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前瞻性研究吸烟与颈动脉硬化改变、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臂踝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将2739例受检者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测定2组血脂、血糖、餐后血糖、体质量指数、中心动脉压、血压、PWV、ABI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并进行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年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ABI、AIP 75%、中心动脉舒张压及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吸烟组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及狭窄情况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均〈0.01);而ABI、PWV吸烟组略高于不吸烟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吸烟与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呈正相关,与ABI呈负相关,与PWV不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收缩压、斑块及年龄是IMT、baPWV及ABI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吸烟及LDL-C也是IMT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与ABI互为因果,但与吸烟不直接相关.结论 吸烟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吸烟者来说,尽早进行颈动脉IMT等指标检查,可能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建军  陈文霖  陈礼平 《新中医》2024,56(7):186-19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畲药逐痰通络方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畲药逐痰通络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舒张压(DBP)、收缩压(SBP)、IMT、baPWV均降低(P<0.05),ABI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DBP、SBP、IMT、baPWV均低于对照组(P<0.05),A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畲药逐痰通络方能改善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管弹性,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痰浊证)患者中医证候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有无相关性,为冠心病痰浊证的客观量化标准积累经验.方法 冠心病(痰浊证)患者120例,按照中医证候积分高低,分为高分组、中分组及低分组,每组各40例,同时测量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随着痰浊证中医证候积分的增加,baPWV、ABI及IMT呈上升趋势,中分组大于低分组同时低于高分组(P< 0.05或P<0.01).中医证侯积分与baPWV及IMT存在正相关.结论 baPWV、IMT可以作为评估痰浊证程度轻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敏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测60例老年MHD患者的血浆总Hcy(tHcy)、CR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tHcy、CRP;应用Sequoia512超声仪测定双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MHD组IMT平均值、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检出率、血清CRP以及血浆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体重指数(13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HD伴动脉硬化者的年龄、CKP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动脉硬化组的tHcy、13MI和Alb显著低于非动脉硬化组(17〈0.05),而血浆TC、BUN、舒张压等指标两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双下肢动脉IMT的因素有年龄、CRP、血浆tHcy水平(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tHcy水平与Mb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MHD患者血浆tHcy及血清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人,MHD患者As的发生与高水平血清CRP、相对低水平的血浆tHcy(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及Alb等密切相关,评价tHcy在MHD患者As中的作用时可能综合考虑到炎症、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探讨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4月—2011年10月的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 075例(男7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LDL-C水平分为4组:LDL-C正常组(C组,LDL-C〈3.42 mmol/L);LDL-C临界升高组(H1组,LDL-C 3.42mmol/L~4.20mmol/L);LDL-C升高组(H2组,LDL-C:4.21mmol/L~4.97mmol/L);LDL-C显著升高组(H3组,LDL-C≥4.98mmol/L)。测定各组体检者的baPWV和踝肱指数(ABI),及其他临床指标,并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高LDL-C组baPWV值显著高于LDL-C正常组(1 391.74cm/s±224.74cm/s比1 310.49cm/s±222.10cm/s,P=0.027)。C组和H1组baPWV值处于正常范围,且H1组baPWV值(1 351.77cm/s±229.88cm/s)明显高于C组(1 310.49cm/s±222.0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2组baPWV值和H3组baPWV值轻度升高,与C组、H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各组间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baPWV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年龄、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均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在控制SBP、年龄、HDL-C、UA影响因素后,LDL-C仍然与baPWV存在相关性(r=0.078,P=0.012)。结论随着LDL-C的升高,baPWV值增高,LDL-C升高者早期动脉血管弹性下降,baPWV检测有助于发现LDL-C升高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A组)和脑梗死无斑块组(B组),每组50例。另选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及对照组Hcy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血脂、糖尿病等,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脑梗死无斑块组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Hcy水平为(33.80±16.70)μmol/L,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17.39±6.60)μmol/L和对照组(10.74±14.58)μmol/L(P〈0.01)。脑梗死无斑块组与对照组Hcy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0.77mm±0.25mm),较脑梗死无斑块组颈动脉IMT(0.58mm±0.29mm)明显增厚(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评估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205例入选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68例、内膜增厚组70例、斑块组67例。每周进行1次SMBG,观察12周,收集血糖数据,计算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ΔMMBG)和全天平均餐后最高血糖(MPMG),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ΔMMBG、MPMG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均<0.01);斑块组ΔMMBG、MPMG也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均<0.05);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ΔMMBG、MPMG均呈正相关(r=0.378,0.349;0.454,0.389,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可能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SMBG能及时准确地反映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提示SMBG是评估血糖波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程度,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同时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等,比较两组间血尿酸水平,分别血尿酸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与UA、TC呈正相关(P〈0.05,P〈0.01)。UA与IMT,TC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血尿酸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骨密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分析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随机抽取的216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器,检测216例健康体检者非惯用手前臂远端骨密度(BMD),同时采用彩色超声探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的情况,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2组的IMT值。结果在骨质疏松组(104例)中,存在内膜增厚者84例(80.77%),粥样斑块69例(66.35%),与非骨质疏松组(112例)比较,骨质疏松组在动脉内-中膜增厚(IMT≥0.9 mm)及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上均明显升高(P均〈0.05);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骨量逐渐减少呈正相关,年龄、BMI、IMT与骨质疏松发生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中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较非骨质疏松人群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易加速骨质疏松。