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价值。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严格遵循急救护理路径要求开展护理。对比2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急救总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病死率、院内再介入手术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急救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总时间更短、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更低、病死率更低、院内再介入手术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对缩短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窗及提升抢救效果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林敏桥 《全科护理》2014,(31):2956-2957
[目的]探讨院内外无缝隙流程化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救护流程,观察组采用院内外无缝隙流程化急救,比较两组救护时间和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救护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护2 h胸痛缓解,ST段回落,心肌酶谱回落、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外无缝隙流程化急救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隙衔接救护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救护流程,观察组采用自制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隙衔接救护流程,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评估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救护总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院前与院内无缝隙衔接急救流程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措施,而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耗时、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于AMI的急救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抢救中实施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1),急救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院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Ⅰ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Ⅲ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0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后急救护理流程。对2组救治时间以及救治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出诊到达时间、第一救治时间、门球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实施后2 h内,观察组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实践中,可缩短患者自呼救至得到救治各个阶段中的耗时,提高急救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救治)与观察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救治)各50例,比较2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 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 00%(P 0. 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缩短AMI患者诊治时间,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实施价值,规范急诊护理路径。方法: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STEMI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即接诊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抢救护理优化、护送交接优化;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STEMI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及DTB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程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减少院内延迟,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智敏 《妇幼护理》2022,2(17):4088-409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收 治的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2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 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急救 2h 后 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诊时间、急诊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FMC2B 时间、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率、ST 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心 血管不良事件率及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通过救治时间(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状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BI)、救治效果(合并症、致残率、病死率)、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两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出院时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护效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单病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辖区急救站收治的80例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急诊服务标准,观察组实施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心电图监护时间、抢救成功率、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心电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缝隙路径化管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6月的297例重型颅脑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管理模式;将2012年1~6月的275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无缝隙路径化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路径化管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提高了急救医学的抢救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4例。试验组采取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可保证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缩短救治时间,优化抢救工作,促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患者(70例,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耗时、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争取了抢救时间,有利于抢救成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60例,采用急诊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诊评估耗时、静脉采血时间、有效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服务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胸痛中心收治的49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的参与分为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FMC2B、首份心电图、D2B、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经过Ridit检验,观察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胸痛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出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溶栓或介入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路径,建立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获得干预的时间提前,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多发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急救护理程序可显著缩短急性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