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提供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选择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阴虚水犯、心阳虚脱五型,2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CHF患者HRV(SDNN,SDANN)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到心阳虚脱各组HRV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0.01).提示CHF患者HRV部分指标变化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HRV部分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军茹  李健  刘超峰 《新中医》2006,38(8):38-39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不同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HaY)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同基础病因所致的CHF患者78例,采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时域指标[24h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R—R间期标准差(SDANNi),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24hR—R连续差异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res的百分比(pNN50)],并运用惠普多普乐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观察CHF不同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SDNN、SDANNi心功能Ⅱ、Ⅲ、Ⅳ级与I级,SDNN、SDANNi心功能Ⅱ、Ⅲ级与IV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LVEF、FS与心肾阳虚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LVEF、FS、LVEDD分别与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心肾阳虚证左心室各项功能参数与阴竭阳脱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SDNN、SDANNi与心肾阳虚证、痰饮阻肺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SDNNi分别与阳虚水泛证、阴竭阳脱证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阳虚水泛证、阴竭阳脱证的SDNN、SDANNi、SDNNi与心肾阳虚证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率变异性可间接反映CHF的程度及预后,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84例(心衰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V的各项指标,并与28例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作对比,同时对心衰组不同中医证型间HRV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HRV各指标中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的百分数(p NN50)、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SDNN、RMSSD、p NN50、HRVT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衰组心肾阳虚证SDNN、HRVTI,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及心阳虚脱证SDNN、SDNN、SDNNi、HRVTI均低于气阴亏虚证(P0.05);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SDNN、HRVTI及心阳虚脱证SDNN、SDNNi、HRVTI均低于心肾阳虚证(P0.05);阳虚水泛证SDNN及心阳虚脱证SDNN、HRVTI低于气虚血瘀证(P0.05);心阳虚脱证SDNN低于阳虚水泛证(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HRV以心阳虚脱证损害最严重,气阴亏虚证损害较轻。HRV能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规律,探讨BNP、CRP、LVEF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21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所有病例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72,P=0.000〈0.05);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27,P=0.000〈0.05)。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19,P=0.000〈0.05),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等级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07,P〈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9,P=0.000〈0.05),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CHF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3,P=0.000〈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各分级之间CRP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R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RP、LVEF具有相关性,BNP结合CRP水平、LVEF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和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了112例冠心病心衰患者HRV的中的SDNN、SDNNI、RMSSD、PNN50及常用的图解法指标中的三角指数,并以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异性指标中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NNI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中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证心率变异性逐渐减低,SDNN、SDNNI、三角指数有统计差异。随患者心功能的下降,SDNN、SDNNI、RMSSD、三角指数有下降趋势,心功能III、IV级与心功能I、II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NN50随心功能下降减低,各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NN、pNN50及三角指数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心功能分级重要因素,回归方程=4.364-0.013SDNN-0.045pNN50-0.025三角指数。研究结论:CHF患者心功能随HRV减低而明显减低,反应自主神经受损情况的HRV指标可能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更敏感,对CHF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提示意义,HRV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不同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将18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7组,常规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并进行评分。结果:重度血瘀证动脉病变程度(血管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P〈0.05),痰浊证显著高于阳虚证、气滞证(P〈0.05)。结论:血瘀证及痰浊证是冠心病的多发证型;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与其他证型的宏观分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HFrEF)超声心动图 相关参数与心力衰竭(HF)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 HF 患者共 115 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 45 % 将患者分为 HFpEF 组 (LVEF ≥ 45 %)55 例和 HFrEF 组(LVEF < 45 %)60 例。按照 HF 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泛证。采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组织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和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 流速度与二尖瓣环速度比(E/e''),观察不同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 HF 患者中,心肾 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的 LVEDVI、E/e'' 依次升高,e'' 依次下降;HFpEF 患者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泛证的 LVGLS 依次下降;HFrEF 患者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的 LVEDVI、LVESVI 和 E/e'' 依次升高,e'' 依次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FpEF 组心肾阳虚证患者的 LVGLS 明显高于 HFrEF 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 0.05);HFpEF 组气虚血瘀证患者的 LVGLS 和 e'' 明显高于 HFrEF 组,LVEDVI 和 LVESVI 明显低于 HFrEF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FpEF 组阳虚水泛证患者的 LVGLS 明显高于 HFrEF 组,LVEDVI 和 LVESVI 明显低于 HFrEF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FpEF、HFrEF 的 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不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及规律性,两者之间存在量化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参数可反 映 HF 病情进展,对其中医辩证分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五型,检测其血清BNP含量,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CHF患者中医不同证型BNP含量、LVEF分布水平。