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自行设计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通过模拟实验分析颈部挥鞭伤的伤情特点以及损伤程度和牵引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5在第三军医大学新建的实车碰撞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1只,随机分为4组:重度伤组、中度伤组、轻度伤组各6只,分别施加(40±1.5)g,(25±1.5)g,(15±1.5)g的牵引加速度;对照组3只,用于检查正常颈段脊髓的病理切片。采用自行设计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建立犬颈部挥鞭伤的实验模型,通过联合行为评分(分为五级:0级:弛缓性瘫痪;1级:肌紧张和膀胱控制失调;2级:受伤后肢的负重作用;3级:表现为1或2个后肢跛行;4级:能短时间行走、跑,不能走直行路线;5级:正常,完全恢复)对实验犬的运动、感觉、反射以及肢体动作协调等脊髓功能进行综合评定。检测伤前和伤后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以及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纳入21只犬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的建立:此装置可以根据落锤重量和下落高度差的调节产生比较稳定、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和牵引加速度,能较好的模拟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的头颈部运动特点,可用于仿真汽车追尾碰撞过程中颈部挥鞭伤的发生过程。②行为学观测(联合行为评分):不同的加速度组其损伤的程度不同。重度伤组、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在致伤后各时相点的评分均小于正常值(5分),且3组评分依次递增。③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伤后即刻重度伤组出现了波形基本消失,没有明显的NPN波形。与各自伤前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伤后即刻的N1,P1波均明显升高[(37.2±2.7),(12.4±1.3)μV;(58.9±3.1),(48.6±2.0)μV;(18.2±2.1),(12.4±2.0)μV;(55.5±2.0),(48.7±2.3)μV,P均<0.01]。与重度伤组伤后24h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的N1,P1波均明显降低[(21.4±1.4),(17.9±1.9),(17.0±2.5)μV,P均<0.01;(53.9±4.8),(51.7±4.4),(51.5±8.4)μV,P均>0.05]。④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伤后即刻重度伤组出现了波形基本消失,没有明显的NPN波形。与各自伤前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伤后即刻的N1,P1波均明显升高[(20.5±2.5),(7.7±0.8)μV;(25.85±1.4),(17.8±2.6)μV;(12.1±1.9),(7.85±1.3)μV;(22.6±1.7),(17.6±2.0)μV,P均<0.01]。与重度伤组伤后24h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的N1,P1波均明显降低[(18.5±2.5),(13.1±3.9),(8.75±0.7)μV,P均<0.01;(21.7±2.4),(19.7±1.8),(19.8±2.3)μV,P均<0.05]。⑤脊髓C4~7段病变情况:大体观察除了重度伤组出现颈部皮下出血,肺部出血水肿外,其余组皆无异常。光镜检测下重度伤组可见神经元数量较少,绝大多数发生变性、坏死,中度伤组可见大部分的神经元变性,轻度伤组形态基本正常。结论:自制的颈部挥鞭伤致伤装置能较好地模拟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的头颈部运动特点,可用于仿真汽车追尾碰撞过程中颈部挥鞭伤的发生过程。对犬施加的致伤牵引加速度越大,则引起犬的颈段脊髓损伤程度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杭建金  陈海斌  唐禾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122-124,i0004
目的:验证自行设计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一通过模拟实验分析颈部挥鞭伤的伤情特点以及损伤程度和牵引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5在第三军医大学新建的实车碰撞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1只,随机分为4组:重度伤组、中度伤组、轻度伤组各6只,分别施加(40&;#177;1.5)g,(25&;#177;1.5)g,(15&;#177;1.5)g的牵引加速度;对照组3只,用于检查正常颈段脊髓的病理切片。采用自行设计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建立犬颈部挥鞭伤的实验模型,通过联合行为评分(分为五级:0级:弛缓性瘫痪;1级:肌紧张和膀胱控制失调;2级:受伤后肢的负重作用;3级:表现为1或2个后肢跛行;4级:能短时间行走、跑,不能走直行路线;5级:正常,完全恢复)对实验犬的运动、感觉、反射以及肢体动作协调等脊髓功能进行综合评定。检测伤前和伤后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以及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纳入21只犬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的建立:此装置可以根据落锤重量和下落高度差的调节产生比较稳定、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和牵引加速度,能较好的模拟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的头颈部运动特点,可用于仿真汽车追尾碰撞过程中颈部挥鞭伤的发生过程。②行为学观测(联合行为评分):不同的加速度组其损伤的程度不同。重度伤组、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在致伤后各时相点的评分均小于正常值(5分),且3组评分依次递增。③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伤后即刻重度伤组出现了波形基本消失,没有明显的NPN波形。与各自伤前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伤后即刻的N1,P1波均明显升高[(37.2&;#177;2.7),(12.4&;#177;1.3)μV;(58.9&;#177;3.1),(48.6&;#177;2.0)μV;(18.2&;#177;2.1),(12.4&;#177;2.0)μV;(55.5&;#177;2.0),(48.7&;#177;2.3)μV,P均〈0.01]。与重度伤组伤后24h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的N1,P1波均明显降低[(21.4&;#177;1.4),(17.9&;#177;1.9),(17.0&;#177;2.5)μV,P均〈0.01;(53.9&;#177;4.8),(51.7&;#177;4、4),(51.5&;#177;8.4)μV,P均〉0.05]。④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伤后即刻重度伤组出现了波形基本消失,没有明显的NPN波形。与各自伤前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伤后即刻的N1,P1波均明显升高[(20.5&;#177;2.5),(7.7&;#177;0.8)μV:(25.85&;#177;1.4),(17.8&;#177;2.6)μV:(12.1&;#177;1.9)。(7.85&;#177;1.3)μV;(22.6&;#177;1.7),(17.6+2.0)μV,P均〈0.01]。与重度伤组伤后24h比较,中度伤组和轻度伤组的N1,P1波均明显降低[(18.5&;#177;2.5),(13.1&;#177;3.9),(8.75&;#177;0.7)μV,P均〈0.01;(21.7&;#177;2.4),(19.7&;#177;1.8),(19.8&;#177;2.3)μV,P均〈0.05]。⑤脊髓C4-7段病变情况:大体观察除了重度伤组出现颈部皮下出血,肺部出血水肿外,其余组皆无异常。光镜检测下重度伤组可见神经元数量较少,绝大多数发生变性、坏死,中度伤组可见大部分的神经元变性,轻度伤组形态基本正常。结论:自制的颈部挥鞭伤致伤装置能较好地模拟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的头颈部运动特点,可用于仿真汽车追尾碰撞过程中颈部挥鞭伤的发生过程。对犬施加的致伤牵引加速度越大,则引起犬的颈段脊髓损伤程度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物理方法治疗加速度致颈部挥鞭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3例均为男性飞行员,年龄分别为34、40和42岁。其中2例均为体验后座,前座突然做斤斗飞行,后座飞行员在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致颈部发生挥鞭伤,加速度分别为+7.8Gz(持续1.5s)和6.8Gz(持续1.5s)。1例为做加力盘旋时,头部前屈左右看仪表,加速度突然增至6.6Gz(持续2s),导致颈部挥鞭伤,主要症状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主要体征表现为颈部软组织稍红肿,颈和肩部软组织明显压痛,颈部肌张力增高,颈部后,每天先对主要压痛点进行电脑中频治疗20min,再进行颈肩部推拿20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着重探讨颈椎挥鞭伤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诊治并有MRI资料的颈椎挥鞭伤16例,均为交通事故伤,伤后6小时~3天行颈椎常规MRI检查.结果:1.颈椎爆裂性骨折6例.2.椎间盘突出3例.3.椎管变形狭窄6例.4.颈髓损伤4例.5.颈椎管硬膜下血肿1例.6.椎前间隙出血16例.7.项后软组织撕裂伤10例.8.颈椎及椎管内外损伤均有MRI信号改变,16例中12例为长T1和长T2信号;4例为短T1和长T2信号.结论:颈椎挥鞭伤是一种急性过伸过屈性间接暴力伤,常多结构受损,MRI可全面揭示其损伤的MRI特征、范围及程度,对临床诊治可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挥鞭伤较为常见,但发生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法仍不甚明了,且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CT和MRI可用于疑有神经、椎间盘或脊髓以及骨折或韧带损伤的患者。最新研究揭示了其损伤机制,损伤造成颈椎曲度呈S形,这种异常运动可能在挥鞭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早期治疗多为软性颈围制动,以防进一步损伤。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些治疗不利于损伤康复,甚至可延缓其愈合。  相似文献   

