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同持续静脉微泵注入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结论:尼莫同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可以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尼莫同治疗SAH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3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22.6%,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及血钠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发病意识、发病时体温、血钙水平、白细胞计数及Hunt-Hess分级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CVS)属于神经科的危重急症,目前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自拟二芍三虫解痉汤治疗本病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尼莫地平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入院病例均符合1989年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经穴位注射防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2月15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93例,尼莫地平静脉注射组60例。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15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12.42%,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11例,尼莫地平组8例,两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05)。GOS评分,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良好(4分~5分)69例,差(2分~3分)18例,死亡(1分)6例。尼莫地平组良好45例,差12例,死亡3例,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颅多普勒(TCD)测大脑中动脉流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用药前(164±47)cm/s,治疗后降至(106±30)cm/s。尼莫地平组用药前(159±43)cm/s,治疗后降至(95±23)cm/s。两组用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治疗前(253.4±13.5)mmH2O,治疗后(157.3±6.4)mmH2O;尼莫地平组治疗前(261.2±12.8)mmH2O,治疗后(165.3±5.7)mmH2O,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经穴位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发的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与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SAH组、SAH+rHuEPO组、SAH+安慰剂组和空白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脑血管痉挛的程度以第一次注血后第7天的基底动脉平均横截面积来评估。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SAH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明显血管痉挛。应用rHuEPO后脑血管痉挛减轻,可以有效缓解SAH导致的iNOS水平升高及eNOS水平降低,同时抑制细胞凋亡。结论全身应用rHuEPO,不仅能有效预防大鼠SAH后的脑血管痉挛,还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成为未来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一个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38例SAH后CV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用药12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有较好的治疗SAH后CVS的作用,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痉挛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常见的并发症 ,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Saito报道 ,SAH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CVS高达 5 0 %~ 70 % ,其中 2 0 %~ 3 0 %出现临床缺血症状 ,其中又有 15 %左右的患者死亡或留下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关于CVS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很可能是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的病理过程。蛛网膜下腔血凝块包绕在颅底主干动脉处 ,是导致CVS发生的直接原因。在C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血管周围神经的损伤、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红蛋白对内皮衍生的松弛因子 (EDRF)介导舒血管作用的抑制、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迟发性脑血管痉挛、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脑血管痉挛、脑梗死、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由芳香开窍药组成的嗅吸剂治疗创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22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MCA)≥120cm.s-1颅脑外伤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成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10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院第2d起给予芳香开窍嗅吸剂雾化吸入,两组分别于入院后第2d、第3d、第5d、第7d、第9d、第11d行颅多普勒TCD检查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经鼻腔给药途径吸入芳香开窍药治疗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6d后明显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雾化吸入芳香开窍药可以达到缓解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药物除可以通过鼻黏膜及肺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外,还可以直接通过鼻黏膜-脑脊液途径进入脑脊液,突破或绕过血脑屏障,将药物靶向脑部达到缓解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痉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13,26 g·kg~(-1)·d~(-1)),每组20只。按照10 mL·kg~(-1)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7 d。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评估各组大鼠1,3,5,7 d的神经功能评分,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各组大鼠基底动脉直径进行测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动脉脑组织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 0. 05),基底动脉直径明显缩小(P 0. 05),基底动脉脑组织p-PI3K,p-Akt,eNOS,n NOS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脑脊液中NO明显减少(P 0. 05),ET-1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组(26,13 g·kg~(-1)·d~(-1))在治疗后3~5 d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基底动脉直径明显增宽(P 0. 05),p-PI3K,p-Akt,eNOS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 0. 05),NO明显升高(P 0. 05),ET-1明显下降(P 0. 05);与低剂量组比较,经过7 d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 0. 05),基底动脉直径增宽更明显(P 0. 05),p-PI3K,p-Akt,eNOS蛋白的表达更高(P 0. 05),NO升高更明显(P 0. 05),ET-1下降更明显(P 0. 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PI3K/Akt/eNOS信号通路中的p-PI3K,p-Akt,eNOS的表达,从而增加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TCD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TCD检测28例病人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并与SAH程度(Fisher分级)、发生时间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痉挛明显受SAH程度、发生时间影响(P<0.05),并可明显影响病人预后(P<0.05)。结论TCD脑血流检测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程度评估和预后判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持续腰穿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进  郭伟  吕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696-1697,1708
目的探讨持续腰穿引流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作用。方法SAH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予持续腰穿引流)和对照组(予常规腰穿)。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2 d、3 d、7 d的颅内压;经颅多普勒观察局部脑血流变化和CVS持续时间;临床观察主要症状(发热、头痛、颈强直)持续时间。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Hunt评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3 d后即较对照组的颅内压降低(P0.05),CVS和临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7 d后Hunt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6个月随访结果,研究组病死率3%,对照组13%;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腰穿引流术能明显减轻SAH致急性CVS的程度,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颈淋巴阻断(CLB)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SAH组、SAH+CLB组、SAH+CLB+生理盐水组、SAH+CLB+银杏黄酮50 mg组、SAH+CLB+银杏黄酮200 mg组,银杏黄酮经腹腔注射给予。制作CLB 和SAH模型。于诱导SAH后3 d,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干湿重比较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结果 SAH后3 d rCBF显著降低,CLB可导致rCBF进一步下降,银杏黄酮可减轻rCBF下降的程度;SAH导致脑组织含水率升高,并在CLB时进一步增加,银杏黄酮对之具有拮抗作用;SAH促进脑组织HO-1表达,CLB后HO-1表达进一步增加,银杏黄酮促进CLB后SAH大鼠脑组织HO-1表达。结论 CLB可加重SAH后脑损伤,银杏黄酮对之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 orrhage,SAH)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和银杏叶制剂 (ginkgobilobaextract,GBE)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 ,对SAH组和GBE组测量基底动脉 (basilarartery ,BA)管径并观察2 4h内微区脑血流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和颅内血浆ET 1水平动态改变 ,3天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 :SAH后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 ,血浆ET 1浓度显著增加 ,BA痉挛 ,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GBE使上述改变均减轻。结论 :SAH时ET 1增加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 ,GBE通过拮抗ET 1病理性增多而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8.
李春岩  史载祥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70-137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继发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SAH模型。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3个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造模前后皮层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SAH造模2h后,取材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枕大池注血后,皮层脑血流量立即大幅度下降,2h内脑血流量无恢复趋势,维持在注血前的40%左右;大蒜素各剂量组SAH后皮层脑血流量均增加,以2.5ml·kg-1·h-1为最佳剂量。形态学观察显示,大蒜素各剂量组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减轻。结论预防性应用大蒜素能够增加SAH后皮层脑血流量,减轻缺血性神经元损伤,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缓解急性脑血管痉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经鼻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经鼻生理盐水(NS)+SAH、经鼻CGRP+SAH组。用枕大池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制作SAH模型,CGRP和NS经鼻腔给予。于第2次枕大池注血后3 d,将大鼠处死取脑制作冰冻切片,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层原位细胞凋亡,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大脑皮层Bcl-2蛋白表达。结果 解剖学观察表明,SAH模型制作成功。SAH组和经鼻NS+SAH组大脑皮层出现大量TUNEL阳性细胞,经鼻CGRP+SAH组大脑皮层TUNEL阳性细胞较经鼻NS+SAH组减少。SAH组和经鼻NS+ SAH 组大鼠大脑皮层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经鼻CGRP+SAH组大鼠大脑皮层Bcl-2蛋白表达较经鼻NS+ SAH组增强。结论 经鼻应用CGRP可减轻SAH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后SAH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组给予血管内栓塞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L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N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