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栓片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病人属瘀血证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血栓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片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瘀血型的重要辅助方法,并可有效改变脑梗死恢复期病人血液粘、浓、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6例急性脑梗死采用基础治疗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实验组)及不加心脑舒通胶囊组(对照组),用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度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经过治疗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脉舒通颗粒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辨证属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分层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均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舒通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舒通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分为心脑舒通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组(治疗组)和胞磷胆碱钠对照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对改善病人神经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减低高血黏度等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涤痰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血小板膜蛋白颗粒(GMP-140)的影响,初探涤痰汤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减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GMP-140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P-140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涤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GMP-140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血小板聚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80例高黏血症患者,服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28d,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及血脂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心脑舒通胶囊后中医证候改善明显。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显著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降低血黏度,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破瘀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小板膜蛋白颗粒(GMP-140)、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活血破瘀药物口服。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以及GMP-140,D二聚体均有改变,但治疗组变化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破瘀法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的重要辅助方法,并可有效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粘、浓、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脉舒通颗粒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120例辨证属气虚、血瘀、痰证三证并见证型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脉舒通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对CRP、FIB、UA、HCY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两组治疗后CRP、FIB、uA、HCY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脑脉舒通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痰证三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且有较好的降低CRP、兀B、uA、HCY作用。推测脑脉舒通颗粒降低CRP、FIB、UA、HCY可能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病情向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imer)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血脉通胶囊对UA患者GMP-140、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70例U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血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硝酸甘油减停率、GMP-140、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UA患者GMP-140、D-二聚体的血浆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心绞痛、心电图与硝酸甘油减停率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2组GMP-140、D-二聚体血浆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活化在U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脉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抑制血小板活化,在预防与治疗UA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建文  张乐  崔丽娟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8-117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D-二聚体(DD)、凝血因子、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周为1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BNP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TT、FBG、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FBG、D-二聚体及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延长PT、APTT和FBG,并降低D-二聚体及BNP,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血瘀证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方证相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每日1剂。对照组19例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汤颗粒剂,每日1剂。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3.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证相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水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随访观察12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并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因子4(PF4)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治疗组ISR发生率8%,对照组为13%,治疗组ISR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对PCI后IS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其对各证型ACI的防治意义。方法回顾研究152例ACI初诊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定量测定发病第3、7、14日的血浆D-二聚体,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I各证型在发病后第3日和第7目的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上述两个时段,ACI各证型的血浆D-二聚体升高程度各不相同,其中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以痰血瘀阻为主的证型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5);第14日,ACI风火上炎讧和阴虚风动证的血浆D-二聚体均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较第7日稍有下降(P〉0.05),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风痰瘀阻证较第7日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ACI痰、瘀证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ACI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脑络欣通对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及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三个不同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 d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脑络欣通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改善凝血相关指标.结论脑络欣通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通心络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脑舒通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心脑舒通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心脑舒通胶囊4粒,3次/日,治疗14d。用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心脑舒通组总有效率为85.2%,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5.0%(P〈0.05);心脑舒通组hs-CRP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心脑舒通胶囊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的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是心脑舒通胶囊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机分为疏血通组与丹参组,两周后复查Fg和D-二聚体,再次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g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Fg、D-二聚体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丹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丹参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通过疏血通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阿司匹林抵抗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评估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此类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干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阿司匹林抵抗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采集血小板聚集率、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电图、颅CT等数据,监测经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可以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在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P〈0.05)。在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心脑舒通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心脑舒通组发生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干预治疗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心肌梗死组10只、气虚血瘀组10只、气滞血瘀组10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饥饿、疲劳、寒湿刺激建立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模型,采用昼夜失调、闪烁光刺激和夹尾刺激联合冰水处理建立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心肌组织病理染色等情况;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气虚血瘀组大鼠倦怠嗜睡,活动量少;气滞血瘀证组大鼠活动量增多,精神亢奋,极易激惹。心肌组织NBT染色显示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大鼠均可见灰白色梗死区域。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在60 s、180 s、300 s及最大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各时点的血小板聚集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GMP-140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气虚血瘀组及气滞血瘀组GMP-140水平均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气虚血瘀组CGRP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气滞血瘀组N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生物学标记物表达存在差异性,气虚血瘀证血浆GMP-140、血小板聚焦率升高,CGRP降低;气滞血瘀组血浆GMP-140、血小板聚焦率及NE升高。  相似文献   

20.
薛岚平  龙雅丽 《中医药研究》2012,(10):1188-118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GB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EGB后可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显著抑制,同时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