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我国心脏病人的重要死因。70%-80%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在易损斑块破裂和溃破,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损伤、坏死的病理基础上。稳固易损斑块的治疗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中西医治疗易损斑块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危急重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医结合现代医学对易损斑块形态、去稳因素及干预等方面的认识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近5年来各医家对易损斑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易损斑块与斑块内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不稳定可导致斑块破裂,进而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对稳定易损斑块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方位治疗特点在稳定AS斑块方面有潜在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重要机制,稳定易损斑块对防治ACS意义重大,中药多靶点干预的作用在稳定斑块方面已露出可喜苗头,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包括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两大类,后者的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急症的主要内因。因此关于易损斑块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对于防治ACS等心脑血管病急症、改善其预后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即不稳定斑块,是指冠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易于破裂、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斑块,其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的主要原因,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就易损斑块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胜  熊兰月  李明秀  陈学忠 《河南中医》2012,32(12):1686-1688
易损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是中医药干预易损斑块一种新的探索,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加以验证并证实其价值.若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干预基础上加上对易损斑块稳定性评价将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瘀毒病机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发生具有代表性的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现代医学对于易损斑块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的病因学认识与中医学 “毒”、“瘀”之病因病机和临证特点的相似性,加之临床表征方面的毒瘀特点,讨论中医学以“瘀血”为ACS的主要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似应扩展为“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从而发生ACS。认为符合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以证实相关疾病的临床表征并形成 “瘀毒”病因病机的临床诊疗规范,对于易损斑块及其作为病理基础的ACS这一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斑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可导致高比例的致死或致残率。根据病理解剖和冠脉造影资料的统计分析,大部分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患者,其冠脉内径狭窄程度〈50%,提示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并不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发生破裂或糜烂,在此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可导致管腔的急性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由此造成ACS的病理基础。若能及时检出和治疗不稳定斑块,同时改变易损斑块中的有害成分,将减少“易损”患者的心梗发生率;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述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及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焦亡从而稳定AS的研究现状,探讨今后中医药干预AS易损斑块的研究思路。抑制炎性小体或 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防治AS易损斑块新的干预靶点。中医药干预细胞焦亡稳定AS及易损斑块的研究涉及中药单体如灯盏花乙素、二氢杨梅素、雷公藤红素、大黄素,单味中药如菝葜,以及中药复方化瘀祛痰方、清心解瘀方等;干预的靶细胞多为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涉及的分子标志物主要有炎性小体NLRP3、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与IL-18、蛋白质caspase-1等;干预机制可能与抑制以上分子标志物有关。中医药调控细胞焦亡稳定AS易损斑块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尚停留在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层面,相关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今后有关中医药稳定AS易损斑块的研究应发挥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调控而非单纯抑制炎症小体与炎症因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AS易损斑块的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病理基础,特别是易损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致病因素。近年来,随着对易损斑块病理学、组织学、细胞分子学及物理检测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了易损斑块的整体结构、形态、组织成分、形成机制、循证性提供了临床干预及治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易损斑块的研究难点看中西医结合防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已历经百年,但仍缺乏根本性的突破。近年来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聚焦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对稳定斑块而言,易损斑块更易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阻塞管腔,有研究表明,约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由易损斑块引起。也因此,根除心脏病事件协会(AEHA)甚至提出了“攻克易损斑块,根除心脏事件”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易损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进而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通过分析AS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明确炎症与血栓是斑块易损的关键环节,白细胞与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黏附及其共同的连接机制——PS/PSGL 1在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从抑制细胞黏附、拮抗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的角度,探讨四妙勇安汤稳定AS易损斑块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内不成熟新生血管促进易损斑块发生、发展。从周细胞募集入手,综述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不成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病态血管细胞和凋亡细胞碎片产生病理性蓄积形成的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细胞胞葬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死亡细胞清除方式,指巨噬细胞将凋亡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性坏死的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中一种关键的稳态机制。在病理状态下,胞葬功能障碍造成凋亡细胞、坏死碎片病理性蓄积,导致继发性细胞坏死发生和细胞内毒性内容物不断释放,诱导炎症消退障碍和胆固醇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瘀毒”理论是中医学阐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始于血液凝滞不畅的病理状态,血凝日久,成瘀生毒,瘀毒交互为患,壅塞血脉,从而形成斑块附着脉管,而“瘀毒致变”之论是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和疾病演变的的重要认识。从中医理论角度,细胞胞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瘀毒”的病因病机存有相似之处。因此,该文以“瘀毒”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细胞胞葬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运用解毒活血法调控细胞胞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解毒活血法防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64排MSCT)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变化检测,探讨血脂康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稳定性疗效。方法选择78例经64排MSCT确诊有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试验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两组均随访治疗1年,分别于治疗前后行64排MSCT检测患者易损斑块所在位置的冠状动脉腔径狭窄度(SE)和截面积(S)、易损斑块的最长径(L)及CT值。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E明显减少(P〈0.05),L显著缩短(P〈0.01),CT值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作用;血脂康和辛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ACS主要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管腔所致.但是,近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破裂及其继发病变是引起临床事件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稳定斑块成为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抗炎成为稳定斑块的一个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易损斑块的稳定性是继发性血栓是否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易损斑块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组分及有效成分对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形成的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Toll-like 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并已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中药组分及有效成分稳定As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斑块MRI检查,并对其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以患者CEA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将检出的168枚斑块分为易损型和稳定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斑块成分的诊断结果,以及不同类型斑块的MRI血流分级和MRI检查结果。结果:MRI对脂质核、纤维帽、斑块内钙化、斑块内出血的检出率与CEA术后病理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易损型斑块MRI血流分级的0级占比低于稳定型斑块,1、2级占比高于稳定型斑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易损型斑块的脂核大小、脂核/斑块面积比稳定型斑块更高,纤维帽厚度比稳定型斑块比较更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斑块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I能够对颈动脉斑块的成分进行精准分析,对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性进行预警,从而实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清IL-6、Hcy水平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86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9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87例),分别进行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和冠脉内超声(IVUS)检查,并将测得的IL-6、Hcy结果与IVUS结果比较.结果:ACS组血清IL-6、Hc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根据斑块性质重新分组后,IL-6在易损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P <0.001);Hcy在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稳定斑块组(P<0.01);以Hcy≥15umol/L,322.96≤IL-6<407.65 pg/ml,对诊断易损斑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