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人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以往有关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多以儿童为主 ,对成人的研究未见报道。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人群的免疫效果 ,本研究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recombinantyeast-derivedhepatitisBvaccine,YDV)免疫 2 2~ 58岁小学教师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 :免疫前应用放射免疫试剂筛查HBsAg、抗 -HBs、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近期无感冒发烧、免疫前体温正常 ,无接种乙肝疫苗史、肝病史及 1年内无输血史者作为免疫对象 ;对象来源 :在辽…  相似文献   

2.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周蔚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604-1605
目的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并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辖区内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18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抽血进行“两对半”检查,并统计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接种完成后抽血检查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情况,统计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抗体保护率。以全程(三针)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为观察组,以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抗体保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非常理想,第一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7.56%,全程及时接种率93.78%,全程接种率达到94.56%:新生儿HBs阳性率低于人群,且新生儿抗体保护率高达85.49%,高于人群抗体保护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结论乙肝疫苗切实发挥了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成人乙肝基因疫苗接种效果Meta分析与成人接种的必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成人接种乙肝基因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文献检索符合本研究分析条件的成人乙肝基因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论文10篇,5篇为实验对照研究,5篇为平行对照研究,用抗HBs的转阳率作为效果指标;采用Meta分析中的固定效应模型(General Variance-Based法)和随机效应模型(Der Simonian and Laird法)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对照研究论文经Meta分析,公共OR的估计值为2.842,95%的可信区间为(1.329,4.35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HBs转阳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平行对照研究论文经Meta分析,公共OR的Mantel-Haeszel估计值为0.6592,相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5435,0.7994),男性组和女性组的抗HBs转阳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接种乙肝基因疫苗的免疫仍有较好效果,加强对中青年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宣传,控制人群HBsAg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医改后继续深化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3—7月采用多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宁夏、河北、山东、江苏4个省7个县市23个村12 499名≥18岁农村居民,对其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省农村成人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3.89%(1 736/12 499),全程接种率为11.02%(1 378/12 499),接种人群中全程接种率为79.38%(1 378/1 736);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乙肝疫苗接种针次越少;人均年收入越高、乙肝认知越好、对乙肝疫苗的信任度越高、威胁评估越高、文化程度越高,乙肝疫苗接种针次越多;农民和打工者乙肝疫苗接种针次较少。结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原因和对乙肝防治知识及疫苗的认识不足是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晓玲 《药物与人》2014,(4):284-285
目的: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与乙肝疫苗剂量的关系,为乙肝疫苗接种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疫苗接种室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接种程序、剂量)及接种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成人进行20μg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免疫成功率高于10μg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首选20μg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某部干部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并通过测定接种者血清中抗 -HBS水平检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 1)接种对象 :某部 50 0名干部 ,均为男性 ,年龄 2 0~ 53岁 ,无免疫缺陷和应用免疫抑制剂 ,两对半检测均为阴性。 ( 2 )试剂器材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酵母重组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试剂盒 (南京华欣药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酶标仪 (美国STATFAX2 10 0型 )。 ( 3)方法 :接种者以年龄分为≤ 35岁组 4 4 7人 ,>35岁 53人。按统一方法、标准及要求以 0、1、6三针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推动我国农村成人选择乙肝疫苗接种的内在动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农村成人879人(包括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健康信念模型识别影响接种意愿的内在认知因素。结果:流动人口有接种意愿的概率低于非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型各要素均对接种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年龄、是否流动人口、行动提示和既往接种经历等结构变量,可影响自我预期的乙肝易感性、严重性、接种乙肝疫苗所获得的利益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继而影响其乙肝疫苗接种的选择行为。结论: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解释了影响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的认知因素,且认知因素可显著影响接种意愿;流动人口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其接种意愿也低于非流动人口;干预措施应针对流动人口和中老年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接种可及性,调动成人的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9.
目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为了摸清海拉尔铁路地区中小学生乙肝免疫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乙肝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我们对本区1所小学1所中学共189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研究。方法: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80例儿童均接种乙肝疫苗,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对这80例儿童进行采血检验,并针对他们的免疫情况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可知,在这80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当中,其中21例儿童没有出现免疫应答情况,其中37例儿童出现低免疫应答情况,其中22例儿童出现高免疫应答情况,最终的总有效免疫应答率为74%,与此同时可以还得出的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的有效应答率会随之降低。结论:在关于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过程当中,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有效控制乙肝对儿童的侵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率会随着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儿童的保护作用会下降,就会提高儿童患乙肝的概率,其实总的来说就是接种乙肝疫苗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果的作用会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1.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成人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预防成人乙肝提供依据.以1990~1991年接种乙肝疫苗与否,采用多级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接种者1344人,调查未接种者1476人,对116名乙肝患者进行乙肝费用调查.结果表明,成本-效益1990~1991年攀枝花钢铁公司投入成本235.58万元(1999年的贴现值),产出的效益9283.81万元,净效益9048.23万元,效益成本比值为39.41.社会效益这次乙肝疫苗接种减少乙肝病人669人,减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737人,减少工作寿命损失639.47人年,减少寿命损失1418.30人年.研究结果提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刘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43-444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共收集3 501名来岳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并将每例5项标志物作为一种模式,对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501例中1 685例为全阴性,占总数48.13%;1 816例为HBV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51.87%,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5"模式为主。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经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标记全部阴性的3~4岁幼儿,随机分为接种,对照两组。接种组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血源疫苗30、10、10μg3针。免后1、6、12、24、36个月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68%、95.00%、92.31%、87.50%、和85.40%。接咱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抗-HBs滴度呈下降趋势。免后3年乙肝疫苗保护率79.50%  相似文献   

