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19例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2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20岁。冠心病15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1例,慢性心包炎2例;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有患者术前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40~120 mg/d)口服治疗,根据其耐受程度、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用量,将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至基本正常。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心包剥脱术2例。术后按原剂量或加量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检测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指标的改变。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降低最为明显,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下降幅度更大。术后继续给予甲状腺素钠口服,并持续服用维持量的甲状腺素钠。随访19例,随访时间4~7个月,随访期间均持续服用维持量的甲状腺素钠,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4例,Ⅱ级5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心脏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甲状腺激素均有所降低,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下降更明显,术后应警惕发生低T3综合征和低T3、T4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首诊原因.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住院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贫血入院的3例,以冠心病入院的6例,以血小板减少入院的1例,以糖尿病入院的3例,以全身乏力、贫血入院的1例,以高血压入院的4例.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容易误诊,因此要对不明原因的乏力、贫血、胸闷等均应高度重视,并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提高门急诊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 42例甲减患者(甲减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超灵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尿素氮(BUN)、肌酐(Scr),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通过肾动图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甲减组FT3、FT4、GFR均低于对照组,sTSH、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FT3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0.5631,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出现肾功能异常,临床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8l例,共误诊30例,其中有11例被院外误诊,误诊率达37%.现将30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各种原因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的总称。文献报道甲亢的发病率女性为0.5%~2%,男性为0.2%;高碘地区年发病率为40/10万,低碘地区为25/10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老一辈外科专家裘法祖、黄芺庭、杜如昱、朱预、张嘉庆、吴在德等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普外科学术交流会期间,成立了中华外科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社于2003年4月在南京召开了内分泌乳腺外科学术会议,取得很好的效果。现结合会议交流的情况,对甲状腺外科的现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甲状腺切除范围及常规颈淋巴结清扫与否一直有争论。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手术后大部分能长期生存,因而难以组织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专家们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鉴别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皆有胸闷,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其中肌酸激酶(3355±1643)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164.2±52.5)U/L,但肌钙蛋白Ⅰ阴性。9例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变。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包积液,3例有室壁活动异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测定甲状腺功能,其中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1.26±0.66)pmol/L、游离甲状腺素(2.28±0.74)pmol/L、血清促甲状腺素(53.5±28.5)pg/L,诊断为甲减。经过6~8周口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遇见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注意与甲减相鉴别,测定甲状腺功能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是重要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以合并乳头状微小癌(PTMC)最多见。HT的炎性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既可为PTMC的诱因,又可对PTMC的进展起抑制作用,故HT合并PTMC时仍主张外科处理,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范围尚存争议。HT合并PTMC时手术应在遵循指南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化诊疗。一般对于单侧叶单发PTMC且无高危因素者,主张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于HT病史长、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证实双侧多灶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或已有远处转移者,则须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在行腺叶切除同时,应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于颈侧区肿大淋巴结,原则上在获取证据后再行清扫。由于合并HT时甲状腺腺体增大、易出血、中央区淋巴结增生,使手术难度增高,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风险增加,故强调综合应用现代外科技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7例非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17例非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表现为高代谢症,容易与甲亢混淆而被误诊.结论:掌握非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高代谢症表现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36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61例,有2次手术史的8例,3次以上的3例。术前根据影像检查结果,结合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订的《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将每个病例分成1个主型。