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早产儿空腹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合理营养方式。方法:根据对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情况将82例早产儿分为全静脉营养组(早产1组,23例)、全胃肠喂养组(早产2组,34例)及微量喂养组(早产3组,25例,部分静脉营养),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产1~3组生后第3 d及第7 d空腹血中胃动素、胃泌素浓度。结果:①早产1~3组生后开始耐受全胃肠喂养时间分别为(11.67±3.45)d,(1.53±0.95)d及(6.46±1.34)d;②早产2、3组生后第7 d空腹血中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较第3 d明显升高;③早产2、3组生后第3 d及第7 d空腹血中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高于1组(P<0.05);④早产2、3组之间第7 d胃泌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胃肠激素水平与其胃肠功能成熟度呈正相关。结论:经胃肠摄入营养物能刺激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促进其胃肠功能成熟。  相似文献   

2.
李娅凤  蒋叶均 《浙江医学》2009,31(3):363-365
母乳喂养为新生儿提供了最佳的营养方式。但随着近年来母乳喂养的推广和普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母乳量不足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在不影响母乳喂养的同时尽量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体重的丢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对近年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抽样进行了喂养观察,在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的同时,对早期母乳量不足的新生儿及时添加配方奶混合喂养,在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两种喂养方式对初生婴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程度的影响,旨在寻找更适宜初生婴儿的喂养方法,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480例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组于每次母乳喂哺后,评估婴儿有无哭闹觅食和婴儿每天的小便次数,来考虑是否用奶旁加奶装置添加配方奶直至婴儿满足为止,待到产妇泌乳后予全部母乳喂养。对照组实行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食物,哭闹觅食时就给吸吮母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在出生初期实行部分母乳喂养,可使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推迟,程度减轻,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血生长激素(SS)和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36例为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游泳在出生后4~5h进行,第1d1次,以后每天2次,共10次。出院后每周游泳≥3次。对照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第1~5d进行常规沐浴,出院后不游泳或每周游泳〈3次。两组新生儿在出生第3d抽取第1次血,在生后42d抽取第2次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SS、GAS水平。结果两组生后第3d空腹血中SS和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d游泳组SS水平均较第3d低,但对照组SS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dGAS水平游泳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使其GAS水平增高,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共600例,根据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组320例为1组,混合喂养新生儿240例为2组,人工喂养组40例为3组。比较3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日排便次数、胎便转黄、黄疸指数及黄疸持续时间的差别。结果纯母乳喂养组黄疸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程度轻、黄疸发生率较低。结论纯母乳喂养有利于胎粪排出及胆红素的清除,有效控制或减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足月产儿脐血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其对产褥期母婴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足月妊娠不同分娩方式脐血血浆胃动素及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结果:阴道分娩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P< 001),血清胃泌素也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为减少产褥期母婴胃肠道症状,多采用阴道分娩,剖宫产儿应早期母乳喂养,对胃动素水平特别低下者建议投以少量胃动力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足月产儿脐血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其对产褥期母婴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足月妊娠不同分娩方式脐血浆胃泌素含量变化。结果:阴道分娩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血清胃泌素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减少产褥期母婴胃肠道症状,多采用阴道分娩,剖宫产儿应早期母乳喂养,对胃动素水平特别低下者建议投以少量胃动力药。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不同护理方式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生儿黄疸常规蓝光照射治疗配合游泳、抚触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皮测黄疸读数在 2 6~ 33之间 (相当于血清胆红素 14 .5 1mg/dl~ 2 0 .18mg/dl)的患儿 6 0例。观察组予蓝光照射 全身治疗、护理 游泳、抚触。对照组 30例 ,予蓝光照射 全身治疗、护理。结果 观察组有助于黄疸指数下降 ,总有效率为 90 .0 %。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 全身治疗配合游泳、抚触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IE患儿血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确诊的HIE病例55例作为病例组,与4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胃泌素浓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新生儿生后第3天与第5天胃泌素浓度比较变化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病例组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其变化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新生儿HIE的常规治疗中应注重对患儿胃粘膜的保护,以减少由于胃泌素分泌增加带来的消化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不同方式分娩的1 000例正常新生儿,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0例(剖宫产分娩),观察组500例(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以及黄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周内的胆红素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19.80%)低于对照组(2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指数和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分为游泳抚触母乳喂养、游泳抚触混合喂养、游泳抚触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4组,每组50例,纯母乳喂养组为对照组,观察四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游泳抚触母乳喂养、游泳抚触混合喂养、游泳抚触人工喂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加抚触有助于新生儿胎便的尽早排出,降低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12h和7d内血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70例,按胎龄分为≤32周组、33~34周组、35~36周组;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45例为对照组。