7.
颈部挥鞭伤及功能恢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挥鞭伤较为常见,但发生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法仍不甚明了,且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CT和MRI可用于疑有神经、椎间盘或脊髓以及骨折或韧带损伤的患。最新研究揭示了其损伤机制,损伤造成颈椎曲度呈S形,这种异常运动可能在挥鞭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早期治疗多为软性颈围制动,以防进一步损伤。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些治疗不利于损伤康复,甚至可延缓其愈合。  相似文献   

8.
挥鞭伤指运动的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时人体头或颈部先过伸后过屈的甩头样损伤的过程。本文收集24例有明确挥鞭伤样病史的病例,结合临床及MRI表现讨论其损伤机理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外伤性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是指外伤后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表现,而临床上有颈髓损伤表现的一类疾病,此类脊髓损伤又称挥鞭伤。此病一般在X线、CT等检查中未见影像学异常,但在MRI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脊髓病变。据统计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约占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3.19%,占成人脊髓损伤的37%~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工伤性颈部异物伤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部异物伤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顺利取出异物,异物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不规则。异物存留部位:胸锁乳突肌内6例,甲状腺内3例,气管旁1例,颈鞘旁2例,甲状软骨浅层3例,会厌前间隙1例。结论:X光对异物的定位、术者对颈部解剖的熟悉和合理的手术入路是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颈部穿透伤并大血管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穿透伤并大血管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因颈部特殊的解剖位置,重要器官和结构关系密切,加上创伤引直致的严重出血,病情往往较凶险,处理棘手.救治处置不当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产生严重后果.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救治10例,报告为下.  相似文献   

