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沿革、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究,对治风活血法的治疗机制、风药的分类及中风病治风活血法代表方进行探讨,认为从“治风活血法”的治法理论高度认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可能为中风病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提供切人点,对提高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中风外因和内因传统理论溯源,阐述现代研究对中风外风致中、痰瘀互阻、痰热腑实、瘀血阻滞、气机失调、火热内盛、气虚血瘀、毒损脑络、肝肾阴虚等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古今医家对中风病的不同观点认识。中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众多的病理因素。学习诸医家对中风病的观点认识,关注其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转化,能为更加深入的认识中风病因病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颖  杨金生 《陕西中医》2006,27(7):837-839
目的:探讨研究通腑法防治中风病的理论。方法:参阅历代有关通腑法防治中风病的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探讨该命题的相关理论。结论:最早把通腑法运用于中风病的首推金元时代张元素,之后被历代医家认识并不断的予以应用。中风病应用通腑法的基础是:中风病人容易出现便秘;通腑法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且对并发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润肠通腑类药物能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并有降压作用。提示:通腑法对中风病的防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胰岛素抵抗(IR)以及近3年来改善IR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IR是2犁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因素,IR的发生有多种分子机制.现代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活性成分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IR达到降糖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韩宁  张永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259-261
论述了营卫失调与血管内皮损伤、感染及免疫损伤的关系,以及上述因素在中风病发病中的作用和病理机制,指出调和营卫对中风病早期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治法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出血性中风病的中医认识过程进行归纳研究。方法归纳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名、病位、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结果归纳了出血性中风病在中医病名、病位、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结论中风病病名由外感演变为内伤疾病,其病位在脑与半表半里相关,病因病机由外因为主转变为内因为主,辨证重视痰瘀在整个病程中的作用,治疗以祛痰化瘀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7.
颜薇  陈秋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99-2300
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持续的低度炎症反应贯穿始终;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炎症导致IR的分子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中医对糖尿病IR及其炎症机制也有独到的认识。文章就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炎症机制的中西医认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中风热毒论的演变三态探讨解毒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华 《新中医》2009,(9):108-10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致。既往对于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般将中风病机概括为虚、火、风、痰、气、瘀六端,但是对热毒导致中风的研究较少。笔者试从热毒论剖析中风病的病理机制,进一步探索中风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初步整理有关推拿治疗中风病的古代文献,探讨古代医家对中风病推拿介入时间的认识,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中风病康复的导引方法,从推拿治疗中风先兆、膏摩推拿、器械推拿、推拿取穴等方面详加阐述,旨在加深对推拿治疗中风病的系统性认识,探索今后推拿治疗中风病的文献研究方向和现实指导意义,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发病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回顾中风病的发病学 ,对近 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提出以下学说 :中风病肾虚肇基学说 ;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 ;中风病正衰积损学说 ;痰瘀互阻学说 ;中风毒邪论 ;瘀血阻络学说 ;形神失调学说 ;其他发病学说。认为对中风的认识 ,古往今来 ,经历了由外风到内风 ,由外感到内伤的漫长过程 ,目前正由重瘀时代、重痰时代、重痰瘀时代向中风毒邪论方向发展 ,逐渐形成了中风以虚为本 ,风、火、痰、瘀、毒众邪为害的病机认识 ,丰富了中风病的发生学  相似文献   

11.
陈根成 《新中医》2010,(7):146-147
<正>中风病的病因学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认识过程,从唐宋以前的"外风"致病说到唐宋以后的"内风"致病说,对中风病因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中风病病因学的发展,中风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重大突破。但是,随着对中风病的病因学从"外风"到"内风"的认识变化,是否就可以完全否认中风病的"外风"致病性,甚或象张景岳那样提出"非风"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证明针刺内关穴对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涉及神经、血管、细胞因子、蛋白、离子、免疫、代谢等多个方面.综合近年来国内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概述针刺内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在总结以往研究工作的同时,以期为后继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治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是近20年来中医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通腑化痰法能够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继续深化对痰热腑实证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有重要意义。但对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尚无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笔者就痰热腑实证的证候演变、病理机制及通腑化痰法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1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形成机理、证候特征、病机转归 近20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1]。王氏等[2]总结了220例缺血性中风的辨证论治,急性期属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证91例;风痰上扰,痰…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诊疗体系。临床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常见腑实便秘的症状,并且腑实消长随着病势顺逆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拟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晓岚调理气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中风病病机认识集中在风、火、痰、瘀、气、虚六个方面,然何为其基本病机,仍然认识不一。曹晓岚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气血逆乱是中风病急性期基本病机,气血逆乱导致了中风病所有复杂临床病症的产生,调理气血是中风病的根本治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中风的人群总发病率和后遗症的致残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 ,由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急性期的总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因此 ,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 ,对此早有认识和记载 ,特别是针灸作为对本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 ,并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发挥优势作用。本文仅就针灸疗法对中风病的防治作简要的探讨 ,兹述如下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 ,对中风病的症状 ,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从毒论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邪 ,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近年来 ,随着对传统毒邪认识的深化 ,中风病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认为毒邪是中风病病理因素 ,并采用解毒、排毒法治疗 ,从而提高中风病疗效 ,已成为现世医家在中风病病因学及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现将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如下。1 毒邪与中风病的相关性毒的本意 ,是指毒草。《说文解字》释 :“毒 ,厚也 ,害人之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 ,毒具有多重含义 ,或言病邪 ,或言病证 ,或言药物 ,或言治疗等。就病因学而言 ,毒是指病邪。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毒由外而来 ,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内…  相似文献   

18.
针刺预处理防治中风病的案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但是在现代中风病的临床防治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总结针刺预处理在临床中风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发现针刺预处理在治疗中风先兆、治疗中风病危险因素和预防中风复发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后续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规范选穴、操作手法,并补充机制研究,为针刺预处理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痰论中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素华 《光明中医》2010,25(10):1763-1764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包含风火痰虚瘀数端,本文依据历代有关中风文献,通过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来说明痰浊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中风病从痰而致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中风痰瘀相关机制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心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99-2100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人,笔者从中医对痰瘀相关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有关研究对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机制的形成基础及临床意义作进一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