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出院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延续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人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联动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1、3个月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6.2版的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6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59例患者完成研究。入院时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试验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再住院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便捷、专业、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M)、早期评估(E)、自我管理(S)及交流(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1日~2022年3月1日收治的1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MES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及出院后3、6个月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MLHFQ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ES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有助于提升CHF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入住心内科首次心力衰竭发作的患者2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12月心内科住院的首次心力衰竭发作的25例患者。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结果: 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的自我管理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能有效提高CHF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机APP客户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使用手机APP随访和数据收集。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再入院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PP客户端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王娴莉 《全科护理》2015,(9):823-82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以及出院6个月两组病人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30.9%,对照组为42.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后依据CHF患者复发诱发因素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电话随访,可降低患者病情复发,从而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照护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信息工程科搭建延续性护理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将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照护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比较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与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及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住院率、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其心功能水平。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能降低CHF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9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FVC、FEV1、FEV1/FVC水平以及6个月后自我管理依从率。结果 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干预效果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另外,还可提升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回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改善自理能力及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0例,按照病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和健康行为量表(HPLP)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等同知情原则分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建立患者自我管理手册、进行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对照组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按常规方法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自制问卷评价与比较2个月、5个月时患者的自护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适度活动、饮食控制、吸烟饮酒减少、监测体重、血压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介入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希望指数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感,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1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微信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随访指导。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量表(QLQ-C30)]、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QLQ-C30评分、ESCA评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出院后采用微信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结果: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照顾认知及出院后1、3、6个月 MLHF量表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出院6个月疾病加重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MLHF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可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少疾病加重次数、减少再入院率、减少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不同时间健康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出院随访;观察组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呼吸训练,出院后予常规随访加呼吸训练指导。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