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简要介绍了曹恩泽教授辨治肾脏疾病的学术思想:①慢性肾脏病病机上重视肺脾肾亏虚之本,强调脾运的重要性;②中西互参,寻求中西医结合点,包括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把握西医疾病分期、寻求中医证候的衍变规律;③创立"清补法",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④三焦辨证为纲论治慢性肾衰竭,注重解毒降浊治标法。  相似文献   

2.
舌脉是近十几年来,舌诊研究与应用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舌象观察范畴内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形态、色泽变化,对临床中血淤证、门脉高压症、肺心病、高血压病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辨证辨病价值。本文通过对血淤证和三种疾病的临床观察和动物造型,提示了舌脉诊断血淤证,特别是门脉高压症,可称得起有“金标准”般的重要作用。舌脉管径扩张、形态改变、色暗紫、病人有肝病史,即应诊断有门脉高压症;舌脉伸张呈螺丝状串珠样改变,色绛紫有咳嗽气喘病史,即应考虑为肺心病;舌脉伸长羽状侧支形成问杂有淤斑淤点、色红或淡紫,伴有胸闷气短其血压升高者,多考虑为高血压病。三种疾病,由于其病理机制不同,其产生的舌脉病变程度各有不同,更进一步说明,在某些病症中,观察舌脉的辨证辨病意义的重要,值得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中就有"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的记载,到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已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历朝历代诸多医家的发展,现在舌诊已成为中医诊断体系中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部分。对舌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舌象在内科临床研究及  相似文献   

4.
<正>"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到《脉诀》,理论形成经历漫长的历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至今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安医家尤重脉  相似文献   

5.
正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安医家,在理、法、方、药诊疗思维的各个环节都有创新发明。笔者认为,在治法创新上除"固本培元"外,新安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还形成了"调理脾胃"、"养阴护阴"、"准《伤寒》法"等特色治法。"调理脾胃"法与"固本培元"法一源双流,以"后天元阴元阳不足"论治为分野,从培补"脾胃元气"到"脾胃分治",从脾虚分阴阳论治到脾胃各分阴阳论治,以吴澄理脾阴、叶天士养胃阴最具特色,弥补了李东垣《脾胃论》之不足,拓宽了从脾胃论治的临床思路;"养阴护阴"法从新安固本培元派滋阴以扶阳的考虑出发,由"补水滋阴"到"理脾阴",由治疫治杂症重"养胃阴"到"养阴清肺"治白喉再到"养阴润燥"治燥疫,以清代叶天士、郑氏  相似文献   

6.
“时病重舌,杂病重脉”,这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金匮要略》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脉诊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理法方药的每一方面都有着有机的联系,是仲景学术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中借脉象与脏腑的密切关系,指出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可从脉象表现中体现出客观规律,在辨证的过程中提出脉与证为辨证的主要客观依据。本书在脉学的表现特点是:借脉象来说明病因病机及病位病性,用脉象来鉴别诊断疾病、决定治法、推测预后及病程的深浅。借脉象以阐明病机这是《金匮要略》一书中脉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非近世才提出来的,而是源渊于《内经》,创立于《伤寒杂病论》。以《内经》而言,仅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病机十九条即可发现,其中虽侧重于"掉眩"、"收引"、"郁"、"肿满"、"瞀"、"鼓栗"等证的辨别,也作了"疮"、"瘘"、"痉"等病的诊断,可见已有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萌芽,而汉代张仲景则确立了辨证与辨病的诊疗体系,如《金匮要略》中,绝大多数篇名皆冠以"病脉证并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新安医家汪赤厓《广陵医案》中三则具体医案为例,结合《黄帝内经》、《医学心悟》等相关著作及汪氏学术思想,阐释消补并调思想的起源与内涵,总结汪氏临证辨治善用消补并调思想的学术特色。汪氏临证审因论治,重视脉诊,整体分析,权其标本缓急,善于标本缓急。通过研究汪氏消补并调的辨治特色,以期为邪正虚实证的诊疗提供思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新安医家汪赤厓《广陵医案》中两则胁痛验案为例,结合《足臂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相关论述著作及汪氏学术思想,阐释汪氏善于消补并调辨治胁痛病的特色。汪氏治疗胁痛病,重视养液疏肝,善于消补并调,或以消为补,或消补兼施。汪氏《广陵医案》理法兼备,其所载胁痛医案特色突出,疗效显著,分析汪氏消补并调治疗胁痛的辨治特色,可拓展临证治疗胁痛的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辨治胁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医儿科古称哑科,有疾不能自述症状,而以代述为主,其所提供的病史可靠与否,亦须四诊合参为大法。其中望诊在儿科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把儿科望诊列为四诊之首,认为“病在内。必形于外”。望诊主要包括体质神色,形态苗窍,皮疹二便,察看舌象,观其指纹等内容。虎口三关纹,中医学属手太阴肺经支络。《内经》云“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肺经”。《幼幼集成》日“支者,即旁支也。从手腕后出食指之端,而交通荣卫于手阳明大肠之经,  相似文献   

