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佛保  郑召民  邝冠明 《新医学》2006,37(12):774-777
1引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逐年增多.骨质疏松易引起脊椎椎体压缩、脊柱成角畸形等疾患,如疼痛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凸畸形等相当常见.另外,一些老年脊柱疾病,如退变性脊柱侧凸畸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和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等,也因患者并存骨质疏松症而使治疗变得相当棘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后路Ⅰ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内固定矫形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法:9例胸腰椎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行经后路Ⅰ期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随访7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平均侧凸角度由52.3°改善至14.6°,侧凸矫正率72%;平均后凸畸形由29.6°矫正至12.1°,后凸矫正率59.1%;平均躯干侧移从18.3 mm矫正至4 mm。术后6个月侧凸矫正丢失平均3°,后凸矫正丢失平均2°,最大矫正丢失不超过7°。平均手术时间3 h 10 min(2~4.5 h)。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感觉下肢麻木,应用脱水剂4 d后消失。术后2~4个月9例均获坚强融合。结论:由先天性半椎体所引起的胸腰椎脊柱侧后凸畸形可经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和节段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而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3.
脊柱侧凸(scoliosis)是脊柱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后凸或前凸增加或减少的畸形,是一种三维脊柱畸形。对于大角度、僵硬的严重脊柱侧凸,如希望通过一次手术即获得尽可能多的矫正,则神经损伤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牵引能松解椎旁软组织,使各个椎骨的韧带、小关节松动,增加脊柱柔韧性,提高脊髓的耐受性,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故术前牵引被公认为严重脊柱侧凸矫形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现将国内外脊柱侧凸术前牵引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是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不能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局部后凸畸形,同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目的:评价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患者55例。术中先采用经皮椎弓根钉脊柱外固定器撑开闭合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再经皮穿刺行伤椎椎体成形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及椎管内狭窄占位率。同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患者腰背痛基本缓解,治疗后1-3 d可下床活动。55例共57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4例,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脊柱外固定器整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及椎管内狭窄占位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疗效稳定的微创修复方法,骨水泥渗漏率低,可获得满意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手术区域冠状面侧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单数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PKP患者40例),偶数行双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双侧PKP患者35例),同时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数、骨折节段、腰痛时间,评估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测量术前和术后手术区域冠状面侧凸Cobb角。统计两治疗组病例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间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相关性及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4.6个月,VAS评分:两组组内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后末次随访与本组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与术前数据比较,两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侧凸Cobb角组内术后1周与术前、末次随访,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双侧穿刺组冠状面侧凸Cobb角度纠正与ODI呈正相关(r=0.881,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经椎弓根行PKP的方法均可缓解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在纠正手术区域横断面侧凸畸形、ODI方面经双侧的方法疗效要优于单侧。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785-3787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住院患者中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椎体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后凸成形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高度减少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无显著差异,应当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脊柱侧凸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常见病,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危害甚大。多层螺旋CT检查、多平面/曲面重建(MPR/CPR)、三维表面遮盖重建(3D-SSD)及与容积再现(VRT)重建的优化组合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方向和任意平面观察脊柱畸形的病变情况,直观和准确地掌握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的程度、范围、区域和具体病变情况,测量内固定椎体椎弓根的直径、方向和角度,从而制定手术计划,证实数字化脊柱的可行性并充分应用于临床,为脊柱侧凸患者的安全、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58例,58个椎体.病变位于T_6-L_4椎体,以T_(10)~L_2胸腰段发生多见.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方法,患者俯卧于脊柱外科手术架上,在C臂透视下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结果: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骨水泥沿后纵韧带渗漏至邻近椎体后缘1例,椎体外边缘6例,皮下1例,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治疗后脊柱X射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有所恢复,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率100%,视觉模拟评分、后凸角度、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随访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治疗能够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导致的疼痛,并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改善脊柱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国内外总结脊柱失平衡的原因包括脊柱畸形、脊柱退变性疾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作者通过临床研究认为动力性因素(腰背肌)在脊柱矢状面失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患者41例,均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治疗前患者均行骨密度、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以伤椎为中心的CT及MR检查。于患者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中测量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改善角度、伤椎楔形变角度及改善角度;要求患者行负重试验及行走试验,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结果与结论:治疗前患者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症状所需行走的距离显著短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负重试验时间亦显著短于治疗后(P 〈0.05)。在治疗前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中,Cobb角的平均差值为(10.01±0.76)°,椎体楔形变改善的平均差值为(4.84±0.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患者腰背部疼痛及矢状面失平衡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部分患者会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症状,原因并非伤椎楔形变单一因素所致。且患者通过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治疗后,失平衡症状往往会明显改善,提示脊柱骨折后腰痛限制腰背肌力量是导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为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方法。PVP对脊柱后凸畸形作用差,PKP对严重后凸畸形椎体前中柱重建效果不理想且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作者2006年3月~2008年5月用球囊扩张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5例(39椎),  相似文献   

11.
<正>既往无脊柱侧凸病史且发生在骨骼成熟后的脊柱畸形被称为退变性脊柱侧凸(DS)[1-2]。DS一般出现在脊柱胸腰段和腰段部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所以该病又被称作老年性腰椎侧凸和退变性新发脊柱侧凸(DDS)[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DS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大多数DS患者侧凸弯度呈进行性增加[4-5]。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32例、57个椎体。结果无术中、术后死亡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0%以上。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2例仍有腰痛,但服止痛药有效。经3~25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无一例疼痛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无改变。结论通过对32例、57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结果分析,局部麻醉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30例,根据治疗采取的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观察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术后的24 h 能够离床活动,经6~12个月的随访,无腰背疼痛的症状复发。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和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在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一种脊柱畸形,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发病率约为1%-1.17%,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9:1。有的脊柱侧凸有明确致病原因,如先天性脊柱侧凸,继发于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患的侧凸;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凸,即特发性(原发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如得不到及时发现与处理,其中部分患者侧凸情况会逐渐加重,形成严重的畸形。严重的脊柱侧凸不仅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因骨盆倾斜而跛行,而且还可因胸廓畸形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少数严重的脊柱侧凸可造成脊髓受压而致下肢瘫痪及排便功能障碍。因此,AIS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4例腰痛完全消失,神经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2年,复发3例,经保守治疗均有所缓解。结论腰椎退行侧凸经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轻病人腰椎及下肢神经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81-2882
我院6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及矫形率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在手术后即刻、手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冠状面整体侧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Cobb角、尾侧代偿弯Cobb角、顶椎偏移、躯干偏移、SVA、矢状面后凸Cobb角较手术前明显减少,经治疗后患者后、侧凸均明显好转且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应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与常规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收集病例资料时间为2016年6月-2019年1月,从上述时间段中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8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43例;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同时研究组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和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董慧春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58-3259
目的:探讨Kyphon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采用Kyphon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8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手术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经过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第3或5天下地活动。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新方法,围手术期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凸是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利用脊柱侧凸特定性体操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已被广泛应用。国际上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特定性体操包括意大利脊柱侧凸科学训练法、德国Schroth训练法、西班牙巴塞罗那脊柱侧凸物理治疗法、波兰Dobomed训练法、英国Side Shift训练法、法国里昂训练法、波兰功能性个体化脊柱侧凸治疗7种。本文通过分析以上脊柱侧凸特定性体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26个椎体).结果 25例均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 60 min,平均35 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2.7~4.5 ml,平均3.5 ml.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椎体高度得以恢复.结论 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缓解疼痛症状,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