12.
颈部挥鞭样损伤后的延迟性功能损害和康复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挥鞭样损伤最初由Crowe于1928年提出,专指机动车追尾撞车时对乘员头颈产生突然的过伸及过屈作用力,使颈部软组织承受过度应力而造成的损伤,临床上将其他方式使颈椎产生类似动作所造成损伤也归于此类。通常所指的挥鞭样损伤不包括损伤造成的颈部脊髓和颈神经根的创伤、颈椎骨折和/或脱位以及头颅创伤和意识改变等。  相似文献   

13.
颈部喉气管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喉气管外伤极易造成颈部大血管、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组织损伤,引起呼吸道梗阻、失血性休克,常危及病人生命,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慢性喉气管狭窄、食管瘘、呼吸发音障碍或拔管困难等并发症。该区域外伤因病情复杂、危重,已逐渐成为头颈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自1992—2002年共急诊收治6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体颈部位于头与胸部之间,呈圆颈筒形,连接头、躯干和上肢。颈部的正前方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的上段,正后方有颈椎及上段胸椎,两侧有大血管及神经,颈根部胸膜顶和肺尖,并有斜行的大血管和神经[1]。颈部肌肉组织较薄,除有丰富的神经、大血管外,还有甲状腺等重要器官。受伤后容易引起大出血,重者喉肌痉挛,气管堵塞以至危及生命。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才能脱离危险。我科2005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了36例颈部切割伤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伤的处理要点,提出防范漏诊的措施.方法:报告2例颈部血管伤漏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因颈部外伤急诊入院,查体发现颈部皮肤裂伤,分别于局麻或全麻下行清创术,术后45分钟~3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促、有窒息感或烦躁不安、伤口渗血,打开切口发现行清创术时遗漏颈总动脉壁裂口及深部小动脉损伤.结论:颈部外伤清创时宜扩大切口,暴露清楚,探查彻底,防止遗漏死角.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果断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初次清创术时如全麻插管可做适时的保留,以防血肿压迫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张士平 《护理研究》2014,(12):1421-1423
<正>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是颈部极为关键的脏器,且有大血管、神经等组织通过,但此处又无相应的坚硬组织结构保护[1],其开放性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的急诊,非常凶险,病死率可达15%,死因多为窒息、严重出血性休克、气胸等[2]。颈部刀割伤病人及时、恰当、准确的院前急救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83例颈部穿通伤临床救治分析龙顺波赵洪进刘碾记范文汉张学渊颈部穿通伤是指贯穿性致伤原因(枪弹、刀刃等)造成穿透颈阔肌乃至更深层结构的损伤。颈部上连颅底,下邻纵隔和胸腔,众多结构为筋膜分隔包绕,结合紧密,因而颈穿通伤有隐匿与危重的特点,无论在平时或战时...  相似文献   

18.
报告严重颈部穿透伤3例,其中2例伴颈部大血管急性破裂,1例颈内静脉破裂经手术结扎获愈,1例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及食管破裂虽经极力抢救,但因颅内缺血缺氧时间过长,术后次日死亡,文中对严重颈部穿透伤的诊治体会作一总结,并就血管损伤的诊断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头面颈部火药爆炸伤的病人往往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要求更加严格,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来对此类病人的临床护理。1临床资料本组共34例,男对例,女11例,全身烧伤面积匕%-70%,深度为浅Ⅱ°-Ⅲ°,其中头面颈部烧伤面积在4%-6%,为深Ⅱ°~Ⅲ°。鼻毛烧焦,鼻腔、口腔、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声音嘶哑,有12例病人有烟灰痰。住院时间为32-89天。2护理措施2.l烧伤病房应备齐抢救物品,如吸引器、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和氧气筒等物品,出现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颈部便携式艾灸装置在颈椎病患者颈部艾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绳子固定艾灸盒的方法实施颈部艾灸,观察组采用便捷式艾灸装置进行颈部艾灸。观察2组艾灸盒滑脱、艾灸后皮肤灼伤及压痕、艾条燃烧情况,比较2组患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艾灸盒滑脱和艾条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出现皮肤压痕14(17.50%)例。对照组发生艾灸盒滑脱32(40.00%)例,出现皮肤压痕67(83.75%)例,有56(70.00%)例患者在艾灸时出现艾条燃烧不充分的情况。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便捷式艾灸装置实施颈部艾灸具有不易滑脱、稳固性好、安全性高,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