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倩 《妇幼护理》2023,3(6):1277-1279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1 月到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4 例同步接 受放化疗的宫颈癌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 两组的阴道粘连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阴道粘连狭窄发生率(7.14%) 低于对照组(23.8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11.90%)低于对照组(30.95%)。观察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评分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0.48%)高于对照组(69.05%)。观察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 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阴道粘连及狭窄发生率,减少不良 反应,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脊柱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脊柱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3、5、7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失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肿瘤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口腔种植术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心理状况,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晚期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晚期鼻咽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Ⅲ~Ⅳ级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晚期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RS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紧张、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8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综合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性功能、活力和精力、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头宣教、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癌症治疗后功能评价表(FACT-O)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3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情绪变化、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和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调节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3例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量表(DSES)中饮食、运动、监测、急症处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功能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80例宫缩乏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预防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出血量、止血有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预防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止血有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发生宫缩乏力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围术期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自评评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改善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及不良情绪进行评价,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MMSE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挫裂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其不良情绪,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行ERCP联合EST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ERCP联合EST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