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3例小儿抗癫(间)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抗癫药物 (AED)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 2 2 3例 6 44人次患儿单一AED治疗时的血药浓度 ,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40 %以上监测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治疗窗 )范围内 ;苯妥英钠 (PHT)血药浓度为 (13 6 8± 6 79)mg·L-1,卡马西平 (CBZ)为 (6 48± 2 6 6 )mg·L-1,苯巴比妥 (PB)为(2 4 0 5± 15 73)mg·L-1,丙戊酸钠 (VPA)为 (6 6 5 6± 2 1 2 0 )mg·L-1。调整剂量后癫发作控制率平均接近 70 % ,以VPA效果最佳 ,CBZ次之。虽然PHT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时发作控制率优于治疗窗外 ,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BZ及VPA的监测浓度在治疗窗内时的疗效较优于非治疗窗者 (P <0 0 5 )。PB的组内控制率比较与PHT相似。EEG的改善与临床症状不一致 ,好转趋势以VPA最显著 ,其次为PB ,PHT最差。全部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2 5 0 % ) ,且大部分与血药浓度正相关。结论 :治疗小儿癫应监测AED血药浓度 ,尽可能单一药物治疗及剂量个体化投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任洁雯 《今日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四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雯 《广东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3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代谢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西汀的用量大于帕罗西汀和舍曲林。合用药物中有11种与氟西汀的相互作用具临床意义,有1种与帕罗西汀的相互作用具临床意义。与氟西汀相互作用可能具临床意义的合用药物有6种。合用药物数两种以上、且各自与氟西汀相互作用已被文献报道或可能具临床意义的合并用药有11种。结论:氟西汀在目前临床合并用药中,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大于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与相互作用具临床意义的CYP3A4抑制剂或底物合用时.帕罗西汀可以作为替代药品。与治疗窗较窄的CYP2D6底物合用时.应注意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的剂量调整。舍曲林的合并用药较为安全.但仍有可能与CYP3A4底物发生相互作用。药师在SSRIs合并用药中应作好处方审查和病人用药教育。必要时对某些可疑相互作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服用苯妥英钠(PHT)、苯巴比妥(PB)、丙戊酸(VPA)或卡马西平(CBZ)治疗的2554例癫痫患者血药质量浓度监测情况。结果4种抗癫痫药物中血药质量浓度在治疗窗内的百分率分别是卡马西平68.14%,苯巴比妥62.50%,丙戊酸48.91%,苯妥英钠23.01%。其中苯妥英钠血药质量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比例最低,且波动幅度大。结论抗癫痫药物的血药质量浓度监测对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给药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苯妥英钠与小脑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学宁  吴立文 《河北医药》2003,25(5):378-379
苯妥英钠 (PHT)从 193 8年开始用于抗癫痫治疗 ,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及部分性发作效果较好 ,曾作为一线抗癫痫药 (AED)广泛应用。从 193 9年起陆续有PHT抗癫痫治疗时出现小脑症状的报道。 195 8年Utterback等[1 ] 发现 2例用大剂量PHT治疗的癫痫病人出现持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 ,病理研究发现其中 1例癫痫病人出现广泛的小脑皮质破坏 ,提示PHT引发了小脑萎缩 (cerebellaratropy ,CA)。随后类似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PHT与小脑损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率与发病机制文献报告PHT治疗的癫痫病人中小脑损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130例/次及中毒病例分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苯妥英(PHT)剂量、血药浓度及疗效间的关系,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PHT提供参考。方法:单用及合用PHT治疗癫痫70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PHT血清浓度130例/次。结果:常规剂量PHT治疗的个体差异极其显著,PHT血药浓度超过30μg/ml时极易引起中毒。结论:只有实时监测PHT的血药浓度并个体化给药,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中抗癫痫化学药品的血药浓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服用市售中药治疗的抗癫痫药中常用化学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仅服抗癫痫中药患者血中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存在的种类及浓度.结果:40例患者中,血中测定含VPA 11例,浓度(14.0±17.4)mg·L;含CBZ 24例,浓度(1.4±1.8)mg·L-1;含PB 26例,浓度(10.1±8.7)mg·L-1;含PHT 35例,浓度(4.5±6.0)mg·L-1;所有患者血中均测出1~4种化学药品,其中90%患者测出2~4种化学药品.结论:许多市售中药中含不同成分和浓度的抗癫痫常用化学药物,给癫痫患者的合理治疗造成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丙戊酸(VPA)、苯妥英(PHT)和苯巴比妥(PB)对卡马西平(CBZ)及其环氧化代谢产物(CBZE)相对清除率(CL)的影响。方法 采集上海、北京、南京三地五所医院服用CBZ的408例癫痫患者的稳态血样(n=459)。数据分析时,用一级吸收和消除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结果 合用VPA且其日剂量大于18mg·kg~(-1)·d~(-1),PHT或 PB会增加CBZ的CL;合用VPA会降低CBZE的CL。结论 可为中国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4种抗癫痫药物单用与合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28例癫痫患者4种抗癫痫药单用与合用的临床疗效以及中毒情况,对128例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PHT中毒病例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举例说明TDM工作有助于诊断、处理药物过量中毒;对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具有指导作用,建议尽量避免多药合用;同时必须密切注意PHT的饱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朱少铭  曾怀典 《医药导报》1993,12(3):137-139