14.
乙肝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毅勤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84-1585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苗接种前后16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变化,为今后实行新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05年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起该区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目前全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接种疫苗改变了乙肝的流行特征,人群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儿童下降最明显。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是防制、消除乙肝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必须扩大疫苗的接种范围。  相似文献   

15.
HBV核酸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将血清样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A组(HBsAg和HBeAg两项阳性)、B组(大三阳)、C组(HBsAg、HBcAb两项阳性)和D组(小三阳)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06%、88.24%、57.14%和43.33%,HBV-DNA量的对数均值分别为6.0267、5.5667、4.9639、5.1520、5.4574,各组间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78份HBV-DNA阳性标本中HBsAg100.00%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34%和44.5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和HBeAg两个阳性组病毒复制最活跃,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别;HBeAg与HBV-DNA密切相关,但不能完全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将FQ-PCR定量检测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湘潭市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接种后血清乙肝病毒 (HBV)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2 0 0 0年 6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市市区 1985年 4月~ 1999年 1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横断面调查 ,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体 (抗 -HBs)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共调查≤ 15岁人群 30 0 5名 ,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95 9% ;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 0 5 9%~ 1 83% (平均阳性率为 1 2 0 % ) ,HBV流行率为 2 4 %~ 7 0 %(平均为 4 5 % ) ,均比实施免疫接种前明显下降。全程免疫后 <1岁儿童抗 -HBs阳性率最高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但 14~ 15岁人群中仍有 33 8%的人其抗 -HBs值 >10 0mIU/ml,且HBV流行率无明显的变化。表明实施大规模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并保持较高的接种率 ,是控制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年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疫苗(HepB)免疫的状况及相关情况,查找成人HBV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调查对象的乙肝病毒5项血清标志物、查看乙肝血检报告单和HepB预防接种记录、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问答式调查等方法以了解调查对象的相关情况。[结果]21岁以上的已感染HBV者HepB接种率仅为43.0%,其中市区为55.3%、乡村为37.4%,乡村明显低于市区(P〈0.01)。已感染HBV组HepB免疫中:每剂用5μg重组酵母(或10μg CHO)HepB者占98.2%,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接种者占73.4%,接种〉3剂(次)者占0.0%(对组分别为84.3%、100.0%和26.600);乙肝疫苗首针(HepB1)接种时间距HBV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时间〈24h者占39.5%(对照组为80.4%);HBV暴露后应急预防接种率为0.0%(对照组为33.3%);HepB接种前后、接种期间地塞米松等免疫抑制剂使用率占28.8%,其中“常用”率占19.9%(对照组分别为4.o%、0.0%);接种前HBV血清学总检测率为12.7%,其中“乙肝5项”检测率占2.4%,接种后抗-HBs检测率为0.0%(对照组分别为18.0%、7.4%和69.9%)。以上已感染HBV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BV血清学总检测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余各项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没有预防接种HcpB和HepB基础免疫失败是成人HBV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上述5个方面的问题可能是成人HepB免疫失败的症结所在。需克服各种影响因素,全面开展成人HepB免疫和优质“达标”接种,迅速提升成人对HBV的总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乙肝疫苗免疫60例健康成人并分别于首次免疫后1、3、7月测其抗-HBs水平。对其中30例分别于免疫前后进行HBsAg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抗-HBs水平检测,以分析免疫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疫者特异性淋转反应的SI与血清中抗-HBs mIU/ml对数之间存在明显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8685名成都市区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调查HBV感染过去史、家族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史。结果HBVm阴性31063人,占28.5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者4637人,阳性率4.2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者5250人,阳性率4.83%;HBsAg、HBcAb均阳性者527人,阳性率0.48%;单纯HBsAb阳性51228人,阳性率47.13%;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1921人,阳性率1.77%;HBsAb、HBcAb均阳性者13200人,阳性率12.15%;其他(HBeAb、HBcAb阳性、单纯HBeAb、单纯HBcAb阳性)共859人,阳性率0.79%;肝功异常(单项转氨酶和/或两项转氨酶增高)共计896人,异常率为0.82%;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3779人;接种率31.08%。结论成都市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总人数或阳性率与全国水平接近,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强乙肝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强化乙肝疫苗接种是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2372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标记物(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方法 对2372例无症状HBV携带进行了2-11年(平均4.14年)血清HBVM模式的随访,随访期内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结果 最初HBVM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简称“大三阳”)和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简称“小三阳”),随访终点时分别有62.1%和67.4%保持原模式不变;而最初模式为“大二阳”(HBsAg、HBeAg均阳性)、“小二阳”(HBsAg、抗-HBc均阳性)、“单抗-HBc阳性”(单项抗-HBc阳性,其余4项均阴性)、“单HBsAg阳性”(HBsAg阳性,其余4项均阴性),随访终点时保持原模式不变的比率较低(分别为39.3%、32.4%、8.7%、5.6%)。小三阳或小二阳随访期间仍可出现病毒复制(HBsAg阳转)。HBsAg、HBeAg平均每年阴转率分别为1.16%、7.1%,抗-HBs、抗-HBe平均每年阳转率分别为0.63%、4.8%;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HBsAg阴转率(P<0.01);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抗-HBs转阳率(P<0.01)。在随访期出现ALT升高468例(19.7%),其中160例(6.7%)表现为急性肝炎发作。结论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长期随访中不同的血清HBVM模式可相互转换,并可出现肝炎活动。HBsAg自然阴转率和抗-HBs的自然阳转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