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成虫的成熟节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技术.对孟氏裂头绦虫染色体数目、组型和C分带的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孟氏裂头绦虫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7(n=9、3n=27),可配成9组。组型是由12个中央着丝粒染色体,6个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个端着丝粒染色体和3个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银星竹鼠染色体数、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粒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星竹鼠的二倍体染色数2n=50。染色体按其长短及着丝粒位置可分为A、B、C、D组。A组:NOs 1~7,染色体较大,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B组:NOs 8~15及X染色体,其中NO。9为st,NOs 8、13、X为M,NOs 10、11、12、14、15为SM染色体。C组:NOs 16~22,染色体较小,均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D组:N0s 23~24及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华支睾吸虫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为材料,分析了该虫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2n=14,n=7。核型的组成是:大型染色体4个,小型染色体10个,可配成7对。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分成两组:第一组第1号染色体为大型亚中部或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号染色体为大型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第3~7号染色体为五对小型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豚鼠体细胞染色体为2n=64。根据它的相对长度、臂比指数、着丝粒的位置,将64条染色体暂时分为四组,即A、B、C和D组。A组由X和1~7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B组由8~17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C组19~20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D组由Y和21~31对端部着综粒染色体组成。第8对在所测量的染色体中是最大的。15、16、17对染色体在光镜下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单倍体为8(n=8)二倍体为16(2n=16),核型组成是;大型染色体4个,中型染色体6个,小型染色体6个,可配成8对,按大小次序排列,第1、2、3、4、5号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7、8号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的染色体分为三组,即Ⅰ组(第1~2号染色体),Ⅱ组(第3~5号染色体),Ⅲ组(第6~8号染色体)。其中第2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道了厉螨科格氏血厉螨染色体组型及其C—带、G—带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血厉螨染色体组型为:n=5,2n=10。为单二倍体性决定系统,雄性体细胞具有5条染色体,雌性体细胞具有10条染色体。常规染色下未见明显的着丝粒。C—带研究显示单倍体组除最大的第一号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外,其余4条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G—带染色单倍体组中期分裂相约有24条深带。尚讨论了单二倍体系统的形成机制、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分带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报导了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的染色体组型.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8条(2n=28),可配成14对.全套染色体分为三组:第1对为A组;第2—4对为B组;第5—14对为C组.第6染色体的长臂上有明显的次缢痕,有时可形成清晰的随体.第3、第9和12对为亚中央着丝粒的染色体,其余均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雌雄个体之间未发现异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凹甲陆龟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凹甲陆龟Testudo impressa(Guenther)的染色体组型级减数分型染色体。方法:以离体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骨髓和精巢为材料,按常规的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制片法制片和组型分析。结果:凹甲陆龟染色体数2n=52,包括A组8对大型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B组7对大型亚端部和端粒部着丝染色体及C组11对微小染色体,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显示具有26个二价体,雌雄细胞之间未见异型染色体。结论:凹甲陆龟在N0.1、4-5、12-14号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上表现出种的特异性;在N0.14染色体长壁近着丝粒区有一对明显的次缢痕,凹甲陆龟在近缘染色体组型的演化中较四爪陆龟和缅甸陆龟原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体外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法技术,研究了泡状带绦虫染色体组型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泡状带绦虫染色体数目为18(2n=18,n=9),染色体组型由7对中部着丝粒,一对亚中部着丝粒和一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观察了该虫第一次减数分型前期的形态学特征和单倍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成熟节片为材料,采用简易的细胞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结果表明曼氏迭宫绦虫的染色体数目为27(n=9,3n=27),可配成9组,核型的姐成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2个(No5,6、7、8),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个(No1、3、4)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6个(No2、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耳鼻喉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心理情绪改善、疾病知识普及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辽吉侧金盏花是在毛莨科中新发现的一个品种,从其根中分离出一种强心甙,根据紫外红外、氢核磁共振和电子轰击质谱等光谱分析以及化学性质,确定为索马林。另外,在该植物中,还得到少量的加拿大麻甙和铃兰毒甙以及较多的蔗糖。  相似文献   

13.
两株粉,尘螨基因组D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粉螨与尘螨基因组DNA特征,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和随意扩增的多态DNA(RAPD)分析,对二种粉螨及尘螨基因组DNA进行比较。结果限制性内切酶EcorI、PstI消化腐酪食螨,屋尘螨基因组DNA存在不同的限制性酶切图谱;选用4种机引物对腐酪食螨及屋尘进行扩增,仅引物PBR322/EcorI扩增片段显示出各自特有带型,计算二者RAPD相似率为64.  相似文献   

14.
华紫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华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用IR、MS和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槲皮素,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结论所得到的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沐舒坦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沐舒坦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4 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70例给予沐舒坦静脉点滴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用药前后对照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 (P<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沐舒坦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可明显改善小儿肺炎呼吸道症状 ,同时可使住院病程缩短 ,且副作用小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油炙巫山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温度对油炙淫羊藿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淫羊藿生品及不同温度炮制品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生品比较,120 ℃炮制品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均最高;其他温度下总黄酮含量略有降低,淫羊藿苷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温度对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有很大影响,120 ℃可能是巫山淫羊藿油炙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7.
羌活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药材羌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羌活药材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洗脱时间120 min,研究羌活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结果:分析了10批不同产地的羌活药材,建立了羌活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确立了15个共有峰,并且对其中5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羌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ESI-TOF/MS)分析鉴定了延胡索水提液中的叔铵碱类和季铵碱类成分。结果:根据所测得的各个组分分子离子峰的m/z值,通过查阅文献,鉴定出四氢非洲防己碱、原托品碱、延胡索碱等11个生物碱类成分。结论:本研究为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S.T.A.B.L.E项目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与本地区17家医院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300例,按转运先后顺序排号,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实验组在转运过程应用S.T.A.B.L.E项目,并对新生儿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护。治疗结束后,检测治疗前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危重新生儿的概率,及血糖、体温、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结果检测指标。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儿死亡率和危重新生儿的概率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仅有12%仍处于危重,对照组有近43%的患儿处于危重,实验组脱离危重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死亡率下降明显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儿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变并接近正常,且实验组血糖、体温、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结果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B.L.E项目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伤残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开平市2~12岁儿童蛲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开平市2~12岁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提供防治对策。方法依地理环境和城乡区别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具代表性的龙胜、苍城、三埠三镇及城区祥龙、长沙社区适龄儿童,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时~10时采样镜检。结果共检查5866人,检出有蛲虫卵1225人,平均感染率20.9%,其中龙胜、苍城、三埠及城区的感染率分别为36.4%、31.3%、22.2%及6.3%,四者之间具显著性差异(χ2=7.2980,25.4970,477.4448,P<0.05)。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20.8%(621/2986)和21.0%(604/2880),无显著性差异(χ2=0.0272,P>0.05)。2~12岁年龄组感染率介于14.7%~29.2%,以7岁年龄组最高(29.2%)。结论学前儿童是蛲虫感染防治的重点对象。采取加强健康教育,环境清洁消毒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