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肠梗阻的患者CT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图像进行整理、分析和重建。采用动态形式连续显示横断面图像,追踪患者肠管走行,确定梗阻位置,最后重建横断面图像以获取不同角度MPR图像。结果梗阻发生部位:小肠35例(58.3%),结肠25例(41.7%);梗阻发生原因:单纯性肠梗阻46例(76.7%),绞窄性肠梗阻14例(23.3%)。64排螺旋CT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MPR技术能清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灶部位,提高了确定病因及病灶范围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12例,按临床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X线组与CT组,每组各56例。X线组患者实施腹部X线平片检查,CT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比价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包括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原因、肠梗阻部位以及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结果:CT组患者在肠梗阻、肠梗阻原因、肠梗阻部位及绞窄性肠梗阻诊断方面显著的优于X线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临床准确率要高于腹部X线平片,在确定梗阻原因及部位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有着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41例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将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对照,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部位、类型及病因中的差别。结果:41例肠梗阻中:①判断肠梗阻的有无:腹部X线平片正确诊断33例(80%),CT正确诊断39例(95%);②判断肠梗阻的部位:腹部X线平片正确诊断29例(71%),CT正确诊断36例(88%);③判断肠梗阻的类型:腹部X线平片正确诊断23例(56%),CT正确诊断35例(85%);④判断肠梗阻的病因:腹部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37%),CT正确诊断34例(83%)。结论: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均可准确诊断肠梗阻的有无及部位,但在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及病因方面腹部X线平片不及CT。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5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及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及操作难度。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中梗阻诊断准确率、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率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明显较高,两种影像学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中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而操作难度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明显较低,两种影像学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确诊率高,在诊断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部位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X线片和CT诊断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47例经手术治疗确诊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腹部X线平片和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诊断确诊率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率分别为93.62%和7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病因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病因准确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明确肠梗阻的类型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检查可明确肠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梗阻类型,其诊断价值高于腹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后处理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后处理成像,确定其梗阻部位和原因。结果45例中36例经手术治疗,对照临床及手术病理,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97.78%,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为95.56%。其中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肠扭转4例,单纯性肠套叠梗阻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粪石性肠梗阻4例,腹股沟疝及脐疝4例。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地判断机械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病因,是临床上一种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波 《吉林医学》2012,33(15):3259
目的:探讨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拟诊断为肠梗阻患者,均采用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CT检查后,确诊为肠梗阻患者35例,阳性率为92.1%。在病因上,通过分析,结肠癌13例,粘连性梗阻10例,直肠癌4例,回盲部炎性病变3例,肠套叠3例,其他2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CT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66.7%。结论:腹部平片的局限性决定CT检查在临床中的重要位置,CT检查可以准确的确定肠梗塞的症状及病因,对其诊断及治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方城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92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给予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患者舒适度及梗阻部位确定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梗阻部位确定、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部X线相比,腹部CT应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梗阻诊断率与患者舒适度,可作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及后处理技术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49例肠梗阻患者病例,行CT容积扫描进行薄层及(MPR,MinIP,VR)图像重建,分析肠梗阻的病因。结果肠梗阻诊断率为100%,病因诊断率为95.9%,包括肿瘤性、肠粘连、肠扭转、疝气、肠套叠、粪石性梗阻、Crohn's病;结论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肠梗阻部位、原因及周围情况,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MSCT薄层扫描和强大后处理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诊断并经手术探查和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77例采用Aquillion 64排CT机和Brilliance 64排CT机进行检查。患者均取仰卧位,自膈顶至耻骨联合行常规容积扫描。其中2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CTA检查。就梗阻是否存在、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及是否存在绞窄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77例患者CT诊断为肠梗阻67例,诊断符合率为87%(67/77);CT显示梗阻部位67例,符合率为87%(67/77)。其中小肠梗阻符合率为96%(24/25),大肠梗阻符合率为82.7%(43/52);CT显示梗阻病因59例,符合率为76.6%(59/77)。其中小肠良性肿瘤符合率为100%(3/3),小肠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7.5%(7/8),肠套叠符合率为66.7%(2/3),疝符合率为50%(1/2),粘连性肠梗阻符合率为40%(2/5),小肠扭转诊断符合率为100%(2/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符合率为50%(1/2);大肠梗阻病因符合率为78.8%,其中右半结肠癌诊断符合率为96%(24/25),左半结肠癌诊断符合率为80%(8/10),直肠癌诊断符合率为88.9%(8/9),吻合口狭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12.5%(1/8)。结论:MSCT在判断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粘连性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的病因显示上符合率仍然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