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为标准,检出MS患者82例,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HYP组),高血压合并1项其他MS组分组(HYP+1组)及MS组,分别比较年龄、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对高血压患者中MS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MS患病率18.8%,男女之间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3组腰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代谢异常组合个数增多而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与性别对高血压患者MS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而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其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为大多数MS必经的病理生理过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控制胰岛素抵抗状态是治疗MS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8例老年代谢综合证(MS)患者便秘原因的分析,采用中西结合多法并施的综合疗法进行有效的干预,大大减少了老年患者排便困难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机关工作人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体检的机关工作人员736例(机关组),另选在本院体检的普通体检者729例为对照组(普通组)。分别询问病史、测定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结果机关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2.15%)显著高于普通组(14.54%);机关组中大于40岁的年龄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6.00%)显著高于小于40岁组(13.15%);机关组中男性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4.07%)显著高于女性组(13.43%)。结论机关工作人员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比一般人群要高,且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口服西药压士达片,伴血糖、血脂增高者配合降糖、降脂药;治疗组加用自拟涤痰逐瘀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涤痰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较单纯西药治疗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②观察组TC、TG、LDL、BMI等各指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IAI经治疗后有所上升,而对照组则变化不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是以调节脏腑功能,祛除病理产物为主要方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李娜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37-139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改变,高血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日益增加,这一系列变化逐渐发展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大增加;通过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现、发展、发病机制及流行学特点进行研究,对其采取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提高国民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恢复个体健康生理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平和质、兼夹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为主。男性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层次的体质类型分布中,21~50岁年龄段以痰湿质、温热质居多,51~60岁以痰湿质、血瘀质居多,61~70岁及〉70岁年龄段则以血瘀质、兼夹体质居多。结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在其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人群的辨识干预。,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中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与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代谢综合征病例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8例,分成肝火亢盛、痰浊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个证型。比较各证型间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纤维蛋白原(Fn)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血压方面,痰浊壅盛型SBP明显低于其他三型,阴阳两虚型DBP明显低于其他三型。体重方面,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BMI明显高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脂代谢方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TG明显低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四型的HDL-C无显著差异。糖代谢方面,阴虚阳亢型FBG明显低于其他三型,阴阳两虚型血糖相对最高,但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无显著差异。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FINS、IR明显低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微循环方面,Fn依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各型逐渐升高,肝火亢盛型与阴阳两虚、痰浊壅盛型间有显著差异,阴虚阳亢型与痰浊壅盛型有显著差异。结论:由肝火亢盛型到阴虚阳亢型再到阴阳两虚型,BMI、TG、FINS、IR逐渐降低,FN逐渐升高,FBG由高到低再到高,基本反映出代谢综合征由浅入深、由实转虚各阶段的病理过程,中医辨证分型能反映出疾病各阶段糖脂代谢紊乱和循环障碍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依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CDS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87例)与非代谢综合征(113例)两组。用Gensini积分评分法、冠脉病变支数对两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代谢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结果两组一般情况比较,MS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均明显高于非MS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却显著低于非MS组。MS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MS组,并在高血压2级及高血压3级患者中较明显;同时前者正常及单支病变所占比例低于后者,而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所占比例高于后者。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加重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痰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我们发现,代谢综合征中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高脂血症,其中医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多与痰浊有关,因此认为代谢综合征属中医痰证范畴,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应从"痰"论治.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年美国学者Reaven将肥胖、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冠心病常集中发生于同一患者倾向的现象称之为"X综合征",并认为胰岛素抵抗(IR)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在X综合征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中药代谢安颗粒对老龄代谢综合征(MS)大鼠进行干预治疗,研究其对老龄大鼠MS 相关指标及对老年MS大鼠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对老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MS动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代谢安对老年MS 大鼠一般情况、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等一系列指标的影响,观察其对大鼠脑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作用。结果:代谢安能改善老年MS 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状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TC/高密度脂蛋白(HDL)比值,降低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减少腹腔脂肪蓄积;代谢安能减少大鼠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增加微血管新生。其作用均和罗格列酮相近。结论:对于老年MS大鼠,代谢安能够改善其糖脂代谢紊乱并保护脑神经元及微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旧称X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指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引起的一系列糖、脂、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病理机制,以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组综合征。近年来,多种研究结果显示MS的出现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1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代谢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予代谢方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三酰甘油、餐后2 h胰岛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方能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腰围,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浅谈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聚集的一种状态,可以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以及并发症,是近年来各国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成年代谢综合征(MS)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MS的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及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41例MS患者统计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人体测量学资料及相关理化检查,中医症状、舌、脉等,四诊合参,确定证型。结果 541例MS患者,脾虚痰湿证37.15%,气阴两虚证19.22%,瘀血阻滞证9.80%,痰火上冲证8.13%,心肝火旺证6.65%,阴虚火旺证6.47%,肝肾阴虚证3.14%,阴阳两虚证2.96%,痰瘀互结证2.59%,其他证型3.88%。20~40岁心肝火旺证最多,41~65岁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最多,66岁及以上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最多。当24≤体质量指数(BMI)28时,以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当28≤BMI35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而当BMI逐渐增大时,脾虚痰湿证、瘀血阻滞证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而气阴两虚证患者比例逐渐降低。无既往史者以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2型糖尿病时,以气阴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时,以脾虚痰湿证、痰火上冲证、心肝火旺证为主。当MS伴有血脂代谢异常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结论四川地区成年MS住院患者,总体以脾虚痰湿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证型呈心肝火旺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痰火上冲证→阴阳两虚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脂肪含量及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22例,并与24例二甲双胍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MS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但针刺效果优于药物(P〈0.05)。在肥胖指标、生化指标变化显示针刺组在降低体重指数方面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调节空腹血糖方面不及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干预对代谢综合征脂肪含量及生化代谢具有积极作用,而在调节空腹血糖方面不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黄芪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as c Fish)Bege,var mongholicas(Bege.),Hssiao)或紫云英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eg.)的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健脾、益卫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历代医家对黄芪药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笔者主要介绍黄芪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6例PCOS患者为PCOS组,64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催乳素(PRL);电子化学免疫分析仪检测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抑制素B(INH-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PCOS组的血清性激素LH、T、A2、PRL、FINS、TC、TG、DHEAS、INH-B、IGF-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FSH、E2、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HBG水平明显减低(P0.05);血清SHBG与DHEAS水平表现出负相关(SHBG=171.24-0.36×DHEAS,r=-0.354,P0.05)。结论 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非常紊乱,性激素指标相互影响,LH的分泌高于FSH,SHBG浓度下降,DHEAS浓度上升,表现出明显负相关,LH、DHEAS参与并加剧PCOS的发生,血脂、血糖异常可影响PCOS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