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Teach back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家长自我效能、患儿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入院的20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Teach back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法。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收集患儿及家长的基本资料,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功能分级来判断患儿恢复程度,以家长自我效能量表评价其自身照顾能力水平是否和预期相近。[结果]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心功能得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术后自我效能得分高于术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Teach back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功能、提高患儿家长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理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心理焦虑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心理焦虑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焦虑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早期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儿童抑郁自评量表(CDI)评分、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自我效能,减轻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护理满意度和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和Ⅳ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封闭式管理中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200名入住新生儿科病房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家属认知程度评分、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焦虑变化情况、症状自评(SCL-90)结果。结果干预后患儿家属认知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5);干预后患儿家属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特质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患儿家属SCL-90量表中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封闭式管理中对新生儿家属予以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认知水平,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精准扶贫,护苗行动"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16年8—10月入院患儿58例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1月入院患儿58例为观察组,选取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回授法给予健康教育。评估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安全、饮食、用药、康复、出院指导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水平,促进患儿住院期间护理及康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呼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参数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mMRC、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呼吸管理效果,改善动脉血气水平,增强呼吸功能,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护性参与对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月5月收治的40例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及家属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腺样体肥大手术患者及家属分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自护性参与。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患儿焦虑情绪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在疾病知识、手术知识、饮食管理、术后护理、药物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护性参与有利于提高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儿焦虑情绪,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夏雪林 《妇幼护理》2022,2(19):4378-4381
目的 探究个性化教育指导对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用于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提高其随疾病的了解程度,缓解不良情绪,自我效能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科重症监护室(IC U )住院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8例IC U住院患儿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54),对照组患儿家属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家属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的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干预后的恢复正常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 U住院患儿家属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HBM)对黄疸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HBM,比较两组病情恢复情况、不良症状、家属满意度及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1),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不良症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SCL-9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 0. 05)。结论:将HBM应用于黄疸患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儿病情转归,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家属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对学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2例及观察组23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图文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心理状况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自我效能及疾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抑郁自评量表(CDI)评分、儿童焦虑量表(SC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文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自我效能及疾病知识水平,减轻患儿焦虑感及抑郁感,提高患儿遵医行为,降低患儿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儿预后,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结合CICARE沟通模式对学龄前癫痫患儿家属疾病自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住院的癫痫患儿家属107名,按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54名和对照组53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结合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疾病自控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家属疾病自控感中癫痫基本知识、癫痫的危害、服药疗程、发病情况监测、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服药、检查、健康教育、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结合CICARE沟通模式能提高学龄前癫痫患儿家属疾病自控感和治疗依从性,缓解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1月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共情式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恢复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关症状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孤独症行为评分(ABC)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恢复效果,降低相关病症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认知程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08例癌痛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周、2周、1个月、2个月后VAS评分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用于癌痛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其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BM模式下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方案。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 0. 05),干预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9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授权赋能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策略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可有效提高RA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