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乙酰胆碱受体 ( ACh R)特异性 IFN-γ、IL-1 0分泌细胞水平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 MP)与硫唑嘌呤 ( AZ)联合治疗对 MG患者 Th1及 Th2类细胞因子 ( CK)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斑点 ( ELISPOT)技术检测 2 1例 MG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 ACh R特异性 IFN-γ、IL-1 0分泌细胞的数目。同时进行临床绝对评分。结果  MP与 AZ联合治疗可使 MG患者外周血 ACh R特异性 IFN-γ分泌细胞的数目减少 ,对 IL-1 0分泌细胞影响不大。IFN-γ分泌细胞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 r=0 .5 1 2 ,P <0 .0 1 )。结论  MP与 AZ联合治疗可抑制 MG患者 Th1类 CK的产生 ,恢复 Th1和 Th2类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继而改善临床症状。 IFN-γ分泌细胞水平可作为反映肌无力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cICAM-1及TNF-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c ICAM-1 )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变化 ,并观察伴或不伴胸腺瘤 MG患者特异性 T细胞的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对 MG的影响。方法 采用 ELISA法对 1 5例 MG患者血清 c ICAM-1和 TNF-α水平进行检测 ,并以 1 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比较伴或不伴胸腺瘤 MG患者上述因子的变化。结果  1 5例 MG患者血清 c 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血清 TNF-α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MG伴胸腺瘤 MG患者 c ICAM-1及 TNF-α水平高于不伴胸腺瘤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 .0 1 )。结论  MG患者血中高水平 TNF-α可直接破坏乙酰胆碱受体 ( ACh R)或直接促进 B细胞分化、生长 ,从而增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ACh RAb)的产生。 c ICAM-1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胸腺切除术的MG患者,分成AChRab阳性和阴性两组。发现在阳性组中,其外周血和骨髓中IL-4和IFN-γ分泌细胞数量均高于AChRab阴性组,(P<0.05)。而胸腺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AChRab阳性的MG病人IL-4分泌细胞和IFN-γ分泌细胞的水平异常增高显示IL-4和IFN-γ在MG自身抗体的产生中均有重要作用,T细胞的不同亚类都参与了MG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 ( MG)是累及神经 -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 ACh 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由抗体介导 ,有 80 %患者血清中测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 RAb)。不同临床类型、年龄、性别的 ACh RAb滴度变化较大 ,其治疗方案也要分别对待。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收集了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末梢血细胞因子及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MG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0例,非急性期组7例,设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末梢血产生各型细胞因子(CK)的CD4+T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结果⑴MG患者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IFN-γ+IL-4-CD4+T细胞%及AchRab的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和P<0.001);⑵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IFN-γ-IL-4+和IL-13+CD4+T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⑶IL-10+CD4+T细胞%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⑷各组IFN-γ+IL-4-CD4+T细胞%与AchRab均呈正相关。结论MG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Th1细胞因子IFN-γ对MG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NGF对AChRAb脑内注射所致中枢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 RAb)脑内注射所致重症肌无力 (MG)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CNS)损害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 MG患者和健康者血中提取 Ig G,注入大鼠脑室系统。以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及动态变化。另一组在注入 ACh RAb后予以 NGF并观察结果。结果  MG组脑阳性细胞于注 ACh RAb后第 2周出现 ,脑内多部位均有凋亡细胞且逐渐增多 ,以皮层和海马区较明显。NGF组凋亡细胞数少于 MG组 (P <0 .0 5 )。结论 脑室注入 MG患者 ACh RAb可引起大鼠CNS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细胞凋亡在 MG脑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NGF能减轻凋亡程度 ,补充NGF可能有助于防治 MG CNS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 ( 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胸腺是否存在辅助性 T细胞 ( Th)亚群的免疫活性紊乱。方法 利用亲和层析法自人腓肠肌纯化获得乙酰胆碱受体 ( ACh R)并进行了鉴定 ,然后用其作为特异性抗原 ,经体外培养刺激 5例 MG患者胸腺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 ( IL-2 )、白细胞介素 -1 0 ( IL-1 0 )水平 ,狭缝印迹杂交法检测 MG胸腺及外周血 IL-1 0 m RNA的表达。