早产儿组与对照组均于生后12h和7d采集空腹静脉血,行GAS、SS测定。结果4组生后12h和7dGAS和S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早产儿3组生后12h和7d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后12h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各组间生后12h和7dGAS水平及生后12hS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后7d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生后12hGAS和SS水平与生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GAS、SS水平与胎龄有关,早产儿生后7d内消化功能低下,考虑与GAS低水平及SS高水平有关,临床应根据胃肠激素水平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动态监测早产儿开奶前、生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中胃动素、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变化,并予以三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干预,探讨早产儿血胃动素、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喂养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需经间断鼻胃管喂养的胎龄34周以下的早产儿5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不同的喂养方式。放射免疫法批量监测血胃动素、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的水平。结果 (1)开奶前三组胃动素、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水平无明显差异,随喂养时间延长,非营养性吸吮组、滴服喂养组均高于单纯鼻胃管喂养组。非营养性吸吮组较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2)早产儿血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变化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成正相关。(3)非营养性吸吮及滴服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减低,达全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非营养性吸吮组更为明显。结论早产儿血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变化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成正相关;非营养性吸吮及滴服喂养均可促进胃动素及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而非营养性吸吮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其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20例,术后予早期肠内营养(EN组),另20例梗阻性黄疸术后予肠外营养(PN组)作对照,检测发病2d、第7天、第9天、第14天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PN组患者病程第7天血清IL-6、IL-8、TNF-α[(7.0±3.7)pg/mL、(55.1±38.5)pg/mL、(42.3±28.2) ng/mL)]高于EN组[(3.3±1.5) pg/mL、(33.4±16.4)pg/mL、(33.5±21.0) ng/mL,P<0.05)];病程第9天血清IL-6、IL-8、TNF-α [(11.8±3.5) pg/mL、(56.9±37.6)pg/mL、(40.3±30.1)ng/mL]也高于EN组[(4.1±1.3) pg/mL、(25.5±22.3)pg/mL、(27.1±18.6)ng/mL,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减少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慧娴  黄照国  韦秋芬 《吉林医学》2009,30(21):2595-2596
目的:了解黄疸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组73例和早产儿组39例。足月儿于黄疸消退后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28天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42天再次复筛;早产儿于黄疸消退、纠正胎龄满37周后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纠正胎龄41周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纠正胎龄43周再次复筛。结果:足月儿组初筛异常16例(21.9%),早产儿组初筛异常16例(41.0%),χ^2=4.55,P〈0.05,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听力损害明显高于足月儿;复筛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黄疸对早产儿听力的影响大于足月儿,但是经过治疗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窒息后血胃泌素、胃液pH值与胃肠功能障碍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胃泌素(GAS)、胃液pH值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以及早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分别测定46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非窒息新生儿血GAS及胃液pH值,采取动态监测及分析窒息新生儿血GAS、胃液pH值。结果窒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GAS明显高于无障碍组和对照组,胃液pH值明显低于无障碍组和对照组;早期处理后在72小时血GAS明显降低,而胃液pH值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进行GAS、胃液pH值动态监测可早期干预,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在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开展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开展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TBIL、DBIL、I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SOD水平下降幅度及MDA水平上升幅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小(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3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和蒙脱石散,观察组另接受间断蓝光照射,而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连续治疗3d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皮肤黄染消退情况、精神和神经症状、总胆红素值,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25.1%,远低于对照组的42.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蓝光间断照射与连续照射具有同样的疗效,同样能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但间断照射蓝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连续照射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