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行溶栓治疗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TTM的延续性护理,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ESCA、FMA、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TM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溶栓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运动功能,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合需要层次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康复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康复锻炼、饮食均衡、生活作息、服药依从、定期复诊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中可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45-4446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干预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率,比较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SS-QOL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台州市中医院行院前急救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比较2组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急救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救前评估、院内诊断和院内急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出院时,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后,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后;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上述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相关时间,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术后给予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PSQI、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同时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Barthel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其神经以及运动功能恢复,促进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6月30日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延续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S-QOL中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延续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获取优质预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选择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时间(DNT)、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及DNT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症状性脑出血、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式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可有效缩短DNT,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神经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评价两组依从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起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的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行介入取栓术后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目标管理的干预。对比2组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2组在干预24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干预24周后的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P均<0.05)。2组在干预24周后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24周后的SS-QOL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对比护理总满意率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目标管理的干预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总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神经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康复训练依从率。结果 相比于干预前,2组在干预1个月及6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97.62%)较对照组(80.95%)更高(P<0.05)。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率,改善其神经和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入我院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联合督导干预,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SF-36评分以及运动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NISS评分更低(P0.05),且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SF-36评分,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偏瘫健肢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均干预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台州市中医院行院前急救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比较2组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急救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急救前评估、院内诊断和院内急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出院时,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后,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后;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互助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优化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治疗后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MR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及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二级预防用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比86%,χ~2=6.105、P=0.013)。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有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加强,降低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8月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延续性护理.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康复积极性、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的B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积极性,进一步改善院外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