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循证实践我国内地呼吸科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氧气吸入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数据库最终纳入8篇文献,但纳入的研究多数方法学质量等级为B。根据检索结果,进行临床实践。便利抽样法选取呼吸科经鼻中低流量吸氧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吸氧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给氧,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湿化给氧。分别于吸氧第3天及第7天对两组患者的氧疗舒适度、睡眠质量、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降低了湿化瓶污染率,节省了护理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影响患者的氧疗舒适度和缺氧症状的改善,与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经鼻中低流量氧气吸入不需要进行湿化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鼻道管吸氧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在ICU住院,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24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干燥湿化瓶直接吸氧,对照组患者使用湿化瓶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24h后呼吸道反应,湿化瓶细菌污染,患者对吸氧噪声反映情况及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氧疗后不适症状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患者感觉噪声、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比较,均P0.05或P0.01,实验组细菌污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感觉吸氧噪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护士更换湿化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低流量患者采用无湿化吸氧有利于降低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减少工作量及吸氧噪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正吸氧是临床上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执行氧疗时需要加湿化液湿化[1-2],以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但临床上由于吸氧的噪音和异味等原因,患者配合度不高~([3])。本文探讨非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消化内科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爱妹 《护理研究》2013,(27):3011-3012
气道加温湿化是氧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措施,临床氧疗应用的压缩气体的绝对湿度几乎为零。因此,在病人吸入氧气时,温度和湿度不能满足病人呼吸道的生理需求,会导致呼吸道过冷、过干;另一方面,分泌物水分被蒸发而变得黏稠并难以排出。而且现代医院中央空调或空调的空气湿度不够,某些特殊疾病,如心脏术后病人的治疗强调强心利尿、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等原因也导致痰液黏稠。目前,临床使用的氧疗湿化液多为室温注射用水,在氧疗过程中病人常感到鼻咽部有干、冷等不舒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各46例。比较2组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RR)],气道湿化效果,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氧疗4 h和24 h后,2组的SpO2、PaO2均升高,PaCO2、RR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7 d和护理1个月后,2组的痰液性状及咳痰难易程度评分均下降、QLQ-C30各项评分均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在护理1个后的并发症总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深圳地区的可行性。[方法]将597例中低流量吸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不湿化,在自然室温和湿度中吸氧,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病人不同吸氧时间呼吸道症状发生情况、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两种吸氧操作时间。[结果]不同吸氧时间两组病人呼吸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不同吸氧时间呼吸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执行两种吸氧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湿化吸氧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为危重病人抢救赢得时间,该方法在深圳地区可行。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吸氧方式是通过湿化液湿化吸氧,以减轻干燥的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感觉舒适。但氧气的物理特性是不易溶于水,尚无循证依据证实不同流量的氧气经过湿化液后能达到湿化效果,美国呼吸道管理协会在2002年关于氧疗的指导中提出氧气流量4 L/min的鼻导管吸氧不必湿化。有研究[1]认为,中低流量鼻导管吸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中传统的吸氧方式都是通过湿化液湿化吸入,以减轻干燥的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但是常规湿化吸氧引起院感的发生率高[1]。有研究者为此做了不少实验,比如采用一次性湿化液(一次性湿化液装置56元/套)湿化,此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化液污染问题,却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也有报道国内外某些地区应用中低流量(1~4 L/min)无水湿化吸氧,有研究证实此种方式可有效解决湿化液的微生物污染[2]。为了给临床用氧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本文综述中低流量无水湿化吸氧方式对患者吸入氧气的湿度变化和患者呼吸道舒适度的改变程度,总结分析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临床护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普通气泡氧气湿化装置供氧,观察组患者脱机后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设备供氧。比较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经鼻无湿化持续中低流量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CNKI、维普、Pub 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中关于经鼻无湿化持续中低流量吸氧临床应用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纳入研究的质量多为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鼻无湿化持续中低流量吸氧与常规吸氧相比,所引起的呼吸道不适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能降低湿化瓶污染率和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少吸氧操作耗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无湿化持续中低流量吸氧能减少湿化瓶污染和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节省护理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影响患者的氧疗舒适度,但仍需要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湿化和非湿化两种给氧方式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1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中低流量双鼻塞给氧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非湿化组和湿化组。非湿化组患者用干燥的湿化瓶直接吸氧,每天更换湿化瓶及双鼻塞吸氧管;湿化组患者常规用无菌蒸馏水湿化吸氧,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氧疗舒适度、睡眠质量和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在氧疗24 h时两组患者氧气气味、氧气湿润度、鼻咽部干燥、鼻黏膜出血和恶心胸闷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湿化组患者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均低于湿化组(P0.05)。非湿化组的护理操作时间短于湿化组(P0.05)。结论:非湿化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对患者呼吸道舒适度并无影响,同时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吸氧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有效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72例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氧疗;试验组采用高流量氧气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通气效果。结果试验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行气管切开术后第7天,试验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碱剩余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能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ICU治疗的COPD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无湿化中低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5例需持续(24h)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1例和观察组184例,对照组采用湿化吸氧,而观察组采用无湿化吸氧。比较两组病人吸氧24h后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率、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吸氧后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湿化瓶细菌污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20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面罩氧疗;将2017年1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20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比较两组循环氧合情况、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率及氧疗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及治疗结束时循环氧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氧疗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改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效果方面优于面罩吸氧,能提高患者氧疗舒适度,缩短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