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LA基因配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阎征综述,马恩普审校中图法分类号R457.7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是目前所知的最富于多态性的系统。检测HLA多态性,选择HLA相合者进行移植,可降低宿主排斥移植物...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细胞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自体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骨髓重建造血功能的规律与差异。方法:观察了两组13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后骨髓造血重建的细胞学特点,其中,APBSCT6例,allPBSCT7例,结果:两组人在移植后在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下降与回升有一定规律,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建造血的速度与输入单个细胞(MNC)数有一定相关性,移植时病人状态及适时的对症支持治疗也是决定重建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基因打靶建立c-myb / 和c-myb /-胚胎干细胞(ES)模型,了解转录因子c-myb在造血定型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去除白血病抑制因子的甲基纤维素体外ES细胞诱导分化体系进行造血分化,收获c-myb / 和c-myb /-(表达55%的c-myb)胚胎体进行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分析.运用实时定量PCR比较分析c-myb) / 和Pmyb /-造血分化过程的造血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c-myb / 和c-myb /-ES细胞胚胎体形成相似,但c-myb /-组胚胎体体积小于c-myb / 组.两组红系克隆形成单位(CFU-E)克隆形成相似,但c-myb /-组CFU-E克隆小于c-myb / 组.两组红系爆式克隆形成单(BFU-E)均出现于第7天,高峰在第10天.两组巨噬系克隆形成单位(CFU-M)形成相似,但c-myb /-组CFU-M数目多于c-myb / 组.c-myb /-组粒-单系克隆形成单位(CFU-GM)形成数目少于c-myb / 组.PCR分析显示c-myb / 和c-myb /-组β-globin、ζ-globin、GATA 3,CD34、Lys、c-fms和c-mpl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亚表达水平的c-myb可以满足祖细胞扩增的需要,但却影响其终末分化.亚表达水平c-myb影响前体细胞向红系和粒系的分化,但不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化.c-myb表达水平不影响β-globin、ζ-globin、GATA 3、CDB4、Lys、c-fms和c-mp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移植前、后乙肝病毒 (HBV)感染对其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时植活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1年 5月间 1 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 ,有HBV感染的 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HBV感染流行率 (未包括单纯HBsAb阳性者)分别为 1 3 / 1 85 ( 7.0 2 %)、48/ 1 85 ( 2 5 .95 %)。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中包括HBsAg( +)组和HBsAb( +)组在内的HBV感染组白细胞恢复到 1× 1 0 9/L所需的平均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 (P >0 .0 5 ) ,乙肝病毒感染组白细胞恢复到 1× 1 0 9/L所需的平均天数为 ( 1 4 .5 4±5 .49)d。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植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水平及人 /肾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 4例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经调整免疫抑制剂、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输血、输白细胞悬液等治疗 ,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 ;3例死于肺部感染 ,1例死于肺部合并颅内感染 ,其余患者均痊愈 ,且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 :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人 /肾存活率的重要原因 ,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黄晓军  许兰平 《武警医学》2006,17(8):563-56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部分非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有时甚至是惟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手段,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由于供者来源所限,只有少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更多患者因为没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而失去了移植的机会。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使供者来源越趋困难。令人鼓舞的是,随着HSCT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临床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目前用于HSCT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骨髓基质细胞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髓基质细胞是支持和调节造血细胞定居、增殖、分化和发育的内环境〔1〕。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和基质细胞的粘附结构共同调节造血干/祖细胞的骨髓定位。同时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造血〔2〕。本文就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调控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诸如骨髓、外周血、脐血等多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同时关于干细胞归巢机制的研究也有所进展。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经研究发现,在归巢中涉及了干细胞表面和造血微环境中的一系列的分子与细胞因子。本文综述了其中一些研究较多的分子与因子,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及在放射医学中的应用100850北京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马恩普,刘秀珍,韩颖,刘明东,吴祖泽,毛秉智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52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是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环节,作者多年来用液氮保存了外周血、胎儿肝脏等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5 Hz和20 Hz磁场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5Hz和20Hz磁场(EMF)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向分化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分别置于5Hz和20Hz正弦交变磁场(8mT)中诱导变化,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5min,分别作用于1d、5d或10d,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MAP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计数MAP2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结果:5Hz和20Hz交变磁场干预1d,均出现对NSC分化方向的显著影响,即促进NSC神经元的分化;20Hz电磁场随干预时程的延长,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逐渐增高,以10d组神经元比例最高;5Hz磁场干预5d时神经元比例最高,10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0Hz磁场效应在10d时显著大于5Hz磁场。结论:5Hz和20Hz电磁场以不同的效应模式促进NSC神经元向的分化,电磁场可以成为NSC定向分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神经干细胞在宿主鼠脑内分化成神经元呈脑位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脑神经干细胞植入年幼大鼠脑后的成神经元分化作用,探讨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的可行性。方法自孕16周的胎脑组织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球,在小儿脑脊液中培养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分化潜能。将培养14d的神经干细胞球移植10d龄鼠的侧脑室内,于移植后第4、7、14天杀鼠取脑,切片,行人神经丝特异性标志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神经元的分布和细胞形态。