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蠲痹汤治疗风寒湿挟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用祛风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检查关节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并评定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以及检测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ESR、CRP、RF均显著下降(P<0.01),握力显著提高(P<0.01),疗效近期控制2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结论:祛风蠲痹汤对于治疗风寒湿挟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的效果及对炎症指标水平、机体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103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52例联合中药熏蒸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握力),机体高凝状态[干预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指标[干预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RF、CRP及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D-二聚体及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0 1);观察组握力高于对照组(P<0.000 1),肿胀关节数及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0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54%高于对照组68.63%(P<0.05)。结论 以常规西药及康复训练为基础的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炎症情况,减轻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肿胀个数、双手握力、关节肿胀指数以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个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双手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关节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关节疼痛程度降低,双手平均握力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显著减少,关节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双手平均握力显著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分级Ⅰ级比例升高及Ⅱ级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能更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及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对传统的中药熏蒸疗法治疗RA作出客观评价,进一步阐明中药熏蒸对RA的治疗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住院的RA患者60例,按照随机开放性原则将60例RA患者分为中药熏蒸组(熏蒸组)与非中药熏蒸组(非熏组),非熏组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疗程(20 d)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关节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0 d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度、压痛程度、关节疼痛数目、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屈伸度、局部温度、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熏蒸组在总有效率及达到ACR70改善的百分比上明显高于非熏组(P0.01)。熏蒸组在患者的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疼痛数、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局部温度的改善明显优于非熏治疗组(P0.05),在关节肿胀度和关节屈伸度改善方面与非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ESR、CRP,熏蒸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合中药熏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和DAS28评分。结果:治疗组RA患者中医症状积分、DAS28积分及RA的特异性指标ESR、CRP、RF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关节疼痛度)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治疗后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改善关节压痛、肿胀、晨僵、关节疼痛度及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抗炎及免疫抑制效果比单用甲氨蝶呤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贺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485-3487
目的 研究托法替布联合中药协定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托法替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独活寄生汤颗粒剂口服。分析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28个肿胀关节数、28个压痛关节数、VAS疼痛指数、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浓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AI、DAS28、CDAI及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AI、DAS28、CDAI及VA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RF与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法替布联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难治性RA效果肯定,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更好的控制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关节畸形,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正规药物治疗,训练组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对下列指标进行评估: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并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病例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训练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握力均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但ESR、CRP、RF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总有效率训练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护理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分期及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关节畸形,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正规药物治疗,训练组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对下列指标进行评估: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并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病例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训练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握力均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但ESR、CRP、RF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总有效率训练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护理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分期及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肿痛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RA患者实施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美洛昔康或双氯芬酸、甲氨蝶呤及叶酸片)、新风胶囊治疗组(30例,基础方案加服中药复方新风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症状的改善情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网织红细胞、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免疫球蛋白(IgG)、α1-酸性糖蛋白(α1-AGP)、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风胶囊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对RBC、Hb贫血指标与RA活动期RF、IgG、CRP、ESR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基础方案对照组(P<0.05);基础方案对照组在取得总体疗效、改善症状及RA活动期实验室指标的同时对血WBC、RBC、Hb、PLT、网织红细胞有影响(P<0.05)。结论新风胶囊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疗效明显,好于单用非甾体类抗类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RA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疗法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04-2406
选取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等临床指标,血清ESR、CRP、IL-6、IL-1β、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ESR、CRP、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汝州矿泉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汝州矿泉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从而探讨汝州矿泉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理。方法  1 71例患者属亚急性期、慢性期、绥解期 ,分别为 50例、54例、67例 ,采用汝州矿泉浴疗 ,每次 1 0~ 1 5分钟 ,每日 1次 ,2 0次为 1个疗程 ,3个疗程后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理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障碍、晨僵时间、双手握力 ,2 0m步行时间、ESR、RF、CRP、免疫球蛋白、补体C3均有改善。结论 汝州矿泉浴可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体征及理化指标改善 ,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状况和静脉血检测指标值。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晨僵时间、疼痛评分、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治疗后少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少(P 0. 05)。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值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后ESR、CRP、RF值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 0. 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关节症状,调节生化指标值,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192-1193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关节活动度、晨僵时间、血沉、疼痛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晨僵时间、血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晨僵时间、血沉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关节疼痛,减少晨僵时间,改善血沉水平,有助于患者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热祛痹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清热祛痹散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晨僵、休息痛、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CRP)均取得了明显改善。结论清热祛痹散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0.
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0例用痹痛定胶囊治疗,对照组28例用祖师麻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ESR、CRP、RF、IgG、补体C3等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和ESR、补体C3等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痹痛定胶囊疗效好,口服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