结果 MG胸腺和外周血经 ACh R刺激后 ,其上清液 IL-2水平略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经 ELISA法和狭缝印迹杂交法发现 MG外周血 IL-1 0及其 m RNA表达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胸腺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MG发病过程中 IL-1 0的异常增高可能发生于转录或转录以上水平 ,其异常表达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CNS损害和神经细胞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凋亡与重症肌无力 ( MG)中枢神经系统 ( CNS)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MG患者血中提取纯化的 Ig G注入 SD大鼠脑室系统 ,然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中枢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侧脑室注射 MG患者 Ig G后 ,在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细胞中观察到神经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MG中枢损害过程中 ,神经细胞凋亡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MG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ACh RAb)与 CNS神经 -ACh R结合 ,诱发神经细胞凋亡 ,从而可能致 MG CNS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12、23亚单位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及ELISA法分别测定22例MG患者(全身型12例,眼肌型10例)和22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12p35、IL-23p19及p40(IL-12/23)mRNA的表达及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干扰素(IFN)-γ和IL-17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MG组PBMCs中IL-12p35、IL-23p19和p40(IL-12/23)mRNA表达及其血清IFN-γ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但MG全身型亚组和眼肌型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G组血清抗AChR-IgC阳性17例,抗AChR-IgG水平与其IL-12p35、IL-23p19和p40(IL-12/23)mRNA表达及血清IFN-γ和IL-17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2、0.649、0.817、0.652、0.484,P<0.05~0.01).(3)MG组IL-12p35 mRNA与IFN-γ、IL-23p19 mRNA与IL-17均呈正相关(r=0.906、0.725,均P<0.01).结论 IL-12和IL-23可能分别通过促进IFN-γ和IL-17的分泌参与了MG的发病,但与MG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苏木醇提物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探讨苏木醇提物治疗MG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对苏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AChRab、IFN-γ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分析。结果①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ACh-Rab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AChRab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IFN-γ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IFN-γ水平从而减少血中AChRab的生成,缓解肌无力症状。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后体液免疫变化与临床疗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后体液免疫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胸腺未切除(非手术组)、25例胸腺切除(手术组)MG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免疫球蛋白(IgGI、gMI、gEI、gA)、补体(C3、C4)变化。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手术组MG患者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G手术组无效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分别为P<0.01,P<0.05),部分缓解者显著高于完全缓解者(P<0.01)。手术组、非手术组与对照组间IL-4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G手术组患者AChRAb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非手术组及对照组间,以及手术组不同疗效者间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G患者胸腺切除后体液免疫紊乱可得到一定程度纠正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 CD4 0配体 (CD4 0 L)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主要致病因素产生中的作用 ,从而探讨CD4 0 L 在 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MG急性期组 10例 ,MG非急性期组 15例 ,设健康对照组 16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组用植物血凝素 (PHA)和美洲商陆原 (PWM)刺激剂刺激进行单个核细胞培养 :(1)PHA组 :即用 PHA刺激。培养后收集上清检测 γ-干扰素 (IFN- γ)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 ;(2 ) PWM组 :即用 PWM刺激。培养后收集上清检测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 Rab)和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 (Psm Rab)。比较两组中抗CD4 0 L 单克隆抗体 (CD4 0 L m c Ab)干预与否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无论 MG急性期组或 MG非急性期组 ,刺激后 Ach Rab、Psm Rab、IFN- γ和 IL- 4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0 1)。MG急性期组 IFN- γ高于 MG非急性期组 (P<0 .0 5 ) ,MG非急性期组 IL- 4高于 MG急性期组 (P<0 .0 5 ) ,CD4 0 L mc Ab干预后 4种因素均基本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 (P>0 .0 5 )。结论 在 M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Th细胞亚类出现不平衡 ,CD4 0 -CD4 0 L 共刺激因子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80%的MG患者血清AchR-Ab(+),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称为血清阴性MG(SNMG)[1]。目前国内将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 SK-Ab)阳性的MG归类于SN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及Mu SK-Ab同时阳性的重症肌无力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4.
将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分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和阴性2组,采用免疫酶点法检测其外周血、骨髓和胸腺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细胞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AChRAb阳性组其外周血和骨髓中IL-4和IFN-γ分泌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AChRAb阴性组(P<0.05),而胸腺组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L-4和IFN-γ在MG自身抗体的产生中均有重要作用,TH细胞的不同亚类都参与MG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5.