结果培养获得典型神经干细胞球,呈漂浮生长,在小儿脑脊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抗人神经丝混合单抗检测移植物的成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的第4天,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在颗粒层表现为颗粒性细胞,锥体细胞层则出现长突起的锥体细胞,还有连接神经元样中间神经元,小脑内有单层排列的浦肯野细胞。对比各时间点的观察结果,阳性细胞分布位置未变。随着移植后天数的后延,阳性细胞数量呈减少趋势,但锥体细胞的突起明显加长。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人神经干细胞脑室途径移植年幼大鼠,在脑内发生迁移,并分化成形态上与其临近宿主细胞一致的神经元。提示宿主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在引导移植物分化成神经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取3周龄Lewis大鼠的腹股沟脂肪垫,消化法获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将hTGFβ2基因转染到体外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与软骨特异性蛋白——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的情况。结果:从成体大鼠脂肪组织中培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成纤维细胞样,能大量稳定增殖传代。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自发分化为脂肪细胞,传代细胞在胰岛素和地塞米松的作用下生成脂滴向脂肪细胞分化;hTGFβ2基因转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获得瞬时及稳定表达,并促使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结论:从脂肪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可自发或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pcDNA3.1(+)/hTGFβ2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脂肪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脂肪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该细胞向成骨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化,为骨和心肌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Wistar大鼠脂肪组织,以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第三代细胞用于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同时以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细胞,并以10μmol/L5-氮胞苷处理细胞24h,然后培养,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这些细胞。结果所分离细胞90%以上表达CD44、CD13、CD29抗原,有些细胞表达肌节型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经成骨诱导液诱导14d的细胞表达碱磷酸酶,21d后表达骨钙蛋白并有少量胞外钙沉积;经10μmol/L5-氮胞苷处理的细胞均表达NKx2.5、肌节型肌动蛋白和连接蛋白Cx43。结论本实验所培养的细胞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心肌样细胞分化,可为骨和心肌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经过表面纳米化处理的PET人工韧带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方法:根据PET膜片表面处理情况分为PET组(PET膜片未经表面处理)、LBL组(PET膜片表面经透明质酸、壳聚糖纳米自组装涂层处理)和HA组(PET膜片经透明质酸、壳聚糖纳米自组装处理后,表面再加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3组。在上述3种PET材料上分别培养hBMSCs后进行各项检测。扫描电镜(SEM)观察hBMSCs在材料上培养1天和7天时的细胞形态。培养7天后,Alamar blue法检测hBMSCs的增殖,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ealTimePCR检测培养3天hBMSCs的整合素β1mRNA表达。结果:SEM显示HA组和LBL组hBMSCs能更好地伸展和粘附,形态明显优于PET组。培养7天,HA组和LBL组的细胞增殖、ALP活性定量均显著高于PET组(P<0.001);HA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LBL组(P=0.01),HA组ALP活性显著高于LBL组(P<0.001)。培养3天后,HA组和LBL组hBMSCs的整合素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PET组(P<0.001),HA组显著高于LBL组(P=0.003)。结论:PET人工韧带材料表面经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自组装涂层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人hBMSCs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小鼠x线6Gy局部照射左后肢条件下,照射后股骨骨髓CFu-S、CFu-C和CFu-E的动态变化与相同剂量全身照射小鼠不同,表现为造血干细胞数量降低辐度小、恢复快。照射后2l天内照射股骨骨磕CFu-S向CFu-E的分化优于向CFu-C分化;相反,照射后90天内屏蔽侧股骨骨髓CFu-S向CFu-C分化优于向CFu-E分化。同时,屏蔽部位的造血功能也发生了轻度抑制。本文讨论了在局部照射条件下,造血干细胞由屏蔽区域向照射部位迁移的作用和可能的机理}造血微环境在造血干细胞竞争性分化的作用以及未照射区域发生远隔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对表皮再生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5,他引:15  
目的:探索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于浅Ⅲ度烧伤时脂肪层烧伤创面自然修复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biotinavidin)DCS体系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以沁鼠抗人角蛋白19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表皮再生干细胞。结果:烧伤后24h可见表皮再生干细胞出现。烧伤后4天表皮再生干细胞数理增多。烧伤后7天和14天表皮再生干细胞数量最多。烧伤后21和28天表皮再生干细胞减少。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s,制备正常及瘀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MSCs分组培养:A组:DMEM+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5%FBS0、组:HGM+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5%瘀胆大鼠血清;E纽:HGM+5%瘀胆大鼠血清+25ug/LHGF。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RT~PCR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溴甲酚绿法检测上清液中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培养过程中,D、E组出现多角形及双核细胞,A、B、C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速度C组最快,D、E组均较B组快(P〈0.05)。D、E组于诱导第7,14天出现AFPmRNA阳性表达,第14,21天出现CK18mRNA阳性表达,D、E组上清波中白蛋白浓度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E组高于D组(P〈0.05)。A、B、C组未见AFP、CK18表达及白蛋白浓度变化。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明显促进MSCs的增殖;瘀胆血清对MSCs有一定促增殖作用,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HGF能提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19.
绿色荧光蛋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活性标记物,无需外源反应底物,无需进行细胞或组织的固定和渗透处理.使检测更加方便。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ES cell)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得到的多能细胞,在胚胎发育、细胞移植、组织器官构建、药物研制、基因治疗等研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GFP的特性及其在ES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人神经干细胞与不同损伤时期人挫裂伤脑组织(3 d、2月、6月)匀浆上清液体外培养,研究不同时期挫裂伤脑组织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从12周流产胎儿脑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传代培养。加入不同时期脑挫伤组织匀浆上清液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胎儿脑组织提取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增殖能力,与挫伤脑组织共培养后可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越早期的挫伤脑组织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细胞的比例越高。结论:脑挫裂伤后早期组织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更多的神经元,脑挫裂伤后早期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