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全球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病率不断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危险因素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研究,治疗手段也有增加,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医中药在治疗AMD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概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研究概况。方法:收集近年来有关VEGF与渗出型AMD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对VEGF的结构和功能及VEGF抗体治疗渗出型AMD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VEGF与渗出型AMD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血管生长是许多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致盲的关键步骤,VEGF又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VEGF与渗出型AMD的研究成果,将为渗出型AMD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和抑郁症均为难治愈慢性疾病,二者相生相伴,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抑郁症共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抑郁症交互,导致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现有临床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方法大多将糖尿病与抑郁症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存在显效率低不良反应强等诸多缺陷.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  相似文献   

4.
田旭升 《新中医》2007,39(7):97-98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在研究中大多医家将抑郁症与中医的郁证混为一谈,无形中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设置了障碍,影响了临床研究及学术发展。抑郁症不单纯地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在百合病、失志等其他论述中亦有散在记载。抑郁症与中医的郁证在症状描述上与病因病机的解析上既有一定重合,又存在相当的差异,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可在多种中医病名的症状群中出现,抑郁症与郁证二者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depression)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对抑郁症研究的广泛开展,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得到了体现。从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看,大多数现代医家将抑郁症与肝郁证直接对应。笔者在复习抑郁症和肝郁证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抑郁症与肝郁证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已,不能直接对应。现试从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微观指标等探讨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精神心理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及自杀率逐年增高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针刺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变化进而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故本研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调节机制,探讨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炎症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针刺治疗抑郁症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抑郁症的治疗中往往只从某单个方面进行研究,抑郁症症状多变的发病特点决定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者会顾此失彼。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认为的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只有从整体进行调节才能有望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未来对抑郁症的治疗也将会从单一靶点、单一药物向多靶点、复方药物转变。进一步挖掘归脾汤对抑郁症的治疗机制或许能揭示抑郁症各个靶点之间的关系,甚至找到新的靶点,将更加有助于指导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8.
夏猛 《辽宁中医杂志》2012,(8):1657-1659
通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整理研究发现,抑郁症发病与痰、浊、瘀等病理产物相关,病位涉及人体五脏六腑,尤与肝、心、脾关系最为密切;抑郁症复方治疗多采用疏肝解郁、补益心脾、疏肝健脾、补益肝肾等方法,单味中药及中药提取物等对抑郁症的治疗也多有验效;同时,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抑郁症治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抑郁治疗研究中,应在关键病机、创新理论认识、辨病治疗、及更多融入中医药理论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现代临床一线用药如盐酸舍曲林、西肽普兰、米氮平等的抗抑郁疗效肯定,然而患者依赖性大,不良反应明显。中医学于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中医体质学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大多数医者治疗抑郁症等情感类疾病时,尚未考虑体质因素或仅考虑到常见的气郁体质。而笔者在临床跟诊时注意到,许多抑郁症患者明显兼夹阳虚体质,导师王琦教授将疾病与阳虚体质、证候因素综合考虑,取得了较好疗效。文章系统梳理了阳虚体质与抑郁症相关的古今文献,阐明两者的关系;并结合临床验案详细解析王琦教授诊治抑郁症"三辨诊疗模式"(辨体-辨病-辨证)和用药,希冀为临床医师治疗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类疾病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精神综合征,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是国外研究热点,用以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通过近年国内外文献检索对比发现,国内对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缺乏重视,文章介绍了中医关于抑郁症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医抑郁症病因病机缺乏神经生物学依据,未来应研究中医抑郁症相关脏腑心、脾、肾与脑中枢的关系;西医学关于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塞斯的认知神经生物学模型为基础的神经环路、帕佩兹环路和单胺-非单胺长反馈神经环路,提出抑郁症神经环路存在抑郁症相关脑区说法不一及未来研究应抓住关键脑区与回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宁心宝与西药心先安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60岁以上各种病因所致窦性心动过缓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宁心宝,而对照组口服舒氟美,2组均应用心先安注射液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续2周,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体表12导联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体表12导联心电图改善情况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24 h动态心电图总心搏次数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④生活质量定量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⑤生活质量定性观察,治疗组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改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药宁心宝与西药心先安联合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及“心脑共主神明”这几种观点的争议,本文从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及其在中医学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了神的本质及其与心脑的关系,并对“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几种观点做了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神明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五脏藏神理论的学术内涵、脑与神的关系以及五脏藏神理论对神志病诊治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具有认知心理学内涵,高度概括了脑与神的关系,对神志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例RA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中医证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与免疫学、血常规、血液流变学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邪气痹阻、瘀血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或发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人体阴、阳的关系是左、右关系。“识神”、“元神”是中医学的一对重要概念。(1)识神是脑最高级部分的功能,元神是脑较低级部分的功能。淤识神是脑(以额叶、大脑皮层为代表的)最高级部分的功能,元神是脑较低级部分的功能。于由于识神是脑最高级部分的功能,元神是脑较低级部分的功能。所以,在发生上,识神主要相关于后天,元神主要相关于先天。(2)识神为阳,元神为阴。淤动为阳、静为阴;日为阳,夜为阴:识神显现多见于应激,多在白天;元神显现多见于睡眠、入静,多在夜晚。于热为阳,寒为阴:元神显现(睡眠、入静)时,能量代谢多降低。(3)所以,从识神、元神看,人体阴、阳的关系实应是上、下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通过主血脉而统摄其他各脏器的生理、心理活动.心任物,而成为人之感知、记忆、思维、意识等思维活动的中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主要调节者.脾藏意,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主要有记忆、思维、注意、意志等多种涵义;脾主思,包括两层含义: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属于认知范畴,主导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与人...  相似文献   

17.
从经典的心主神明、主血脉的概念探讨心的本义。回顾中医脏腑生成说,阐发心是随脾生成后而衍生出来,心是充实与完善了脾的功能;并从神明为五脏所主探讨其源本。认为中医脏腑的核心是在脾,并非在心,脾与心是呈主从关系。展现心脾气血互济,神意相承的密切相关及其临床的运用意义。进一步认识心的本义及心脾相关学说,有利于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体质与卵巢癌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推导,构建中医体质与卵巢癌发病的微观因子中介机制模型,以助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路径集,从而为中医体质与卵巢癌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黄帝内经》神志理论为起始,论述了神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必要性。以《黄帝内经》重阳思想为突破点,结合古代医家"阳主阴从"理论,论述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作用,以及阳气与神的相通性。基于抑郁症临床表现及神与阳气的相关性,将抑郁症的发病部位集中在心(脑)、肝、脾(胃)、肾;并通过这些脏腑与神的相关性,论述抑郁症的发病病机。  相似文献   

20.
张元贵  邱仕君 《光明中医》2016,(15):2166-2168
心肺相关是五脏相关理论的子系统,具有五脏相关理论的共同内涵,又有其自身特殊内涵的一面。通过在中医五脏相关理论思想指导下,从解剖位置、气血、经络、形神四个方面揭示心肺相关的内在机制,心肺在人体中位置毗邻,气血是心肺相关的信息单元,经络是心肺相联系的信息通路,形神关系是心肺相关的最高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