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存在密切联系;早期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可指导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JP3选取我院体检者1ooo名,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动脉硬化组和重度动脉硬化组,随访4年,对三组的心脑血管事件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其血脂、血压及血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指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重度动脉硬化组为31.7%,轻度动脉硬化组为15.3%,明显高于正常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动脉硬化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轻度动脉硬化组(P〈0.05)。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早期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敏感性指标,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臂指数(ABI)及体质指数(BMI)等的相关性。方法将123例ASO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湿热证及脾肾阳虚证,并将40例同龄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证型ASO患者与对照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颈总动脉IMT、股总动脉IMT,并且测量其ABI与BMI。结果 ASO患者的肱动脉FMD和ABI降低,颈总动脉IMT、股总动脉IMT和BMI均增加。其中湿热证组肱动脉FMD、ABI低于其他两证型组(P0.05);湿热证组股总动脉IMT和BMI高于其他两证型组(P0.05);血瘀证组次之。脾肾阳虚证组颈总动脉IMT最厚(P0.05),湿热证组次之。结论 ASO患者各指标在3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明显不同,湿热证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股总动脉IMT增厚最为严重,且ABI最低;血瘀证和脾肾阳虚证则各指标病变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等生理过程起关键作用。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影响,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的疗效,尝试单用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以降低医药费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周岁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患者45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三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变化。下肢动脉硬化诊断方法使用动脉硬化早期测定仪筛检。检测成年人群肱动脉-踝动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brachial—ankle index,ABI),了解血管弹性状况。利用FCM检测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CD61的表达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在参于体检的525人中,baPWV检测值轻度升高者占13%;中度升高者占22%;;重度升高者占8%。在baPWV检测值重度升高者中CD62p、CD63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三个月后CD62p、CD63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指标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6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70例)。分别对受试对象行颈动脉彩色超声,观察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AP)形成情况。结果冠心病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1.08mm±0.18mm比0.76mm±0.13mm,P〈0.05),AP发生率也明显增高(60%对11%,P〈0.05)。结论颈动脉IMT厚度及AP形成可作为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邕宁区中医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受检者40例和中青年受检者40例分别为为老年对照组和中青年对照组,比较各组Hcy、叶酸、维生素B 12水平。再根据Hcy水平将120例患者分为Hcy正常组(Hcy<15.0μmol/L)与Hcy升高组(Hcy≥15.0μmol/L),比较各组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管腔狭窄构成比例。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分析Hcy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Hcy水平均高于中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Hcy水平高于中青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Hcy水平高于内膜正常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Hcy水平高于内膜增厚组,管腔狭窄组Hcy水平高于斑块形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叶酸、维生素B 12水平低于中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y正常组46例,Hcy升高组74例,Hcy升高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管腔狭窄构成比例明显高于Hcy正常组(P均<0.05)。老年对照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管腔狭窄构成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对照组(P均<0.05)。Pearson多重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呈正相关(r=0.491,P=0.027)。结论Hcy水平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呈正相关,对高Hcy水平患者进行适当干预可能对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影响,寻找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除去每组各脱落3例,实际每组纳入3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d)口服,观察组服用自拟益气化痰祛瘀方(党参20g、白术15g、苍术15g、赤芍10g、红花5g、陈皮10g、法半夏10g、瓜蒌15g、石菖蒲15g、茯苓15g、川芎5g、桂枝5g,取等剂量颗粒剂),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以评估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HDL、ox-LDL水平观察自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血脂代谢的影响;通过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baPWV、ABI,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IMT,以观察自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检测血清肝功二项以了解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ox-LDL含量降低,HDL水平升高,IMT减小,baPWV、ABI均降低(P0.05);除IMT、ABI外,上述指标对照组改善程度均优于观察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法可以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使IMT变薄,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动脉弹性,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振伟  冯秋菊  赵军 《中医药研究》2012,(10):1277-12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踝肱指数(A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研究》2014,(9):1153-1154
目的探讨血脂康与脑心通联合应用对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及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与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300例,给予血脂康2粒,每日2次口服;脑心通2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半年。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脂和颈动脉IMT增厚与斑块形成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患者TC、TG、LDL均有明显降低,HDL升高;颈动脉IMT厚度变薄,斑块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与脑心通联合应用能有效调控血脂,具有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无创检测来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治疗价值。方法1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氟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踝/臂血压指数(ABI)、上臂-脚踝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观察组在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ABI明显提高,脉搏没导速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化瘀降脂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辛伐他汀片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脂、IMT及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BI升高(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IMT及ABI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炎症因子、脂质代谢、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稳消方。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人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血脂水平及踝臂指数变化。结果最终完成研究69例,对照组36例,干预组33例。2组治疗后MCP-1、VCAM-1、血脂水平及踝臂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消方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踝臂指数,从而达到延缓动脉硬化、减少斑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