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微创术式——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后正中切口扩剥棘突旁骶棘肌并保留骨膜附着于椎板表面,完整保留棘上、棘间韧带、棘突及切断双侧椎板,并向侧上方翻开。充分显露椎管内容物并完成髓核摘除,椎管或神经根管扩大,回植"结构瓣",使椎管重新成形。结果本组381例,男性292例,女性8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6岁,合并腰椎管狭窄者318例,中央型偏一侧者306例,游离型28例,极外侧型7例,小关节增生并侧隐窝狭窄者19例,黄韧带增厚21例,327例获得随访,分别为40~84个月,优284例,良22例,可12例,差4例。结论本术式保证微创条件,保持生物最佳内环境稳定状态即保留原解剖结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并能有效防止术后椎管内广泛性粘连及挛缩而导致的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6例,男117例,女59例,年龄18~79岁。合并中央椎管狭窄者32例,侧隐窝狭窄者57例。结果随访5~10年,平均7年。优143例,良27例,可6例。结论本术式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将部分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椎板上骨膜保留,于病变节段下一椎间隙切断棘上棘间韧带,用骨刀(骨刀宽面与矢状面成角10-15度)在上下关节内侧2mm处自下而上并保持骨刀宽面进入椎板深度与椎板厚度相一致切断两侧椎板,牵开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常规进行椎管减压,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回植。报告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2-81岁,平均67.6岁。结果 32例均随访,最长6年,最短8个月,平均36个月。总优良率90.6%。结论 本术式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2006年采用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左右[1],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手术方式上存在很大分歧,尤其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上争议更多.靳安民等认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提倡术式[2].近5年来,我院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6例,术后全部随访,效果优良.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术中咬除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相应的上椎板部分下缘及下椎板上缘,呈开窗状,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椎体后缘和关节突内侧皮质骨、钙化的后纵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36个月,优良率达92%。结论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感染、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神经根损伤等10个方面论述了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了手术中的禁忌及治疗对策,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71例单侧、单节段单纯的LDH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B组采用标准的全椎板切除或扩大椎板切除。所有病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结果A组优19例,良5例,中4例,差4例,总有效率87.5%。B组优13例,良9例,中9例,差8例,总有效率7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以腿痛为主要症状接受手术治疗者疗效优于同组中以腰、腿痛为症状者。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LDH手术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3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53—78岁,平均61.5岁,其中L3/44例,L4/513例,L5/S16例。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半椎板切除术,16例行全椎板切除术。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一5年,平均26个月。按照Masato等拟定的评定标准:优11例,良9例,好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656(20/23),除2例发生脑脊液漏外,无明显手术并发证。结论:椎板切除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以便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访1975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45例,其中208例行开放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7例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共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0例,其中椎管狭窄8例,腰椎不稳7例,硬膜外瘢痕4例,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同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3例,术后椎间盘炎2例,神经根损伤、定位错误和假关节形成各1例。结论 术后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板小关节突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的临床技巧,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及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在病变侧的上关节突及相应椎板上缘开窗除突出髓核,在除髓核同时扩大侧隐窝,探查神经根通道,结果: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至15日,优良率为97.2%,结论:此术式有利于侧隐窝和神经根通道的探查,同时兼顾脊柱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0年~2004年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盈突出症17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l76例,男139例,女37例,年龄23.76岁,平均42岁,其中60岁以下158人。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5年,平均7.8年。诊断标准:①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②有感觉、肌力或反射减退。③腰椎CT、M RI扫描有椎间盘空出。病变部位:L3.4 4例,L4.5 78例,L5S167例L4.5 L5S127例,手术时间40m in~140m in,平均80m in。失血量30m l~140m 1,平均70m l。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脊膜麻醉或全麻,侧卧位,作腰骶正中切口,显露病变椎间隙,克氏针定位后…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华夏医学》2000,13(5):629-6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髓核突出刺激 ,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痛、下肢牵拉痛 ,甚至出现腰椎侧弯、下肢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等 ,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从 1997年 1月以来 ,共施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扳切除术 14例 ,由于术后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最大 5 9岁 ,最小 2 6岁 ,住院最长 2 5 d,最短 15 d,治疗效果 :全部痊愈出院 ,无并发症。2 护理要点2 .1 心理护理与术前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因病程长 ,反复发作 ,以至丧失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5.
黄华  张增东 《海南医学》2009,20(9):90-91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效果。结果手术过程简洁,切口小,手术创伤小,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术后随访半年一1年,平均9个月,全部病例均恢复好,术后未见复发;腰椎活动无影响,全部病例优良。结论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分棘突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术式,避免腰部椎板咬除,术后恢复腰椎管后部骨性结构及椎管的完整性,预防远期腰椎不稳及瘢痕组织形成对硬膜囊的压迫,方法:采用截骨不断韧带的方法,将棘突椎板块取下,以下位棘突的棘间,棘上韧带为轴,将棘突椎板块牵向一侧,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后,将棘突椎板块原位再回植。结果:全部患者随方13个月-3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X线平片及CT检查示棘突椎板块均原位骨性愈合,结论:该术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合并症少,可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腰椎不稳定及新的压迫形成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脊柱镜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黎庆初  谭斌  何二兴 《广西医学》2003,25(3):421-4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 ,如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等 ,但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对脊柱破坏性大等问题。鉴于传统手术的缺点 ,不破坏脊柱旁肌肉的附着、血运和神经结构的以后路脊柱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我院自 2 0 0 1年 9月以来应用脊柱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3例 ,近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病人中 ,男性 5 4例 ,女性2 9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 2 6岁 ,病程 1个月~15年 ,平均 2 7个月。旁侧型突出 5 9…  相似文献   

18.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119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腰椎管狭窄症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54例,手术后3天~2周即可扶拐行走。术式保护了脊柱后柱的完整性,且术式简单易行,可早期下地活动,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从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9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2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 获得随访 65例 ,随访时间最长 2 6个月 ,最短 6个月 ,平均 13个月 ,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 93 .8%。结论 小切口椎盘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较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60-1063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4例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其中131例患者采取椎板间入路(椎板间入路组),33例患者采取椎间孔入路(椎间孔入路组)。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7、30、90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测评;术后3个月按照MacNab疗效判定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2 a,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与椎板间入路组比较,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照射次数多,术后卧床时间短(P <0. 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7、30、90 d 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术前及术后3、7、30、90 d,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 18%(126/131)、90. 90%(30/33),2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73,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 05%(4/131)、6. 06%(2/33),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92,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 29%(3/131)、3. 03%(1/33),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48,P> 0. 05)。结论经椎板间及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IDP均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2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应根据LIDP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