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经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依据“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女性组主观睡眠、睡眠潜伏、睡眠持续、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及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0.01,0.001)。女性组阴虚阳亢证候评分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痰证评分明显低于男性组(P〈0.001)。结论女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较男性差,其阴虚阳亢证候较为突出。阴虚阳亢可能是女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下降较男性明显的病机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脑梗死,CI)风证与血管内皮素(ET)、胰岛素(INS)及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辨证量表对338例CI患者进行风证证候评分,测定其中266例ET和INS含量,并就其在卒中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睡眠障碍发生率作分析。结果卒中后失眠发生率最高,为193例(57.1%);其次为抑郁(卒中后抑郁,PSD)或焦虑(卒中后焦虑,PSA)睡眠失调.前者148例(43.8%),后者21例(6.2%);日间过度睡眠者46例(13.6%);睡眠呼吸紊乱者38例(11.2%)。失眠见于脑梗死者各证候之中,抑郁睡眠失调多见于风证、痰湿证、气虚证及其组合中;焦虑睡眠失调多见于风证、火热证、阴虚阳亢证及其组合中,并与评分量值成正比,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血瘀证、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评分量值与ET水平比较,具有显著相关性(r=0.43,r=0.72,P〈0.01),其临床睡眠障碍与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比较则变化不明显;而与INS比较,除血瘀证、风证、火热证、痰湿证外,阴虚阳亢证也具有统计学意义(r=0.21.P〈0.05)。结论脑梗死不仅证候与ET及INS水平显著相关,而且与其病类在病程中发生的相关性睡眠障碍几率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经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运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定,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情绪状态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使用睡眠药物及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患者焦虑总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阴虚阳亢证候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痰证评分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情绪明显,阴虚阳亢证候突出,可能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肝益肾安神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组予平肝益肾安神方。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低于治疗组90.0%(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益肾安神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协助平缓降压、提高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并发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可能发生机制。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并发睡眠障碍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6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睡眠障碍41例,发生率为66.13%,睡眠障碍组平均年龄、女性百分比与无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受累供血动脉系统及是否为优势半球受累无明显的相关性。睡眠障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火热证、阴虚阳亢证及气虚证的证候均值睡眠障碍组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机制较为复杂,评价病人的睡眠状况有助于评估脑卒中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周驰  厉瑶 《江苏中医药》2019,51(3):59-61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法针刺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调督安神法针刺,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督安神法针刺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2组均治疗14 d,随访30 d,观察比较2组治疗第1 d及7、14、30 d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中医证候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相关证候要素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第1 d 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14、30 d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第1 d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对风证、火热证、血瘀证及阴虚阳亢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火热证、痰证、血瘀证及阴虚阳亢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气虚证的改善不及对照组(P0.05),治疗30 d后治疗组火热证、痰证、血瘀证及阴虚阳亢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脑梗死(CI)痰湿证与垂体-肾上腺素水平及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辨证量表对113例CI患者进行痰湿证证候评分,同时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含量,并就其在卒中中出现的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作分析。结果脑梗死大面积组痰温证评分量值与ACTH、C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1;r=0.53,P〈0.01);CI中面积组痰湿证评分量值与ACTH、CS含量也呈正相关关系(r=0.43,P〈0.01及r=0.41,P〈0.01);CI小面积组痰湿证评分量值与ACTH、CS含量无显著相关;CI大、中面积痰湿证组失眠、卒中后抑郁(PSD)和卒中后焦虑(PSA)睡眠失调、日间过度睡眠、睡眠呼吸紊乱发生率分别为56.8%、33.3%、7.4%、34.5%、23.5%;C1小面积痰湿证纽失眠发生率为26.5%、PSD和PSA睡眠失调分别为18.81%、12.5%,睡眠呼吸紊乱9.6%,无日间过度睡眠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痰湿证量值与ACTH、CS含量及其相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关系密切,其升高水平可作为判定CI和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失眠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其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在PSQI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SAS、SDS、中医证候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2周后,脐针组与联合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体针组(P<0.01)。治疗4周后,联合组PSQI总评分、各项睡眠因子评分、S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后,脐针组、联合组、体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6/28)、96.4%(27/28)、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种干预措施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睡眠情况、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具有良好安全性。脐针组与联合组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联合组可能在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及总分、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罗霞  ;张剑荣 《中医药研究》2009,(12):1414-14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安颗粒辅助治疗肝阴亏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阴亏虚型轻中度失眠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按需服用艾司唑仑),治疗组同时加服美安颗粒,对照组加服美安颗粒安慰剂。两组临床试验疗程均为14天,观察睡眠质量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及停药第7天睡眠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6.7%,对照组分别为23.3%、16.7%,治疗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3.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治疗第7天、治疗后及停药第7天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停药第7天PSQI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第7天、治疗后及停药第7天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主观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观察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安颗粒辅助治疗失眠症(肝阴亏虚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阿司匹林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中药活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患者的影响,为有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提供预测和治疗新思路。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服用阿司匹林的310例患者通过专家商讨确定其所属中医证型,随访两年;并在临床研究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的37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空白对照组(13例)、活血胶囊治疗组(12例)、活血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2例)。用以研究活血胶囊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结果心血瘀阻型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8.5%)明显高于寒凝心脉型(10.0%)、痰浊内阻型(16.7%)、心气虚弱型(15.9%)、心肾阴虚型(15.0%)和心肾阳虚型(20.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型患者服用活血胶囊3个月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血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瘀阻型患者更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活血化瘀方药活血胶囊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能够明显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尼莫地平为对照,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药加西药组,以头晕残障调查表(DHI)减分值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证型3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阴虚型3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型中药组疗效优于中药加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型中药加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眩晕具有良好效果,在不同证型的眩晕中临床疗效存在差异,痰浊型和气虚型的中药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