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01诊治的157例肱骨髁上骨折,63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非手术组),94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术组)。结果 157例患儿在骨折复位过程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非手术组随访时间为(13.8±2.6)个月,手术组随访时间为(14.3±2.2)个月。非手术组与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医师有责任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在获得同意后试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将有可能避免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黄健林 《中国骨伤》2011,24(8):675-677
目的:探讨双侧克氏针结合外侧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至2010年采用双侧切口切开,交叉克氏针并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3例,女29例;年龄5~12岁,平均7岁。根据骨折临床愈合后肘关节屈伸功能及肘部提携角结果,按Flynn评定标准综合评定疗效。结果:82例均获随访,时间0.5年,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2.8±3.7)°,提携角(12.7±2.2)°。依据疗效评定标准,优80例,良2例。结论:采用双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并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恢复快的特点,是目前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结合外侧交叉克氏针张力带原理固定治疗内侧柱塌陷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交叉克氏针张力带原理固定治疗38例内侧柱塌陷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放射性暴露时间和术后肘关节Baumann角改善程度、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20(14. 53±3. 17) min,放射线暴露时间0. 5~1. 0(0. 68±0. 17) min。术后Baumann角均恢复正常,改善程度为6°~20°(12. 61°±3. 91°)。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19. 89±6. 80)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4~6(4. 95±0. 65)周。未发生骨折再移位、克氏针松动、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Cassebaum评分:优2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9. 47%。结论闭合复位结合外侧交叉克氏针张力带原理固定治疗内侧柱塌陷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疗法与手术治疗无神经血管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1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为GantlandⅢ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1~12岁,平均5.3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76例(保守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5例(手术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51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6~36个月)。保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P〈0.001)。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丢失量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lynn等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保守组优31例,良35例,可7例,差3例;手术组优27例,良30例,可17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骨折愈合时间短,便于早期锻炼肘关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获得随访3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27例,伸直桡偏型9例。按Garland分型,Ⅱ型14例,Ⅲ型2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8岁(1.6~10岁)。手术方式为在全身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下行C型臂X线机引导骨折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2个月(3.5~16个月)。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浪17例,一般3例,差1例。无一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及肘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1-06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组(闭合组,61例)和肘外侧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开放组,56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时采用Flynn标准评价患儿的肘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闭合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与肘外侧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良好的效果。但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的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更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n=38),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n=42)。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Flynn标准评估患儿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研究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明显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但肘关节恢复效果好,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用手法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加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86例。结果随访6~12个月,按照Flum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8.8%。结论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稳定性良好、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肌腱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难复性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且通过经皮撬拨复位成功的31例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资料。男23例,女8例;年龄为4—11岁,平均6.3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患儿临床表现:患侧肘部肿胀、压痛明显,肘关节活动受限。c型臂x线机辅助下采用直径为3.0mm克氏针经后侧肱三头肌肌腱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2枚直径为1.5或2.0mm的克氏针从肱骨远端外侧向近端钻入穿透对侧皮质,1枚直径为1.5或2.0mm的克氏针经肱骨远端尺侧进针钻人穿透对侧骨皮质。结果31例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8—42min,平均33min。本组患儿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随访。所有患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4.6周。末次随访时31例患儿患侧与健侧上肢长度平均分别为(66.4±2.7)、(66.4±2.9)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6.8%。2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深部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童难复性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肱三头肌肌腱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发症发生问题。目的:评价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99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4例,随访时检查环小指运动及感觉情况,测量双上肢长度、肘关节活动度,摄双肘正位片测量Baumann角或提携角。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144例患儿,随访14~85个月,平均60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行功能评价:优140例,良4例,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发生,无继发尺神经损伤,肢体无短缩。 结论: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预防了肘内翻畸形及继发尺神经损伤,且对骨骺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屈曲及伸直位均不稳定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Ⅳ型治疗。方法 对2008 年3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 例儿童严重的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此类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接受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总体效果良好。随访1~3年,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肘内翻,神经损伤。结论 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本种类型骨折治疗疗效、防止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5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后,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外侧用2枚克氏针平行或交叉固定,再伸直肘关节到50°,保护尺神经下用1枚克氏针在内侧交叉固定,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伸直70°制动3周。结果 195例均获随访,时间5~35个月。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2例,肘内翻畸形需截骨矫形1例,肘部前侧局限性骨化4例。按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180例,良8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结论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后,其内侧采用经鹰嘴旁入路穿针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结合交叉克氏针固定,其中肱骨内侧采用经鹰嘴旁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评定其内固定治疗术后肘关节活动功能的效果.结果 术后18例患儿获得了6~12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1:通过冠突窝桡侧缘固定,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3岁,平均(5.4±0.5)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13例,Gartland Ⅲ型7例。方法2:通过冠突窝尺侧缘固定,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6.1±0.4)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Gartland Ⅱ型11例,Gartland Ⅲ型9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方法3:通过冠突窝中间固定,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7.4±0.6)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桡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7例,Gartland Ⅲ型13例。术后1年时,在X线片测量Carrying角及Baumann角,并观测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情况:方法1为(14.04±3.25)°,方法2为(13.14±2.34)°,方法3为(9.25±2.56)°。Carrying角改变值:方法1为(7.64±1.78)°,方法2为(7.38±1.68)°,方法3为(5.27±1.13)°。Baumann角改变值:方法1为(28.55±3.23)°,方法2为(27.55±2.23)°,方法3为(21.45±1.73)°。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方法1优11例,良4例,差5例;方法2优12例,良3例,差5例;方法3优11例,良6例,差3例。方法3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也不同,通过冠突窝中间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评价.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316例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男215例,女101例,年龄1~14岁,平均7岁.左侧167例,右侧149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4周后进行功能训练. 结果 随访316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年10个月.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253例,良34例,可25例,差4例,优良率90.8%.发生肘内翻27例. 结论 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及影响肘关节功能等严重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解剖复位骨折断端、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防止或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6~12岁,平均8.1岁。伸直型15例,屈曲型12例;尺偏型14例,桡偏型13例。伤后就诊时间0.5~8d,平均3.6d。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骨折均于术后4~6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周。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骨折再移位,无Volkmarm挛缩、针眼或深部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肘内翻畸形2例,但内翻角均不超过15°,可能为过早拆除外固定和不适当功能锻炼所致。按Flynn标准评定,结果优1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伸肘位手法复位ū形石膏槽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12年2月采用伸肘位手法复位ū形石膏槽板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0例患儿中骨折端达到解剖和/或功能复位322例,占97.6%;余8例手法复位不满意,改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合ū形石膏槽板外固定.随访时间0.5~6年(平均3.4年).骨折愈合时间3~6周(平均4.5周).术后1、2、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改良肘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全组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X线片测量肘关节携物角为0°~5°者18例、6°~10°者246例、10°~15°者66例,平均肘关节携物角为11°.无迟发性肘内翻、外翻、过伸及内外旋转畸形,无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伸肘位有利于解剖/功能复位与固定;ū形石膏槽板设计合理、结构坚固、无需更换,能够维持骨折端稳定的固定效果,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将168例获随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进行分组,闭合复位组13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6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88例。对3种治疗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参照Flynn评定标准: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优于闭合复位组(χ2=5.923,P0.01);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于闭合复位组(χ2=4.262,P0.01);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05)。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患儿的预后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不存在优势,在保证骨折复位的前提下治疗应首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