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5)
目的观察血尿酸(UA)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268例(男138例,女130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功能水平分为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26、42、47、53例。所有入选老年CHF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肾功能、空腹血糖(FPG)、血脂系列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描述各统计量特点,用Pearson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UA与老年CHF患者LVMI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老年CHF患者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UA、血肌酐与LVMI呈正相关(分别r=0.122、0.115、0.330、0.208;均P<0.05),甘油三酯(TG)与LVMI呈负相关(r=-0.204,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PG、TG、血UA、血肌酐与LVMI有线性回归关系(均P<0.05),且血UA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为0.33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UA、TG、FPG为心室重构的共同影响因素(标准系数分别为5.886、-3.632、2.739,均P<0.05),血UA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仍然最大。结论血UA水平与老年CHF心室重构明显相关,且这种关系独立于肾功能之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美托洛尔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2例CHF病人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消心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沙坦25~50 mg/d, 美托洛尔6.25~50 mg/d。两组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例、左空射血分数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0%,两组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后相比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可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NYHAⅡ级组20例,NYHAⅢ级组30例,NYHAIV级组26例,另选择40例心脏功能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RP水平,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功能NYHAII~Ⅳ级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2.46±1.26)mg/ml比(5.33±1.07)mg/ml比(12.11±0.31)mg/ml比(19.12±1.35)mg/m1],LVEF[(0.65±0.13)比(0.46±0.15)比(0.40±0.12)比(0.35±0.20)]明显降低(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CRP水平与NYHA分级数呈正相关(r=0.817,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与NYHA分级数呈正相关,能反映心功能恶化程度,是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武振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264-126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9例CHF(NYHA分级Ⅲ级~Ⅳ级)病人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抽血测量cTnI水平,同时观察分析病人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结果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cTnI浓度在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nI正常组比较,cTnI升高纽LAd,LVd,IVS,LVPW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InI的监测对判断心力衰竭病人心肌损伤是一个高度敏感和特异指标,对判断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7)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 EF)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我科的HF-p EF患者133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54例,心功能Ⅲ级组47例,心功能Ⅳ级组32例。并同时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心功能正常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0例,年龄30~74岁。两组均检测血尿酸、B型脑钠肽(BNP)、LDL-C及空腹血糖。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等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HF-p EF组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454.00±95.86)vs.(300.57±53.1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尿酸水平对HFp EF的(OR=1.028,95%CI:1.019~1.038,P=0.000),血尿酸水平是HF-p EF的危险因素。将HF-p EF患者根据NYHA分级情况分为三个亚组,三组间血尿酸水平、BNP水平、射血分数、E/A比值、左心室舒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参数在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BNP水平、E/A比值、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厚壁厚度以及LV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末内径在三组间两两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是HF-p EF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HF-p E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结合血尿酸水平、BNP、E/A比值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有可能对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进行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武振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12)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9例CHF(NYHA分级Ⅲ级~Ⅳ级)病人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抽血测量cTnⅠ水平,同时观察分析病人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结果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cTnⅠ浓度在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nⅠ正常组比较,cTnⅠ升高组LAd,LVd,IVS,LVPW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Ⅰ的监测对判断心力衰竭病人心肌损伤是一个高度敏感和特异指标,对判断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00例,同期收集非心衰入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并依据尿酸水平,将200例心衰患者分为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尿酸血症组,统计分析心衰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患者。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 值为2. 244 ( P <0. 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较尿酸正常者,心功能状态更差,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心功能指标进一步恶化。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更高,高尿酸血症可能是慢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状态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疑诊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阳性30例)和非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正常21例)。其中冠心病组单支病变13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7例。2组同时检测血脂各成分进行比较,最后分析血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病人在体重指数、TG、TC、LDL、HDL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P〈0.05),病变冠脉支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检测血尿酸水平有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能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3):286-28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与其心功能、肾功能的关系。方法:150例CHF男性患者按照心功能分为三组:NYHA II级组44例、III级组49例,IV级组57例,并随机抽选3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GFR)],血液学指标[Hb,红细胞(RBC),血红细胞比容(HCT)];根据CHF患者贫血情况分为贫血组(61例)和非贫血组(89例),并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F各组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等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F各组心功能各项指标(LVEDd,LVEF,NT-proBNP),肾功能指标(SCr,GFR),血液学指标(Hb,RBC,HCT)均有明显恶化,且随着心衰等级增加而明显加重(P均<0.05);与CHF非贫血组比较,CHF贫血组SCr[(89.78±44.79)mmol/L比(78.79±45.02)mmol/L]、GFR[(86.13±25.42)ml.min-1(1.73m)-1比(67.99±32.12)ml.min-1(1.73m)-1]、LVEF[(55.79±11.34)%比(45.65±12.03)%]水平明显降低,LVEDd[(49.89±8.93)mm比(56.45±11.23)mm]明显增大,NT-proBNP[(945.27±1249.76)pg/ml比(3884.23±2790.42)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与LVEDd、NT-proBNP呈负相关(r=-0.346,-0.547,P均<0.05),与LVEF、GFR呈正相关(r=0.453,0.338;P均<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下降会显著降低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宋琴%颜雪芸%董艳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9):819-821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260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组,分别为82、80、98例;按UA水平分为UA正常组(144例)和UA增高组(116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或急诊检查UA、肾功能、电解质、脑利钠肽(BNP)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UA水平明显升高,发生率为44.6%.