLC-Q-TOF/MS法共鉴别出苹果酸、柠檬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腺苷、琥珀酸、染料木素、酪氨酸、苯丙氨酸等15种主要成分。结论 马齿苋乙醇全草提取物对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肝抗炎作用,可能是15种有效成分发挥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树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构树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FBP)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构树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d-1),以正常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饲喂构树总黄酮后第10天和第30天采样,检测白细胞含量、腹腔巨细胞吞噬功能、T、B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gG含量及BSA抗体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饲喂TFBP的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白细胞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B淋巴细胞转化率、BSA抗体水平和血清IgG均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随着TFBP剂量的增加,上述免疫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结论 构树总黄酮能显著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黄柏血清药物化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探索黄柏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HPLC对比体外药材图谱、体内血清图谱及尿液图谱,确定黄柏的入血成分及尿液中的代谢成分,综合评价黄柏体内直接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果:确定了黄柏给药后16个血中移行成分中的2个成分,尿液代谢物13个成分中8个峰与血中移行成分中的8个峰HPLC图在相同保留时间出峰,光谱类似,其他5个成分可能为代谢产物.结论:对黄柏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探讨黄柏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肉桂多次ig给予肾阳虚大鼠后,鉴定大鼠肾脏、血液、尿液、粪便中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ip氢化可的松方法制备大鼠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生药量1.35g·kg-1·d-1ig肉桂提取物,连续15d。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和肾组织样品,进行UPLC-LTQ-Orbitrap-MS分析。根据色谱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多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对各样本中的成分进行确认,并推测代谢物的代谢途径。结果 从肾阳虚模型大鼠各样本中共鉴定出24个成分,其中3个原型成分,21个代谢产物,包括12个原花青素类、8个木脂素类、2个二萜类、2个有机酸。结论 肉桂成分在肾阳虚大鼠体内代谢广泛,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甲基化、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尿液中检出的化学成分最多,其次为血液、肾组织、粪便。长期给药情况下以原型存在于靶器官和血中成分很少,推测代谢物发挥药效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