其中Ⅰ型94例,Ⅱ型42例,Ⅱ型中Ⅱc型13例。术中再根据胆道镜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状态,确定附加型,其中Ea型109例,Eb型26例,Ec型1例。结果手术方式:联合肝部分切除76例,单纯胆管切开取石55例,胆肠内引流术11例。2例Ⅱc型伴有严重的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先行脾切除,待肝功能改善后,术后再择期行胆管切开取石,恢复良好。6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其中4例为胆管细胞癌,1例为肝肉瘤,另1例为肝细胞性肝癌。55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其中34例术后经一次胆道镜将结石取尽,余经2次以上胆道镜取石。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切口感染15例,胆汁漏3例,均经引流治愈。结论应重视肝胆管结石的首次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对Ⅱc型患者可采取先行脾切除,再胆管切开取石的分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形成便秘的原因,对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的原因、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以及外科治疗手段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了外科治疗便秘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采取适当的术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巨大甲状腺肿17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172例巨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0%),合并癌变7例(4%),继发性甲亢9例(5.2%),无死亡病例。结论合适的麻醉方法,充分的术野显露,准确识别病理状态下的甲状腺血管和毗邻神经的走行变异,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出血等均是影响巨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增生型微静脉畸形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收集的12例增生型微静脉畸形患者病例资料,年龄42-73岁,平均为56岁,病变均位于头面部,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植皮和(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法,其中8例为选择性部分切除,4例为完全切除。结果:12例全部成功,2例植皮术后部分坏死,经定期换药处理后二期植皮修复创面。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改善基本满意。结论:增生型微静脉畸形侵及层次较浅,术中出血易于控制,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闭合外伤性纵隔气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外伤性纵隔气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闭合外伤性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共55例患者,其中38例行纵隔切开引流术,11例行12号针头穿刺排气,4例行开胸减压引流术,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全组5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3年,仅1例合并气胸者于1年后复发气胸,全组无复发纵隔气肿者。结论颈胸部皮下气肿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闭合外伤性纵隔气肿的主要依据,纵隔切开引流术、针刺排气和开胸减压引流术是治疗闭合性外伤性纵隔气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蔡黔  刘毅  张绪生  张斌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84-685,i003
目的:探讨面部角化棘皮瘤的手术治疗,并对由此而产生的局部美学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方法:2001年3月~2003年7月,收治面部角化棘皮瘤患者6例,分别采用病灶切除直接缝合及全厚皮片移植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6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及移植皮片完全成活,术后外形恢复满意。结论:由于其迅速增长的性质及与鳞癌的不确定关系,我们认为面部角化棘皮瘤应尽早行完整手术切除,以取得良好的结果及减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扩张症193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2年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1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症状消失 15 5例 ,症状改善 (术后有轻度咳嗽 ,咳少量痰 ,偶有少量咯血 ) 2 1例 ,症状无改善 14例 ,死亡 3例。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有效可靠的。把握好适应证 ,彻底切除病灶及最大限度保留肺组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Ƶ�����͹�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病因众多,异质性大,缺乏统一准确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标准,导致相关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依据匮乏,使得便秘的手术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手术治疗可以提高部分便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而且现有的检查手段还很难预测手术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非常严格把握手术治疗便秘的适应证。对便秘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进而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才是解决手术治疗便秘各种争议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局部麻醉下Nirschl改良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21例,术后通过VAS疼痛评分和Nirschl&Pettrone分级评估患肘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问23.6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休息时为6.21,日常活动时7.10,体育活动时8.76;术后休息时为0.83,日常活动时1.46,体育活动时2.22。术前、术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irschl&Pettrone肘关节功能分级优13例,良7例,中1例,优良率95.2%。1例患者术后出现肘关节囊壁破裂后关节滑液积聚形成的皮下囊性肿胀,局部麻醉下行关节囊修复后肿胀消失。结论外科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可以有效改善肘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憩室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91年9月至 2 0 0 4年 4月收治食管憩室 10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咽食管憩室 4例 ,中段食管憩室 5例 ,膈上食管憩室 1例。合并食管癌 2例 ,食管功能性疾病 2例 ,憩室癌变 1例 ,食管支气管瘘 1例 ,全部行手术治疗 ,术后早期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10例随访 2月~ 13年 ,远期疗效优良率 10 0 %。结论 食管憩室是一种少见的食管良性疾病 ,食管吞钡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因常合并其它疾病 ,有症状的食管憩室大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应注意对合并疾病和憩室病因的处理 ,防止术后憩室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