结果:CHF患者各中医证型组中从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各组BN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LVEF分布水平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BNP、LVEF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与血常规中两常规化验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26例经冠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滞、寒凝、血瘀、痰浊、气虚、阴虚、阳虚(阳脱)7个证型,检测其血常规中RDW和MPV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气滞及兼证、非气滞证两组比较,血瘀及兼证、非血瘀证两组比较,痰浊兼证、非痰浊证两组比较,气虚及兼证、非气虚证两组比较,阴虚及兼证、非阴虚证两组比较,阳虚及兼证、非阳虚证两组比较,RDW、M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凝及兼证、非寒凝证两组比较,RDW、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MPV值由气滞证、寒凝证、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到阳虚证逐渐增大。结论 RDW、MPV与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一定程度上揭示冠心病在各中医证型间传变规律,为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及其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冠心病高血压病中医证候与血液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及纤溶活性及其临床疗效的关系,我们观察了86例益气通络丹治疗前后冠心病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复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心阳虚型、痰湿型、血瘀型、气虚痰湿型和气滞血瘀型有较好临床疗效,对阴虚型无效。说明中药疗效与临床证候之间关系密切。进一步观察血浆LPO、SOD、T-PA、PAI和NO的变化,发现益气通络丹对气虚血瘀型、心阳虚型和气虚痰湿型上述指标的影响最大,说明上述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疗效是基本一致的。此外,气虚血瘀证和气虚痰湿证患者血浆t-PA和NO水平均低于单纯血瘀证和痰湿证患者,说明气虚与t-PA和NO水平低下有关。阳虚证患者血浆t-PA和SOD水平低于阴虚证患者,说明阳虚与t-PA和SOD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NO及TNF-α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关系,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2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心阳虚脱5型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CHF患者血浆NO及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到心阳虚脱各组血浆NO及TNF-α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血浆N0及TNF-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血浆NO及FNF-α含量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超声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对12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辨证分型,并依据其身高、体重和心脏彩超相关结果,分别计算心脏指数(CI),左室质量指数(LVMI),初步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CI、LV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虚证CI最高,血瘀证次之,阴虚证,阳虚证,水停证逐渐减低;水停证LVMI最高,阳虚证次之,阴虚证、血瘀证、气虚证逐渐减低。气虚证与血瘀证,气虚证与阴虚证两组间C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三组间LVMI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虚证与水停证两组间CI、LVM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CI和LVMI可以作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组加用保元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阳虚水泛组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F、FS 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ng-Ⅱ、IL-6及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辨证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对89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血瘀证、气虚证、热证、痰浊证、气滞证、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等证型。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以血瘀证54例(60.7%),气虚证50例(56.2%),热证32例(40%),痰浊证20例(22.5%)最为常见,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8例(9%),阴虚证6例(6.7%),寒凝证3例(3.4%)。介入术后3天中医辨证中以血瘀证40例(44.9%),气虚证33例(37.1)最为常见,热证17例(19.1%),痰浊证15例(16.9%),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9例(10.1%),阴虚证6例(6.7%),寒凝证0例。结论:介入术后胸闷、胸痛及汗出临床症状较介入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在介入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①"热证"已成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见证型;②虽然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NO及TNF-α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一氧化氮 (NO)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的关系 ,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选择 2 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心阳虚脱五型 ,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及 TNF- 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 ,心肾阳虚、阳虚水犯 ,到心阳虚脱各组血浆 NO及 TNF- α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浆 NO及 TNF- 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定 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DPN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采用肌电图仪测定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正中神经的F反应。结果 5种中医证型出现率依次为:气虚37.96%,血瘀20.37%,阴虚17.59%,阳虚12.96%,痰湿11.11%。血瘀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气虚、阴虚证(P〈0.05)。阳虚、血瘀证患者与其他证型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证型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LAT)和波幅(SNAP)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18例DPN患者中气虚比例最高,血瘀证患者HbA1c最高;电生理检测对阳虚证、血瘀证患者最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分期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3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组加用保元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阳虚水泛组加用真武汤加味。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3组治疗后LVEF、FS显著升高(P均<0.05),AngⅡ、TNF-α、IL-6显著降低(P均<0.05),且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AngⅡ、TNF-α、IL-6水平,这可能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分布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中医辨证分为心阳气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犯型及心阳虚脱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心阳气虚型和气虚血瘀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心阳气虚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以及气虚血瘀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ACE基因多态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调查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的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建立临床调查表(CRF)及ACCESS数据库;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填表培训,经一致性检验通过,查阅病历填写CRF,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155例,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显示,CHF患者中证素出现频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其中气虚证出现在82.5%的CHF患者中。临床实际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显示,155例CHF患者中共出现63种证型,其中只出现一次的有47种证型,而出现频次超过10次的仅有4种证型,重复率均较低。分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研究显示:心衰患者以虚实夹杂居多。从水饮证、气虚证、血虚证、血瘀证、阴虚证、痰阻证、阳虚证到气滞证,LVEF值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从水饮证、气滞证、气虚证、阳虚证、痰阻证、血瘀证、阴虚证到血虚证,LVDd呈现依次减小的趋势,水饮证和气虚证在LVEF和LVDd都列于左室功能较差的位置。按分类证型研究,有气虚证与无气虚证相比,LVDd更大、LVEF更小,有水饮证与无水饮证相比,LVDd更大、LVEF更小。研究显示临床实际证型复杂多样,分布趋于分散,缺乏规律性。结论:CHF常见证素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分类证型以虚实夹杂居多;临床实际证型缺乏规律性。中医证候与左室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虚证与水饮证是反映左室功能下降的重要证素。中医证候诊断亟待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