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功能研究变化。方法采用潮气呼吸功能测定112例,日龄15-28d的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肺功能。以102例正常同日龄新生儿做对照。主要参数为:达峰时(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kg),每分通气量(MV),潮气呼吸容量环(TBFV)。结果急性期组潮气量(VT/kg)(5.98±1.32)mg/kg,分钟通气量(MV)(1.08±0.29)L/min,较恢复期(7.02±1.21)ml/kg和(1.29±0.24)l/min明显偏低(P〈0.05);反映气道阻塞的指标TPTEF/TE,VPEF/VE分别为(33.01±4.81)%和(33.5±5.02)%低于恢复期组的(43.76±9.82)%和(45.0±10.01)%(P〈0.05)。急性期组呼吸频率(RR)为(58.42±13.01)次/分,比恢复期的(50.01±13.44)次/分明显增快(P〈0.05)。恢复期分钟通气量(mv)为(1.29±0.24)l/min,较对照组的(1.52±0.30)l/min低(P〈0.05),有显著性意义。TBFV形态特点:临床急性期TBFV环变窄,呼吸曲线升陡,高峰提前,峰值较高,降支凹陷。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气道病变,可作为检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程及预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作者等观察8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的喘息性支肺炎血清CPK,LDH,GOT并与正常小儿32例相对照,结果显示喘肺病儿的心酶的变化均高于正常组(P〈0.01),恢复时间也较长,尤经LDH变化最明显,作者提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时心酶谱改变可有非心脏因素,可作为该病的诊断及观察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喜炎平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至喜炎平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每组各30例。喜炎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利巴韦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喜炎平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流涕、肺部啰音和X线胸片病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治疗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P〈0.05),但是喜炎平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利巴韦林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巴韦林相比,喜炎平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干扰素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RSV肺炎新生患儿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使用.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吸氧天数、住院时间,并于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另随机抽取医院同期出生的RSV检查阴性新生儿90例为阴性对照组,比较RSV阳性患儿与RSV阴性新生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RSV阳性组纯母乳喂养率为35.42%,明显低于RSV阴性组53.33% (P <0.05),咳嗽、鼻塞、细湿鸣音、哮鸣音发生率分别为76.04%、71.88%、54.17%、30.21%,均明显高于RSV阴性组(P<0.05);观察组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吸氧天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44 ±2.13)d、(5.67±1.75)d、(9.28±2.8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7.58±3.29)d、(6.83±2.02)d、(10.85±3.60) d(P <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有效率为81.2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咳嗽、鼻塞、细湿鸣音、哮鸣音、纯母乳喂养率低为新生儿RSV肺炎的主要特征,以干扰素治疗该病,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肺部功能恢复,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为观察血锌及T细胞亚群与RSV感染的关系,本文对42例患儿血锌、细胞及体液免疫作了检测,以了解其变化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 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和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后CD4+、CD8+和IL-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和IL-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1990 ̄1991年和1997 ̄1998年两个非连续的流行年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亚型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RSV阳性鼻咽分泌物(NPS)标本或RSV分离株,划分A、B亚型。根据N基因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型将RSV分离株分成至少6个基因型NPI-6NPI,3和6属于B亚型,NP24和5属于A亚型。根据SH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A亚型分离株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病原学和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可分为A、B两亚型,其结构蛋白中,F蛋白与G蛋白与诱发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关,灭活RSV疫苗接种无保护作用,减毒活性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作为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呼吸合胞病毒和G糖蛋白抗原,应用间接ELISA法对120名14岁以下的正常儿童及44例RSV肺炎患儿血清中RSV-F和G糖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儿童血清中两种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3岁以内组与3岁以上组的抗体水平有蚶性差异,2岁以上RSV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RSV-F和G抗体平均水平明显低于2岁以上正常儿童的水平、以上说明婴幼儿易发生RS  相似文献   

11.
