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ICU内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运用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建立人工气道≥48 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将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管理小组。比较两组气道护理情况(包括痰液湿化满意、气道黏膜出血、痰液阻塞、刺激性咳嗽、吸痰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痰液湿化满意度、痰液阻塞、刺激性咳嗽、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道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8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52例病人作为干预组,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DIS)应用于神经科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每日唤醒)和对照组(持续镇静)各40例,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护士工作负荷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工作负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S不能显著减少神经科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同时增加护士临床工作量,故DIS不适用于神经科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及治疗前后运动状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在重症颅脑手术患者人工气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70例重症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体位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人工气道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人工气道风险管理能减少重症颅脑患者术后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加快康复进程,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2例ICU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意外脱管发生率、满意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任丽丽  高珍珍 《妇幼护理》2022,2(21):5032-5034
目的 探究在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49 例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 例)给予常规护 理,观察组(25 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用时、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和 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 ICU 停留、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使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建立人工气道重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于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重症产妇,随机将重症产妇分为对照组42例和集束化组45例,对照组重症产妇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组重症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减少产妇治疗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RRT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CRRT治疗能缓解病情,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顺精准医疗方案对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遵循ICU常规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和顺精准医疗方案实施管理;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脱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和顺精准医疗方案,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感染、颅内感染、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有效降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39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39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优良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治疗进程,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ICU病死率以及转出ICU时呼吸状况差异。结果观察组速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迟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明显延后,好转率明显提高,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出ICU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存活患者分别为38例和61例,观察组病死率(28.9%,22/76)明显低于对照组(47.2%,34/72),且观察组呼吸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明显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呼吸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对照组62例采用间断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在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平均ICU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9.35%,对照组VAP发生率5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0.6±4.3)d,对照组住院时间(38.3±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17.2±7.6)d,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20.3±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机械通气患者持续或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CNK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干预组)及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常规组)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到2015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机械通气患者1 263例,其中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654例,进行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常规组机械通气患者6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OR = 0.43,95%CI(0.31,0.60),Z = 5.53,P< 0.05]。但干预组患者ICU病死率较常规组未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 = 1.02,95%CI(0.71,1.46),Z = 0.36,P> 0.05]。 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可以降低VAP发生率,但对ICU病死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重症颅脑损伤行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气道管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58例顺利脱机转普通病房,3例好转带气管出院,4例因经济或居住地原因自动出院,2例因颅脑外伤过重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结论:密切观察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积极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加温湿化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气道护理;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加温湿化。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VEmax)、最大通气量(MVV)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加温湿化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痰液黏稠度,保证其脑部供氧,提高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浅镇静目标导向联合音乐疗法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医院收治的ICU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相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浅镇静目标导向联合音乐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谵妄发生率、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实施持续浅镇静目标导向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周、3周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周、3周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持续浅镇静目标导向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谵妄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S护理管理应用于ICU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对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行常规护理的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收治行6S护理管理的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护理管理应用于ICU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