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细节管理对护理工作影响。方法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细节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效果。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 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细节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并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作为研究组,而2010年1月~2012年1月未实施柔性管理理念作为对照组,皆以每年护理2500例计算护理事故率,同时统计供应室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皆以16名计),并对比分析2组护理事故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事故率与护理满意率依次为0.14%和100.00%,对照组则为0.62%和81.25%,研究组护理事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可明显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对于改善本科室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毕云凤 《吉林医学》2013,34(21):4402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在实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利弊。方法:对实践护理管理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展开探讨,试行柔性管理措施如解决心理问题、改善轮休制度、对现有管理制度革新等。结果:柔性管理措施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使管理效果显著提高,整个护理团队更加和谐,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结论:柔性管理措施在实际中的应用,使护理管理科学化、人性化,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管理的柔性管理理论优化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病例数共有56例,均为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该院接收的急诊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柔性组,护理工作实施均为同组人员,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管理,柔性组采取经优化的柔性管理理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护士自身对护理管理工作方面情况的评价.结果:和常规组比较,柔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要高,且护士对自身护理管理方面的评分也均比较高,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经优化的柔性管理理论,能够提高护士护理水平,继而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5.
柔性管理的作用就是要满足人们各层次的需要,促使人们去追求最高层次的需求,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论护士年龄大小,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要多表扬、少批评,努力发现每位护士极其微小值得称赞的地方.表扬意味着对他人的肯定和承认,可使人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可使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又可使人得到患者、同事和领导的尊重和赞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门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对护士采取了尽量减轻护士的执业压力、加强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加强心理沟通等柔性管理措施.门诊护理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应把握住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发挥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作用,该研究结合多年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总结出完善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提高护理护士素质,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并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自2015年1月开始对医院门诊护士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对比柔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的改善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工作要求、诊室就诊秩序、患者健康教育、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质量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护士仪表、就诊秩序、服务态度及护理安全等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护士对排班模式、培训方式、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柔性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毛喜绒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18-2719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以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方法:从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五个方面,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成立考核小组,每周不定期抽查,每月结合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并且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等结合。结果:环节质量控制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效率提高;科室管理步入规范,管理水平提高。结论:量化考核具有客观性、公平性,能够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美萩  于洪 《包头医学》2004,28(2):44-44
目的:探讨量化管理在供应室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能过逐级考核与综合评议的方法,从日常工作量化、护理工作量化、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对供应室护士进行考核,并公示排名.结果:量化考核后护士有了紧迫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结论: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绩效优先的原则,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增强了老护士的自律意识.克服了经验式管理弊端,有利于供应室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苗海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4045-4046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范畴随之发生改变,护士长的工作重心也从由对事务性的管理逐渐转向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客观因素,必须遵循人性化的管理原则,尊重人的本性,激励人的内心,激发人的潜能,这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的柔性管理理论。把柔性管理理论运用到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中,重视护士的感情因素和心理因素,顺其自然加以引导,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保护护士的创造热情,重视护士的成长及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眭,发挥其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关系到如何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提高护理质量。现代护理管理要使有限的管理要素发挥最大的效能,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在门诊护士岗位考核、竞争上岗的基础上,开展星级评比活动。其实施步骤包括制订护士星级服务标准,建立护士星级服务评价摸式,制定和实施护士星级晋、降级评定方案;实行月月考核、季季评比,星级考核分与护士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和评聘挂钩。结果增强了门诊护士竞争意识,加强了工作责任心,护理质量大大提高,门诊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实施前提高了12.3%。结论护理管理中推行星级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和门诊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贺春莲  刘小芳  郑文 《吉林医学》2010,31(36):6855-6856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的管理质量。方法:①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的护理人员进行100d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同时将过去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②将2005年~2009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2005年~2007年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2009年患者为观察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分配后两组的工作人员100个工作日满意度调查,满意占97.8%,基本满意占2.1%,无不满意工作日。2005年~2007年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205例,同期共收治患者2650例,医院感染率为7.7%。2007年~2009年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同期收治患者2940例,医院感染率为0.6%。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进行,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以便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方法:依据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本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制定本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细则,优化护理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护士岗位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2013年通过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5%,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率达97%以上,与2012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有限的护理人员合理利用及调配,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有效保障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以便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方法:依据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本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制定本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细则,优化护理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护士岗位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2013年通过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5%,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率达97%以上,与2012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有限的护理人员合理利用及调配,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有效保障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研究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的管理水平。方法:(1)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2)统计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均明显高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成分多元化、结构不合理、精英难保留等突出问题,创新管理理念,将柔性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各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作用。方法:观察总结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未采取细节管理措施前我院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和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采取细节管理措施后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结果: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为90%,物品消毒合格率为91%;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为98%,物品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重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霞  于丽琴 《河北医学》2002,8(6):555-556
在医院的组织系统中 ,病房护士长是最基础的管理者 ,其位置及作用至关重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管理应体现护理的价值和理念 ,切记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 ,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 ,同时应有效地发挥护理管理职能 ,提高护理质量 ,搞好护理管理。现就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以下探讨。1 护士长要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良好形象护士长是护理管理者 ,也是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 ,她的一举一动对每一位护士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她不仅要指挥全科护士工作 ,更重要的是她的形象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护士。因此 ,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对消毒供应室的24名工作人员实施细节管理模式,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我院实施细节化管理模式之后消毒供应室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优于实施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现代化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