I型变态反应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喘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采用完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颗粒筛选噬菌体肽库,以获得能高亲和力结合并能抑制该病毒复制的特异性多肽,方法:Hep-2细胞培养RSV,采用蔗糖密度梯度(30%、45%、60%)和超滤离心纯化病毒,病毒用生物素标记后,应用M13噬菌体PⅢ呈现随机7肽库进行筛选,经过3轮淘筛后,ELISA进一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与RSV的亲和力,通过TCID50检测其抗病毒复制能力,选取与RSV具有高亲和力的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据此推导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经鉴定得到13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能与RSV呈高亲和力结合,其中3个克隆体外能明显抑制RSV的复制,使TCID50由10^-8.1SFU/ml分别降至10^-4.1、10^-4.3、10^3.8SFU/ml。DNA测序发现各个克隆之间缺乏明显的同源序列,但普遍含有较多的脯氨酸,结论:通过噬菌体肽库能筛筛选到抗病毒作用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开发高效RSV的诊断和治疗试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病毒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咽拭子和部分血清进行病毒分离、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免疫酶村固相吸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 4298例咽拭子中分出流感病毒200例,其中上呼吸道流感病毒172例阳性,占流感病毒阳性率的86.0%;分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50例,下呼吸道合胞病毒139阳性,占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92.7%;及分出单疱病毒20例;单疱病毒阳性率0.5%。460例肺炎和支炎血清检测巨细胞病毒IgM82例阳性,CMV-IgM阳性率17.7%。结论 流感病毒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流感病毒流行有2个高峰(每年3-4月及7-8月份)。单疱病毒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为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2008-2009年度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亚型流行情况,并了解优势流行株BA株的G蛋白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2008年4月-2009年3月全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508例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用RT-PCR方法检测RSV并进行亚型鉴定,选取29例B亚型和10例A亚型RSV阳性标本,用RT-PCR的方法扩增全长G蛋白并测序.结果 在508例标本中,RSV阳性126例(24.8%),其中检测出A亚型43例(34.1%),B亚型80例(63.5%),A、B亚型混合感染3例(2.4%).所测的10株A亚型的G基因与标准株A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4%~92.0%,均属GA2基因型;29株B亚型的G基因与标准株CH1853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0%~93.0%,其中19株均为具有60个高度重复核苷酸插入的BA株.B亚型流行株与CH18537标准株相比,G基因有多种核苷酸变异如缺失、插入等,尤其在G蛋白近C端1/3处的高变区.结论 2008-2009年RSV仍是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与既往两年A亚型优势流行不同,2008-2009年度B亚型毒株流行占优;近年新发现的BA株可能已成为本地区优势流行株,BA株G基因变异是否导致G蛋白功能增强,进而促进其优势流行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G基因的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未纯化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胞混和物,采用改良胍-热酚法提取病毒m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得到大小约920bp的产物。经PstI酶切表明其中含有PstI酶切应点,证实其产物确为RSVG基因。此法简便、特异、第三、快速、。由于RSV极不稳定,RNA甚易降解,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离心蚀斑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呼吸道合胞病毒蚀斑新技术。将细胞悬液与病毒混合离心能使蚀斑数量显著增多,出斑时间缩短。同时蚀斑数量和出斑时间与离心力和离心时间成正比,细胞浓度以2.5×10 ̄8/L、甲基纤维素浓度以1.5%为宜。与快速法及常规蚀斑法相比,离心蚀斑技术的出斑时间平均比后两者快2天左右,出斑达高峰时间比后两者提前3天左右。且本法具有蚀斑明显,敏感,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其跨膜蛋白包括融合性F蛋白、吸附性G蛋白和小疏水SH蛋白,它们在病毒的吸附、穿入中具有重要作用,F和G蛋白还是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因此在疫苗研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e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性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高,多数儿童在两岁前都感染过RSV。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也会暴发流行。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在不同年龄组往往不同,一般可致鼻炎、中耳炎、哮喘、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以后两种疾病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RSV属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约150~30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