11.
公洁  程丽 《护理研究》2008,22(10):2716-2716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依据之一。《临证验舌法》中云:“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开窍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肺、脾、肝肾无不系根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可见人体气血之盛衰,病体之虚实,病位之深浅,病情之进退,都可以从舌象的变化上客观地反映出来,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观察舌象尤为重要,从舌象中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亏盛以及外邪的性质,舌诊对病情观察、饮食调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固本培元"治法是新安医学的特色治法,主张固先、后天之本,培元阴、元阳两种元气,是传统医学对治未病的重要观点。新安医家运用固本培元法治未病颇具特色,汪机倡"营卫一气""参芪双补",重气血阴阳并补;徐春甫重"脾胃元气",倡"摄养于无疾之先";孙一奎创"动气命门",擅温补下元,脾肾同治;吴崑提"针药保元",强调针药互补,调和气血;罗周彦立"元阴元阳",细分元气,从元气辨治疾病。新安医家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对丰富治未病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舌诊数字化培训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洁  程丽 《护理研究》2008,22(29):2716-2716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依据之一.<临证验舌法>中云:"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开窍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肺、脾、肝肾无不系根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  相似文献   

14.
四诊八纲     
正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是秦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所谓"望诊",就是通过对病人总体和局部的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的诊视,观察病人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中对望诊非常重视,因为望舌象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因此看中医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底,《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一则考古消息:由于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2012年7月—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当地俗称"老官山"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墓4座。出土医简920支,含10种医书,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他9部医书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医马书》[1]。媒体还公布了部分竹简内容,本文就已公布的医简进行择要注释。  相似文献   

17.
心悸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病情轻可呈阵发性为惊悸,病情重可呈持续性为征忡,相当于西医由于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新安医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及证候鉴别有其独特认识,在治疗心悸的理、法、方、药上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在于梳理新安医家对心悸病的认识及诊治心悸病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杨栗山,名璇,字玉衡,晚号栗山老人,河南夏邑人,清代康乾年间著名的温病学家。本文以杨栗山所著《伤寒瘟疫条辨》为依据,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系统地梳理杨氏的学术思想,以总结其治温经验。在《伤寒瘟疫条辨》一中,他用寒温对举的思辨方法,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伤寒温病之不同。杨氏也是继承了《内经》、仲景《伤寒论》等医学经典思想理论,又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尤其受刘河间、王安道、  相似文献   

19.
正戴思恭(1324—1405年),明初御医,著名医家,字原礼,号肃斋。著《证治要诀》12卷,《证治要诀类方》4卷与《推求师意》2卷等。戴氏位居庙堂、名被泽野,采求经旨、承丹溪衣钵、私淑众家之长,被誉为"明代医学之冠",其于咳嗽,新见旁出、治法圆活、颇值观鉴,该文疏证戴氏著作《证治要诀》[1]与《推求师意》[2],阐析戴氏对咳嗽的辨治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中医伤科疾病时,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是首要解决和非常关键的问题,正如《望诊遵经》叙言中所述"望闻问切者,诊法也;针灸药石,治法也。欲将治之必先诊之。非诊无以知其病,非诊无以知其所治也。"中医伤科诊法起源较早,到了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已有应用摸诊法对伤科骨折疾病进行诊断的明确记载。发展到明清时期,伤科已经拥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摸诊、动诊等一整套完整的诊断方法。这些诊法现在大部分仍然应用于伤科临床,对伤科疾病的诊疗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