抗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干预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CD40LmcAb)干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G患者25例和健康对照组16名,分离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美洲商陆原(PWM)进行刺激,并用CD40LmcAb进行干预。PHA刺激组培养后收集上清检测γ干扰素(IFN γ)和白细胞介素4 (IL 4);PWM刺激组培养后收集上清检测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比较MG患者两组中CD40LmcAb干预与否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MG患者PBMC体外诱生AchRab(0 32±0 11)、PsmRab(0 28±0 11)、IFN γ[ (36 24±10 47)pg/ml]和IL 4水平[ (263 08±35 95)pg/ml]对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0 10±0 02), (0 15±0 03), (17 56±2 94)pg/ml和(190 00±6 50)pg/ml,P<0 01),CD40LmcAb干预后MG组的上述四项指标均基本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P>0 05)。结论CD40LmcAb在体外能有效干预MG患者PBMC诱生AchRab、PsmRab、IFN γ和IL 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ⅡB(FcγRⅡB)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6名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MG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FcγRⅡBmRNA和FcγRⅡB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AChR抗体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MG组外周血B细胞中FcγRⅡB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在眼肌型患者和全身型患者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G患者外周血B细胞上FcγRⅡB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IgG型AChR抗体水平与B细胞中FcγRⅡB1mRNA和FcγRⅡB2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FcγRⅡB的表达亦为负相关(P0.05)。结论 MG中B细胞上FcγRⅡB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均降低,负调控作用减弱,造成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抗AChR自身抗体,可能是MG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GF-β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移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T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及其表面IFN-γ受体(IFN-γR)表达的影响.方法 近交系、8~10周龄、健康雌性Lewis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EAMG组、DC对照组、pcDNA3-TGF-β1表达质粒转染的DC(pcDNA3-TGF-β1-DC)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受体(AChR)蛋白二次免疫方法复制EAMG大鼠模型.初次免疫后第5天分别皮下注射2×106 DC、pcDNA3-TGF-β1-DC及等体积生理盐水,健康对照组和EAMG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初次免疫后7周,分离脾脏T淋巴细胞,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及其表面IFN-γR表达水平.结果 (1)体外培养48 h后,健康对照大鼠T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很低,而EAMG组大鼠T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01).pcDNA3-TGF-β1-DC治疗组IFN-γ水平与EAM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对照大鼠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见少量IFN-γR阳性细胞,而EAMG组大鼠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见较多IFN-γR阳性细胞,其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吸光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pcDNA3-TGF-β1-DC组IFN-γR阳性细胞数较EAMG组明显增多,其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亦明显高于EAMG组(均P<0.01).结论 EAMG组大鼠T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及其表面IFN-γR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cDNA3-TGF-β1-DC治疗可进一步诱导IFN-γR表达,调节T淋巴细胞IFN-γ/IFN-γR表达可能是TGF-β1基因修饰的DC治疗EAMG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抗体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征.方法 用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和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法(CBA)检测119例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水平.比较AChR-Ab阳性、MuSK-Ab阳性、血清抗体阴性MG的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119例患者中,90例AChR-Ab阳性(75.6%),29例阴性:其中5例MuSK-Ab阳性(17.2%),24例血清抗体阴性(82.8%).AChR-Ab阳性、MuSK-Ab阳性和血清抗体阴性MG 3组比较,男女比例和平均发病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例MuSK-Ab阳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延髓肌受累;79.2%(19/24)的血清抗体阴性MG患者表现为美国MG协会(MGFA)Ⅰ型;2例MuSK-Ab阳性的患者MGFA≥Ⅲ型;MuSK-Ab滴度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r=0.941,P=0.014);MuSK-Ab阳性的患者均未发现有胸腺的异常.结论 MuSK-Ab仅出现在AChR-Ab阴性患者的血清中.MuSK-Ab阳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延髓肌受累,病情较重且不伴有胸腺的病变.MuSK-Ab阳性的MG可能是不同于血清AChR-Ab阳性的MG的又一亚型.  相似文献   

19.
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抗体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征.方法 用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和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法(CBA)检测119例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水平.比较AChR-Ab阳性、MuSK-Ab阳性、血清抗体阴性MG的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119例患者中,90例AChR-Ab阳性(75.6%),29例阴性:其中5例MuSK-Ab阳性(17.2%),24例血清抗体阴性(82.8%).AChR-Ab阳性、MuSK-Ab阳性和血清抗体阴性MG 3组比较,男女比例和平均发病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例MuSK-Ab阳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延髓肌受累;79.2%(19/24)的血清抗体阴性MG患者表现为美国MG协会(MGFA)Ⅰ型;2例MuSK-Ab阳性的患者MGFA≥Ⅲ型;MuSK-Ab滴度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r=0.941,P=0.014);MuSK-Ab阳性的患者均未发现有胸腺的异常.结论 MuSK-Ab仅出现在AChR-Ab阴性患者的血清中.MuSK-Ab阳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延髓肌受累,病情较重且不伴有胸腺的病变.MuSK-Ab阳性的MG可能是不同于血清AChR-Ab阳性的MG的又一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AQP-4抗体与IFN-γ和IL-4间的相关性,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机制。方法入选患者共130例,其中NMO患者41例,MS患者59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1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5例。采用细胞转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AQP-4抗体滴度,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QP-4抗体、IFN-γ和IL-4水平并分析AQP-4抗体与IFN-γ及IL-4的相关性。结果 NMO组血清AQP-4抗体滴度显著高于MS组、CIS组及其他疾病组(均P0.05),而IFN-γ和IL-4水平与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组血清AQP-4抗体滴度与CIS组及其他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组血清AQP-4抗体滴度与IFN-γ和IL-4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0.35,均P0.05),MS组血清AQP-4抗体滴度与IFN-γ及IL-4无相关性(r分别为0.03、-0.10,均P0.05)。结论血清AQP-4抗体可用于鉴别NMO和MS及其他炎性脱髓鞘病;NMO患者血清AQP-4抗体增高可能与细胞因子IFN-γ和IL-4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