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article reviews etiology, pathogenesis, natural history, and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percutaneous septal ablation which has evolved as an alternative to myectom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refractory to medical treatment.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own series of 337 interventions planned and 312 procedures completed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pacemaker implantation rates: 1.2% (4/312) and 7% (22/312)) are discussed. Overall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were seen in about 90%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septal ablation.  相似文献   

2.
3.
Newer concepts in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M Shah 《JAMA》1979,242(16):1771-1776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O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征变化。方法 :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导管检查确诊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测定 ,并录像供术后测量冠状动脉直径及分析其形态学特征用。结果 :2 6例患者中表现为左冠状动脉优势者 7例 (2 6 .9% ) ,冠状动脉呈均势型者 2例 (7.7% ) ;冠状动脉内径粗大者16例 (6 1.5 % ) ,其中以左冠状动脉增粗者 14例 (87.5 % ) ,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近端血管直径均较同期非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增粗 (P<0 .0 5 ) ;冠状动脉肌桥 5例 (19.1% ) ,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及第一间隔支近端 ;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9.0 7± 3.88) k Pa。结论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 ,左冠脉优势及冠状动脉肌桥比例增多  相似文献   

5.
Thre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rop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surgery are described. The 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older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Transcoronary ablation of septal hypertrophy (TASH) can lead to sustained improvement in both hemodynamics an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 HOCM ) . ^1-4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about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procedures. This study sought to compare TASH wit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HO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中并发症及处理,以提高对其术中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的水平。方法:对13 例HOCM 患者行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注射无水酒精量为1.5~5 m l。消融成功率达100% 。结果:术中并发症9/13 例次,发生率69.2% ,其中以术中注无水酒精时血压下降为最严重,心绞痛最多见。结论: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6例HOCM病人用无水酒精进行PTSMA后的早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PTSMA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下降,症状和心脏杂音减轻;但并发有酒精外溢,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结论:PTSMA是一项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HOCM的新技术,春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0月-2007年12月,54例患者因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男37例、女17例,年龄6~68(36±16)岁,体重27~83(60±14)kg.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其中3例患者因左室流出道狭窄解除不满意,二次转机行左室流出道疏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动脉导管切缝术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1例.围术期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40~290(107±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95(70±36)min、气管插管时间5~21(14±15)h、ICU住院时间11~183(45±34)h.与术前相比,术后LA大小(术前42±8、术后35±7)、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前(106±44)mm Hg、术后(24±19)mm Hg]、室间隔厚度[术前(27±6)mm、术后(19±5)mm]、左室射血分数(术前70±10、术后61±9)均显著下降(P<0.05).二尖瓣关闭好或仅轻度返流,SAM征消失.手术死亡4例(7.4%,4/54),主要死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完全左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26例,室内传导阻滞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远期随访:所有生存患者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或并发症.结论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可满意的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欧阳辉  张近宝  邬晓臣  丁盛  周凯  岳琴  梁瑜  刘小燕 《四川医学》2010,31(12):1776-1777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采集我院8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改良Marrow手术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评估梗阻部位和程度,术后7d再次经超声复查手术效果,并对比术前超声结果,出院后进一步随访。结果全组共死亡1例,死亡率1.25%。存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梗阻解除彻底,峰值压差降低,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90%的存活患者心功能为Ⅱ级以上,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0.76±9.2 mmHg.室间隔厚度由术前25.66±3.17 mm降至术后的14.36±3.08 mm.心肌酶峰值时间为11.2±3.5 h.3例出现短阵加速性室速,后转为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无异常Q波发生.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多为一过性,只要病例选择恰当,靶血管选择正确,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22-125
目的 研究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Morrow 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心胸外科同一医疗组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手术,A 组采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B 组采用正中开胸手术。A 组采用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诊断描述,对照胸腔镜的探查结果,分析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Morrow 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A 组30 例患者二尖瓣反流(MR)与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呈正相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较术前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略减低,室间隔基底段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LVOT-PV)、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二尖瓣反流面积(MR)较术前明显降低;A 组与B 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部切口长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Morrow 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TEE 对二尖瓣病变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手术方式的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非手术疗法,即经皮穿刺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并发症。方法:72名有流出道梗阻症的病人,术前经心脏超声动图明确诊断。病人被施行导管手术,以无水酒精注入靶血管内。观察并发症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在主入酒精时,69名病人发生严重胸痛,在手术及术后围手术期间,19名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脏传导阻滞,其中一名病人呈现永久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性直搏器。束枝传导阻滞在本研究中非常常见,暂时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占50%,永久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占38.9%。6例(8.3%)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1.4%)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超过二年的长期随访组中,24例病人无一例死亡,至目前为止,该组病人的心功能没有进行性恶化。在本研究中,无论长期及近期观察,均无死亡发生。结论:心肌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最普遍的并发症是右束枝传导阻滞。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心脏传导阻滞。心肌消融治疗方法是治疗HOCM的一种良好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5.
颜景涛  游涛  杨文灿 《吉林医学》2013,(28):5791-5792
目的:采用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8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置入双心腔起搏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在以较短的房室间期(100 ms)进行双心腔起搏器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从50.67 mm Hg(1 mm Hg=0.1333 kPa)下降至27.47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平均随访6个月中(516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起搏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 总结近年行这类手术麻醉患者84例,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 术前心血管系统异常以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率居首位,为86%;其次是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发生率列居第3位;术前合并脏器功能异常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麻醉方法主要取决于病情和手术种类,上腹部手术64.5%选用全身麻醉.择期手术68例患者,术前给予相应的极化液、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和抗感染等治疗.16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需行呼吸支持、循环不稳定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者分别为18.8%、37.5%和18.8%;择期手术患者分别为4.4%、13.2%和4.4%.47例术后行PCA镇痛;术后死亡率为7.1%.结论 在高龄心脏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描述3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麻醉管理,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讨论。结果3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在全麻下切除嗜铬细胞瘤后,均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术后为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均使用了大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切除嗜铬细胞瘤后持续性低血压的重要因素。术前仔细评估心脏功能对于术中麻醉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6-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现象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就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To analys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 with concomitant mitral valve abnormalities. Methods From October 1996 to June 2009,6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HOCM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There were 41 males and 21 females with age ranging from 6 to 68 (34. 05 ± 15. 26) years old. The body weight were 27 83 kg [mean (60. 42 ± 12. 71) kg]. Detected by preoperative echocardiography,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超声多普勒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 (2小时、12周、4年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 右室起搏 4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均显著改变 ,尤其二尖瓣前向运动 (SAM)、左室流出道 (LVOT)血流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0 1) ,肥厚的室间隔显著变薄 (P <0 .0 5 )。结论 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其远期疗效显著 ,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 ,改善LVOT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