随着心功能损害的加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x2=33.01,P<0.01),UA水平增高(F=15.853,P<0.01).血UA增高者LVEDd明显增大,LVMI增加,LVEF值显著降低,BNP明显上升(P<0.01).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血UA水平呈正相关(r=0.295,P<0.01),LVEF与血UA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1),BNP与血UA水平呈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UA是CHF病变进展及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组、扩张型心肌病组及风湿性心脏病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尿酸含量。结果:不同病因所致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且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升高显著(P<0.001)。按心功能分级三组间组组比较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心衰纠正后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且随心衰加重而升高明显。血清尿酸水平为测定患者心衰严重程度及评定疗效提供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7例心力衰竭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尿酸水平;比较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88.79 23.78)μmol/L和(256.62 26.24)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8.97 25.90)μmol/L、(450.17 16.09)μmol/L和(561.05 26.71)μmol/L,其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509.27±10.74)μmol/L和(402.01 29.7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吴志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2):117-1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氯沙坦的影响。方法:64例 CHF 患者随机被分为氯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观察治疗前后 UA 变化,并比较 CHF 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尿酸浓度。结果: (1)CHF 患者心功能Ⅰ、Ⅱ、Ⅲ、Ⅳ级者 UA 分别为(224.12±103.54)μmol/L;(268.17±97.66)μmol/L;(319.42 ±101.92)μmol/L;(437.85±109.23)μmol/L;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Ⅰ~Ⅲ级患者(P<0.01);(2)氯沙坦组治疗后 UA 水平显著降低(352.17±101.86)μmol/L、(232.69±99.30)μmol/L(P<0.05);苯那普利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UA 水平随心功能不全加重而明显升高;氯沙坦在改善心功能同时具有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秦永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1):39-42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尿酸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心内科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783例.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低水平组(195例)、较低水平组(195例)、较高水平组(195例)和高水平组(198例),比较各组的病死率.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199例)和生存组(584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尿酸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尿酸各组的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1),高水平组最高,达43.4%,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70.03±9.67)岁比(73.31±8.69)岁],尿酸[(353.28±122.58) μmol/L比(423.71±189.84) μmol/L]水平显著升高,合并贫血(17.6%比24.1%)、房颤(17.5%比31.2%)、肾衰竭(22.1%比34.7%)的比例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56.49±11.14)%比(49.43±12.19)%]显著下降(P<0.05或<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尿酸(≥437 μmol/L)、年龄、NYHAⅢ~Ⅳ级及房颤是老年冠心病心衰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 0.596~1.547,P均<0.05).结论:血尿酸作为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后指标,其作用独立于影响心衰患者生存的其他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红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6):554-55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酸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42例初次入院的CHF患者的血尿酸与心功能的变化;并进行随访1年。对比在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结果:心衰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36.6%,随着心功能恶化,尿酸水平逐渐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P均<0.05);在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死亡率、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CHF患者中常见;对于CHF患者,高尿酸血症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男性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与血清尿酸浓度的相关性。方法:218例维吾尔组男性冠心病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三组,LVEF≥50%组(对照组,72例)、40%〈LVEF〈50%组(71例)、LvEF≤40%组(75例),比较三组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所有患者心功能再参照NYHA分级分为Ⅰ级组(37例)、Ⅱ级组(80例)、Ⅲ级组(67例)、Ⅳ级组(34例),比较四组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按冠脉粥样斑块的稳定型再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01例)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117例)组,比较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及血尿酸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LVEF≥50%组、40%〈LVEF〈50%组、LVEF≤40%组三组血清尿酸浓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尿酸与LVEF呈负相关(r=-0.408,P〈0.01)。按NYHA分级分组,心功能Ⅳ级组血尿酸高于其余三组.心功能Ⅲ级组血尿酸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Ⅰ级组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P=0.62);ACS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与LVEF呈负相关(r=-0.408,P〈0.01)。结论:血清尿酸增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心功能恶化的预测因子,也是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龄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高龄男性CHF患者60例(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Ⅳ级32例),心功能正常者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 UA、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清 UA[(318.2±54.3)μmol/L比(434.7±72.7)μmol/L]、RDW [(13.84±0.60)%比(15.79±0.74)%]、hsCRP[(2.23±0.56)mg/L比(6.35±2.34)mg/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加重而升高(P均<0.01);E/A[(1.02±0.36)比(0.75±0.13)]、LVEF[(59±9)%比(49±9)%]显著降低,且随心功能恶化更为降低(P均<0.01);心衰组 UA、RDW、hsCRP与 E/A、LVEF均呈负相关(r=-0.391~-0.731,P均<0.05);RDW与 hsCRP呈正相关(r=0.491,P<0.05)。结论:血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高龄男性患者的心功能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7例NYHAⅡ一Ⅳ级老年CHF患者(心衰组)及29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UA、hs-CR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清hs-CPR[(8.78±4.35)mg/L∶(1.27±0.48)mg/L]、UA[(451±83)μmol/L∶(289±25)μmo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且随着NYHY心功能级别增高,血UA水平逐渐升高,其组间差异性显著(P0.01),二者呈正相关(r=0.39;P0.01)。血清hs-CPR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0.187,P=0.079)。血UA水平与血清hs-CRP无显著相关(r=0.389,P=0.06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衰分级有很好的相关性,它结合NYHA分级方法及左室射血分数能更好地反映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