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桂芝 《中外医疗》2010,29(31):188-18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监护室的应用。方法根据急诊病人在就诊时、入重症监护室及监护病人的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引入急诊病人就诊、进入监护室及病人家属。结果提高了对急诊病人时抢救与治疗,消除了急诊病人的思想障碍。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抢救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急诊病人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心理负担,对急诊病人的抢救治疗及预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EICU重症病人的心理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82例清醒重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82例清醒重症病人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病人的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及时、合理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共计6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两组患儿与家属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与家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不良心理问题缓解程度显著的好于对照组,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明显的缓解家长与患儿的不良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病人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病人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体会蒋晓静彭碧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一、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是集疑难重危病例进行监护和积极抢救治疗使患者好转的部门(简称ICU)。住进ICU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一般禁止探视,患者故容易产生一种焦虑、孤独...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病情特殊常无家属陪护,监护室里的环境、仪器及各种设备的报警声,以及病人本身疾病的影响常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本文首先对ICU患者进行简单的阐述,进而指出ICU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最后针对ICU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提出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治疗期间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内的120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比较进行不同护理后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PaO_2、PaCO_2以及病人舒适度方面都比对照组好。结论对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综合护理防治,能够明显提升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根据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0例于2011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入住的重症心血管疾病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专门的心理调查表对上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针对调查所得心理状态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70例选取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其不良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较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尤其是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这对控制病况,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血管症状,缩短疗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金环 《中外医疗》2012,31(9):157-157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交谈,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制定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大多数手术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病人解决或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对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健康教育的普及,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范畴由纯粹的疾病护理扩大到心理、社会家庭的护理,其对象也由病人扩大到家属和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家属的心理也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各种心理负担,心理焦虑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问题。为进一步探讨ICU患者家属护理对策的方法和效果,特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60例ICU患者家属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3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全面分析3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护理,使患者的心理障碍明显改善。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的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在现代的整体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改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再入重症监护室的高危因素及处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130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患的基本资料并对其再入重症监护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这些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结果: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病患再入率为10.3%,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再入的原因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呼吸衰竭,排痰不顺,另外心血管疾病也是再入的重要原因。结论:转出重症监护室病患再入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与呼吸道治疗不能满足病患要求息息相关。经过对再入重症监护室的病因进行分析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危重病患再入重症监护室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在内科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完善护理模式及排班模式,拟定护士绩效考核计划。比较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前后护理质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并对其干预措施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心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监护室的护理人员18名作为观察组,对其中的护理人员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加以明确,并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心胸外科护理人员18名作为对照组,对其给予常规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明确,且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的对清醒病人介绍ICU情况及患者现在的状态,以取得配合和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 重视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中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意识清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护患纠纷,观察组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ICU 31例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表现.在强调人性化护理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再学习,提高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环境,实施连续性护理,实现开放式探视制度,强化以重症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行为.结果:31例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有恐惧不安、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失助感和过度依赖等.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康复.结论:对重症监护室心理失衡患者及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缩短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魏玉花 《包头医学》2011,35(1):48-49
目的:总结面部烧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伴有面部烧伤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探究,明确心理问题及变化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同时有效实施常规护理。结果:109例病人均痊愈出院,身心恢复健康。结论: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良好心理护理是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前提;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是保证面部烧伤患者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龚美红  杨丽艳 《当代医学》2013,(32):129-130
目的以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为例,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重症监护室内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共计40例,随机挑选新余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4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将20例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病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在加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护理并发症发生数分别为(4.40±1.70)万元、(4.95±2.70)d、5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手术后护理并发症,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肝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观察和访谈乙肝住院病人,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乙肝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发现80%以上的乙肝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病人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经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乙肝病人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特别重视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病人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