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可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神经胶质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情感维度、社会关系维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有利于提高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耐受性、癌因性疲乏、舒适度及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别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SCL-90各项目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组SF-36量表中各项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管内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管内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71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2017年1~10月收治的74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术后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DVT发生率,缓解疼痛和焦虑,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9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将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8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缓解患者术后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8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前和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布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EPDS得分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在外科围术期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前29例围术期失眠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后29例围术期失眠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PSQI、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可提高围术期失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科住院的5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满意度、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前,观察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缩短,显著提升干预效果,同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将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效缓解,促进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阳光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分层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实施"阳光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化疗期间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总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光护理服务"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妇女焦虑、抑郁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妇儿科妇科病区收治的子宫切除术妇女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2组患者入院第1天及术后5 d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术后5 d,2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较入院第1天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子宫切除术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位肛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8例高位肛瘘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1%)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对围术期高位肛瘘患者实施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在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妇科整体护理。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整体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宫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5个因子得分明显降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