为了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现将庆大霉素(GM)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 1 有利的相互作用①与四环素合用:凡有绿脓杆菌感染者,如加用四环素可提高GM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②与氨苄、羧苄青霉素合用:GM与二者合用有协同作用,延缓耐药性发生,对绿脓杆菌感染者有较好疗效。但GM与上述两药混合于容器中可使GM发生灭活。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西米替丁的研究进展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方法、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为开展药学监护,指导医师、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有关西米替丁新用法的报道,总结有关西米替丁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西米替丁在临床中用于治疗疾病,发挥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价值,与其它药物合用中有产生降效、毒性等不良反应。结论 西米替丁治疗消化道、泌尿道、皮肤病等疾病的方法是值得推广的,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医师、药师、护士以及相关人员当前和今后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合理用药,给予合理的用药方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病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临床用药中,抗感染药物多与其它药物合用,而临床医生常常经物的相互作用,致使治疗失败或产生严重毒性。对抗感染用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唑类、利福霉素类药物、甲硝唑与其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抗癫痫药物过敏综合反应(AED)的发生涉及严重的皮肤、血和肝损伤。在严重的情况下,爆发性肝衰竭可能需要肝移植,大多数病人因肝衰竭而死去。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主要有罕见但致命的:史蒂夫·约翰逊综合症(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超敏反应综合征等。上述不良反应的致死率高达5%–50%。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能降低死亡率。本文报道了两个癫痫患者对卡马西平(CBZ)或苯巴比妥(PB)的过敏综合反应案例,来阐明癫痫的治疗过程和早期表现有助于改善癫痫的治疗方案,同时防止了潜在严重的AED的皮肤不良反应。两个案例报告强调在卡马西平及苯巴比妥的治疗中引起的致命性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肝脏中缺少环氧化物羟化酶及基因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国美 《药学进展》2003,27(6):368-370
阿司匹林为一经典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物。由于兼有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功能 ,它又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病的防治及肿瘤的治疗[1] 。但从临床应用中发现该药能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既有协同作用 ,也有拮抗作用。本文对此作一概述 ,供临床用药参考。1 与非激素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合用1 1 布洛芬两药作用相似 ,既能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 ,又能抑制环氧化酶 ,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使血栓素(TXA2 )生成减少。二者合用 ,出血倾向增加 ,易引起胃肠道出血[2 ] 。1 2 消炎痛阿司匹林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口服均可使消炎痛…  相似文献   

17.
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最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最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苯巴比妥(PB)苯妥英(PHT)和卡马西平(CBZ)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本文采用二步预处理;Shim—Pack CLC—TMS柱;以非那西丁为内标;甲醇—水 (47/53V/V)为流动相,在UV240nm处检测,可同时测定三种药物的血清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PB:As/Ais=0.02502 0.03199C γ=0.9997;PHT:As/Ais=-0.01077 0.02508C γ=0.9998;CBZ:As/Ais=-0.04729 0.2251C γ=0.9992;每药4种浓度5日中重复5次实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X_(PB)=99.95±4.39% _(PHT)=101.15±3.30%_(CBZ)=100.7±2.89;变异系数小于5.3%,满足临床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苯巴比妥(PB)、苯妥英(PHT)和卡马西平(CBZ)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测定。色谱柱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LTG、PB、PHT和CBZ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56~50、3.13~100、2.19~70、1.09~35μg/ml,平均回收率均>9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20.
异博定与其他药物的合用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异搏定与某些药物合用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分别浅析了异搏定与地高辛、奎尼丁、乙胺碘呋酮、慢心律、心得安、氨酰心安、抗癌药等的相互作用,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