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痔病因学说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痔的成因有多种学说,如静脉曲张学说、血管增生学说、细菌感染学说等。其中以Gallen和Hippocrates提出的以痔核内静脉不连续扩张为依据的静脉曲张学说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至今仍有不少的专业论著、医学辞典用其解释痔的成因并定义。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学说均因不能得到新的实验研究支持而逐渐被摒弃,从而又有新的学说产生。下面就此作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2.
肖相如  董正平 《中医杂志》2015,(1):83-84,86
外感病的病因理论有“六淫”和杂气(疫疠之气、疫气、疠气)学说。“六淫”之中,“风”多是泛指外邪,不是具体的病因;“火”不可能有外感;“暑”的本质是“热”。“杂气”学说不能指导外感病的临床治疗。基于此,外感病的病因可简化成寒、热、燥、湿四种。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阳明病》篇载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一般认为此句是阳明病之提纲,而有人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该条不能完全概括阳明病的病机与证候,因而不能作为阳明病之提纲。为了回答孰是孰非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1有关阳明病的几个概念1.1何为阳明病从中医阴阳学说阴阳消长的理论来看,阳明表示阳气充盛;从经络学说来理解,阳明是气血充足、人体阳气旺盛的经络,它包括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从藏象学说来看,阳明指胃与大肠,是气血充盈的脏腑;从发病学说来看,阳明的病邪属于阳邪、热邪,与病邪作斗争的正…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阐述主要有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紊乱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结肠上皮代谢饥饿学说、微量元素缺乏学说、菌群感染学说等 ;中医认为脾功能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中心环节 ,还要注意运用活血化瘀药 ,栓剂及灌肠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局部疗法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能主要反映在调整免疫、保护肠粘膜、调整肛门直肠动力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木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郁论始于《黄帝内经》,依五行学说而立,历代医家皆有发挥。木郁广义包括风淫所胜之风木之郁与风木之脏肝胆之郁;狭义指郁怒不畅所致之肝郁。木郁病位主要在肝系统;病机以气机阻郁为要,常又为其它郁证之先导。病因有内、外之别,风淫所胜,由表而入,导致少阳郁滞;肝胆之郁或本脏本经自病,或因它脏传至,而有虚实寒热之分。治疗大法为“木郁达之”,俾阴阳协调、气血宣畅则诸症痊愈。后录古今名医验案可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次提出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 ,认为机体的发病是各种内外病因不断积累的结果 ,这种积累 ,既有数量上的累积增多 ,也有性质上的渐移骤变。中风病作为临床疑难病证之一 ,起病虽急 ,但却是漫长的各种内外病因不断作用于人体形成病因积累的结果 ,这一潜在的病理过程 ,正是病因积累到一定程度 ,导致“天人不应”的过程。中风病发病便是这种病因积累之极的、暴发式的、最集中、最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7.
1 病因病机 带下病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后历代医家各有见地。吾师姚克敏先生根据三焦气化学说的理论总结认为,气机的运动变化起到营养、维护、调节及促进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有益作用;而在女子,尤以肝肾气机的调和畅达为最。肾者,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女子生理无不依赖肾气之通盛;肝者,藏血而主疏泄,有枢转气机之功,为罢极之本,性喜条达,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脉络阴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之会。肝肾的功能活动直接影响到奇经八脉,当然也影响到妇女的经带孕育。下焦肝肾气机的畅达与带下密切相关。脾为中州,喜…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亚健康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质学说、形神学说、肝主疏泄4个方面论述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病因病机的认识,旨在剖析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其致病机制,逐步建立有现代特色的中医亚健康状态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研究成果丰硕,为促进和提高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文用普赖斯定律根据文章重要性和影响力筛选出核心作者58位,主要论文142篇,其中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痰瘀学说、阳虚血瘀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以及络风说等。不同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有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尤其是心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浊、血瘀、热毒为标,痰浊、血瘀闭阻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心脉不通或心脉失荣而发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因虚可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  王函 《光明中医》2008,23(5):691-69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目前有关再障的发病机制有3种学说,即造血干细胞异常(种子学说)、免疫缺陷(虫子学说)和骨髓微环境损伤(土壤学说)。中医认为再障  相似文献   

11.
总结探讨元代医家王好古的阴证学说,阐述阴证难治之理,以及阴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特点,旨在启迪今人对阴证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之病因病机学说在慢性肝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吴门医派除创立了温病学说外,在内科杂病诊治领域亦有重大创新,如对内经以后的历代医著很少论及之络病进行了理论阐述及其治疗实践从而完善了络病络治学说。《医门法律》曰"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环境致癌的中医病因学依据,提出职业环境致癌在中医病因学中的新观点。方法:本文通过对现有环境与肿瘤流行病学现状汇总,以三因学说为切入点,就职业环境致癌中医病因进行探究,讨论并达到丰富三因致病的中医职业环境致癌病因学说之目的。结果:经过对职业与环境原因致癌的现状调查,说明本病的发病原因是存在的,但在中医三因学说中没有系统记载,经过多方收集现有文献资料只有外因、及不内外因,也没有具体详述。结论:中医对环境因素致癌在外因致病上有所记载,但仍然比较笼统,缺乏一定的说服力,特别是对职业暴露致病因素的描述在中医病因中记载为空白,所以在职业肿瘤病的中医病因学是一空白,应有补充。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核心。建国以来 ,经络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五”期间被列为中医研究领域两大支柱项目之一。络脉作为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引起广大学者的注视 ,冀以通过研究络脉来切入对经络实质的研究。1 络脉的定义及循行《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 ,支而横出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络” ,说明络脉是从正经分出的 ,是经脉的分支 ,是由经脉分出的行于浅表的支脉 ,由十五络、孙络、浮络组成。雷氏[1 ] 认为 :络有广义 ,狭义之分。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外风论和内风论,阐述了外风致中学说、中风毒邪论、痰热腑实论、瘀血论、痰瘀互阻学说、脏腑气机失调论、"毒损脑络"学说、"正衰积损"学说、病因积累学说。认为中风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过程,传统理论以及新的理论观点的提出,使中风的病因病机理论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肺炎病因病机及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医外感病学及运气学说为指导,认为非典型肺炎病属瘟疫,系正虚感受非时、非地之气所致,病机呈多元化,以外邪侵犯、内外相招、湿遏热伏为特点,临床应重视初期论治,保护脏器,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志峰 《中医杂志》2011,(20):1723-1725
《诸病源候论》逐病逐候审求病因,阐述了六淫、七情、劳伤、金刃、跌仆、自缢、溺水、毒邪、禀质、水土不伏及触犯禁忌等致病之因。这些论述对后世提出"三因学说"影响深远,在当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19.
三焦学说、命门学说和气化学说是中医界经常争论的话题。本文中,作者对三者做了阐述,并指出三焦有其结构基础,命门有其功能特点,气化有其工具价值,三焦是气化之主要途径,命门是气化之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20.
藏象学说强调“五脏相关”,认为五脏作为人体的核心,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而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将脏腑誉为“十二官”的一体思想,并且强调心的主导作用,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病则“十二官危”等。对于五脏之间具体的相互关系,古代医家最初是运用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